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24小時電視臺15日報道,原題:米蓋:在中國做新聞工作堪比“格斗運動” 法國電視集團駐華記者米蓋的新書《在武漢的133天:帶著恐懼與一只狗和一只貓的生活》近日在法國與讀者見面。我們今天連線米蓋,請他說說該書背后的故事。
問:米蓋,疫情期間你收養的貓和狗現在都好嗎?
米蓋:它們都很好,貓咪還當了媽媽,在鄉下“坐月子”。
問:你在書中將武漢稱作“被遺忘的城市”,能說說你抵達時的情形嗎?
米蓋:中國共產黨曾在武漢建立農民運動講習所,這個擁有外國租界遺跡的河港城市夢想獲得像上海那樣的發展,但一直沒有什么關注度。直到改革開放后,武漢成為中國的“汽車之都”,很多外企進駐武漢。我的武漢之行原本是一次“發現之旅”,沒想到一待就是133天。
問:從疫情暴發到“封城”,去年的武漢是什么情況?
米蓋:我們是去年1月22日到的武漢,23日,武漢開始為期76天的“封城”,并開始“發熱病人大篩查”。所有出現癥狀的人都必須進行隔離并接受治療。我們每天幾乎都要測10次體溫。
問:在那種環境下,記者,特別是外國記者如何工作呢?
米蓋:盡管城市被封鎖,居民不能隨意外出,但記者被獲準外出采訪市民和醫護人員。我們遇到的困難來自交通,因為當時城市交通系統全部停止。大家都知道,外國記者在中國工作要嚴守規則,很多限制讓這仿佛變成一個“格斗運動”,但我們被允許展開工作。
問:中國的防疫政策包括“零確診”和“健康碼”,中國取得戰疫成功同時表現出了弱點嗎?
米蓋:對絕大多數中國人而言,中國戰勝了疫情,政府采取的嚴格防疫措施得到了民眾的認可。防疫隔離措施對民眾的出行影響不大,盡管需要長期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碼等,民眾認為中國共產黨的執行力很強。不過,鑒于中國依然存在零星確診病例,中央政府對疫情始終保持高度警惕。▲
(趙風英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