董偉明,孟文華
中國的不銹鋼生產規模在近十幾年得到快速發展,不銹鋼粗鋼產量從2000 年的173 萬t 上升至2019 年的3 185.1 萬t,19 年間共增加3 012.1萬t;不銹鋼表觀消費量從2000 年的60 萬t 上升至2019 年的2 804.9 萬t,19 年間共增加了2 744.9 萬t,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長的勢頭。其中不銹鋼板帶約占總量的70%左右(見圖1)。
隨著不銹鋼產量的大幅增加,冷軋產品規格的薄化,相應的不銹鋼冷軋生產工藝裝備也隨著向大型化、專業化、高效化方向發展。
傳統不銹鋼冷軋工藝流程:熱軋黑卷→熱線退火酸洗→單機架多輥軋機可逆軋制(以廿輥為代表,還包括十二輥、偏八輥等) →冷線退火酸洗→平整→拉矯→剪切→包裝。
(1) 單卷卷重小,一般情況均在10 t 左右。

圖1 中國不銹鋼產量增長狀況
(2) 裝備產能低,熱線產能在20~30 萬t;單臺軋機產能在10 萬t 以下;冷線產能在20 萬t 左右。
(3) 產品規格以1 219 mm 為主,裝備配置一般最寬為1 320 mm;冷軋產品厚度一般為0.3~3.0 mm。
(4) 各工序均為獨立的工藝過程,導致產能低、投資高、占地面積大、綜合生產效率低、產品生產周期長、冷軋全工序生產成本高。
隨著不銹鋼需求量的快速增長,冷軋裝備設計制造水平不斷提高,電氣傳動及自動化控制能力不斷增強,工藝技術與裝備能力得到更快發展。
冷軋前不銹鋼板卷需要進行退火酸洗以調整材料性能,清除氧化鐵皮以利于進行冷軋。
新建不銹鋼熱軋帶鋼退火酸洗線(以下簡稱:熱線) 向規模更大、規格范圍更廣的方向發展,主要表現為:
(1) 產能100~150 萬t。
(2) 厚度范圍2.5~16.0 mm;寬度范圍1 250~2 400 m。
(3) 關鍵工藝設備大型化,超長退火爐、超長酸洗設備、大型破鱗機、拋丸機得到成功應用。
(4) 厚度更薄、速度更快。機組工藝速度達到120 m/min 以上,年產量達到100 萬t 以上。
新建熱線向集成化方向發展(見圖2),主要表現為:
(1) 熱線入口集成多機架冷軋機,可提供更薄規格的熱軋產品。
(2) 全線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為工廠智能化提供基礎自動化系統。
(3) 全線張力精度、速度精度的控制水平不斷提高。
(4) 為了用單一生產線生產更多品種的產品,部分企業采用熱/冷混合線的工藝方案,雖然設備投資相對較低,但設備利用率、機組總體效率均偏低,冷帶產品質量較差。

圖2 集成兩機架冷軋機的熱線
隨著產能大幅提高,不銹鋼冷軋工藝技術由傳統的單機架軋制向冷連軋發展,形成以冷連軋為主,專業化的單機架為輔助的軋制模式。隨著不銹鋼規模的不斷擴大,冷軋裝備發展出現明顯趨勢,主要表現為:
(1) 冷軋工藝的發展
由單機架多用途軋制向專業化軋制方向發展,即用單機架二十輥軋機生產精密薄帶,而用多機架十八輥連軋生產寬規格的厚帶,產量均有較大提高。多機架冷連軋機中,十八輥冷連軋機由四機架發展到五機架、六機架,六輥冷連軋機由五機架發展到六機架、七機架。
(2) 冷連軋機組主要特點和基本形式
根據品種的不同,不銹鋼冷連軋機可以選擇十八輥或六輥冷軋機為基本機型。目前,獨立的不銹鋼冷連軋生產線有四機架、五機架、六機架三種配置方案。冷軋厚度8.0 mm;寬度2 400 mm;軋制精度可達到±0.5%或更好;板形精度達到6~8 IU;軋制力和軋制速度的控制精度不斷提高;軋機二級數學模型不斷完善,設定精度明顯提高。
由于二十輥軋機輥縫開口度小,難以實現快速換輥,用于冷連軋時會帶來很大不便,所以目前全世界只有一套二十輥軋機冷連軋機組投入實際生產(見圖3)。

圖3 廿輥冷軋連軋機組
十八輥冷軋機克服了二十輥軋機的不足,又兼有小直徑工作輥的優點,目前已成為不銹鋼冷連軋機的首選機型,機架數量根據產品需求可選擇4~6機架的配置方案(見圖4)。

圖4 不銹鋼專用十八輥冷連軋
隨著不銹鋼冷軋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裝備設計制造水平不斷提高,通過進一步提升設備自動化水平、信息化管理及設備運轉可靠性,多流程、多工序集成的專業化冷軋生產線已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例如:RPA 生產線,熱軋“白卷”上線后,通過全連續冷連軋+退火+酸洗+平整+拉矯+切邊的聯合機組模式(RPA 線) 生產出可直接包裝出廠的2B 不銹鋼冷軋卷,節省投資、減少占地面積、提高生產效率與成材率、降低生產成本(見圖5)。

圖5 高集成度RPA 線
RPA 線主要特點:
①根據產品品種不同,可選擇不同機型的冷連軋機,配置適應的退火酸洗段。如400 系鐵素體不銹鋼可選擇六輥軋機,而300 系奧氏體不銹鋼選擇十八輥軋機;連軋機可采用5~6 機架六輥或Z-Hi、X-Hi、S-6 等機型。
②按產品定位,可選擇乳化液或礦物油為軋機潤滑介質。通常為了避免軋機區失火的風險,更多選擇乳化液作為軋機潤滑介質。實踐證明,合理配置乳化液系統,選擇合適的乳化液品種,完全可以生產出高質量的不銹鋼冷軋產品。
③充分考慮未軋制段或半軋制段各自的處理方法,如爐內增加垂度、平整、拉矯不可直接處理、切邊超厚等,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
④焊接質量要求高。由于焊接時間緊、焊縫質量要滿足連軋機軋制及其后通過多次反復彎曲,順利通過退火酸洗等環節的要求,為此通常配置激光焊機。
⑤為實現冷連軋機區域內的板形控制與跑偏控制,配置有自動檢測系統及控制模型。
⑥在超長的爐子區和酸洗區實現高精度帶鋼張力與速度控制,具有較快的響應性能。
⑦平整與拉矯在線集成,并合理分區配置。
⑧高故障率設備連續切邊剪能夠在線可靠運行,解決在線切邊不能穩定使用的難題。
對于中寬帶及窄帶冷軋也可以采用6 架六輥UCM 軋機或7 架四輥強力軋機連軋模式,設備制造相對容易,維護相對簡單,產品質量可以滿足一般需求,但能耗相對較高,帶鋼表面質量、板形、厚差難以提高。
(3) 單機架可逆冷軋機組特點和形式
單機架冷軋組由傳統的四輥、六輥、偏八輥、十八輥逐漸演變成以二十輥軋機為主,極少數寬規格厚板采用S6 十八輥軋機的模式(見圖6)。
由于不銹鋼板帶生產中軋制變形抗力大,產品厚差及板形精度要求高,表面質量要求嚴格,所以對設備選型有較高的要求,各種機型經過幾十年的應用和發展,主流機型逐漸演變成二十輥和十八輥軋機。
(1) 二十輥軋機
二十輥機型也由牌坊式、整體式、四立柱式等逐漸演變成整體式和四立柱式(見圖7),其中整體式因精度高、剛度好、操控容易、備件資源豐富而得到極大地發展。
(2) 十八輥軋機
十八輥軋機主流機型主要有Z-Hi、X-Hi 和S-6 三種(見圖8~10),Z-Hi 和X-Hi 軋機由于制造精度要求高,機型穩定性好,控制環節相對少,生產出的產品精度更高,已成為首選機型。

圖7 常用二十輥冷軋機機型

圖8 Z-Hi 十八輥冷軋機

圖9 X-Hi 十八輥冷軋機

圖10 S-6 十八輥冷軋機
為適應不銹鋼冷軋產量的提高與規格范圍的擴大,不銹鋼冷軋退火酸洗線(以下簡稱:冷線) 有了較快發展(見圖11)。
(1) 規格范圍更大,產能更高
不銹鋼冷線單線產能已達到70 萬t/年,產品厚度范圍達到0.4~8.0 mm,寬度最大2 100 mm。
(2) 工藝速度更高
目前,不銹鋼冷線的工藝速度已達到200 m/min,產品厚度范圍為0.2~2.0 mm,寬度最大為1 320 mm,產能達到60 萬t/年以上。
(3) 功能集成更多
為了提高效率,將平整機、拉矯機集成在冷線上,也成為當前發展的趨勢。平整+拉矯的在線配置也出現了不同的設置方法,一是按出口段配置的方法,二是按工藝段配置的方法。其中,前者應用較多,但在高速冷線時,酸洗出口活套大幅增加,同時,由于平整與拉矯最高速度需要跟隨卷取速度,既增加平整與拉矯的功率,也增加了加減速的操作頻次;而后者則將活套分開,減小了單活套的長度,相對減小了平整與拉矯的功率,減少加減速的操作頻次,所以后者的工藝與配置更加合理。
(4) 控制水平要求更高
由于產能更高,工藝速度更快,導致冷線爐區與酸洗段的長度也大幅增長,對工藝段張力與速度控制,爐區與酸洗段對應的帶鋼垂度穩定控制等要求也相應提高,而為了保證產品性能與表面質量,在線檢測、控制等方面采用高精度穩定控制技術。
隨著不銹鋼冷軋產品的需求量快速增長,產品規格、品種需求的多樣化,裝備水平與控制水平的不斷提高,為了增強產品在市場上的竟爭力,不銹鋼冷軋工藝技術近年來得到長足的發展,大型化、專業化、集成化成為越來越多不銹鋼生產企業的追求目標,筆者建議企業應該根據各自的特點與發展目標,確定最適合自己企業的工藝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