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佛山剪紙藝術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佛山剪紙藝術承載了人們最為樸實的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科技和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佛山剪紙藝術的生存和發展需要我們認真思考。佛山剪紙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既能保護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民族精神,又能將其融入到創新浪潮中,為當代藝術增添光彩。本文分析了佛山剪紙元素的藝術特征,并探討其在包裝、城市景觀、工藝品、文創產品等設計中的運用實例,為傳統的佛山剪紙文化融入現代設計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佛山剪紙;藝術;現代設計
基金項目:本文系“傳·承——佛山剪紙藝術在現代設計中的運用研究”(2018-QN15)研究成果。
佛山剪紙藝術起源于宋朝,在明清時期達到鼎盛,流傳至今,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佛山剪紙的起源和繁榮不同于我國其他地方的剪紙。佛山剪紙原是為了滿足明清時期的商業需求,其風格金碧輝煌、蒼勁古拙,結構雄偉奔放,用色夸張富麗,依靠剪、刻、鑿、襯等技藝,將材料和表現手法巧妙結合,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佛山剪紙藝術經歷了800多年發展,如今依然活躍于我們的生活中。研究其在現代設計中應用實例,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將佛山剪紙藝術與現代設計融合,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目前針對佛山剪紙藝術在現代設計中的傳承與發展的運用研究及著作較少,筆者通過查閱相關書籍、期刊及網上涉及其內容的資料的整理,發現研究佛山剪紙的文章有30篇之多,但是單獨研究其“傳承”的文章甚少。國內關于佛山剪紙元素在現代設計中傳承與發展的具體研究仍有待完善。
一、研究的意義與價值
佛山剪紙因其獨特的地域性,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但在科技和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佛山剪紙藝術的生存和發展需要我們進一步地思考。佛山剪紙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既能保護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民族精神,又能將其融入到創新浪潮中,為當代藝術增添光彩。將剪紙藝術融入到現代設計中,是我們急需要做的事情。
當下如何更好地繼承和發展佛山剪紙藝術?分析佛山剪紙元素的藝術特征,從保護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角度出發,對佛山剪紙藝術“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讓其更好地融入市場乃至現代設計中去,是一種可行的選擇。這不僅能增加佛山剪紙藝術的知名度,也能讓佛山剪紙藝術更好地傳承與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文化的發展是一個更替的過程,藝術的發展也不例外。佛山剪紙藝術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工藝價值,但由于當今價值取向發生的變化,使得剪紙藝術面臨一系列的危機。人們缺乏保護與傳承意識,剪紙藝人的生存困境令人擔憂。本文將探討佛山本土市場的優勢,并對佛山剪紙藝術與現代設計進行研究,試圖將佛山剪紙藝術更好地融入到現代設計中,使其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佛山剪紙的藝術價值
在中國剪紙的文化大觀園中,佛山剪紙因其地理位置形成了濃郁的地方特色。無論是從歷史的角度,還是從技藝的角度看,佛山剪紙都有著令人矚目的價值。
具有悠久歷史的佛山剪紙藝術,地方特色濃郁,是佛山民間文化的藝術瑰寶。佛山剪紙最初是為人們的民俗活動服務的,在其發展過程中,吸收中原文化,并融合本土的風俗,形成了濃郁而獨特的嶺南文化。因佛山地理位置特殊,交通發達,從古至今商人多匯集于此,多方的風俗、文化、技藝等文化形態融會貫通,經過幾百年的洗禮,形成了獨具佛山特色的民間傳統文化。這就使得佛山剪紙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值得我們探究學習。
佛山剪紙技藝豐富,以剪、刻、鑿、襯等著稱,材料和表現手法非常巧妙,地方特色突出。佛山銅鑿剪紙更為各界高度關注。銅鑿剪紙工藝復雜,色彩豐富,材料與銅鑿工藝、設計理念的相互映襯,多種配色、材質的使用,使銅鑿剪紙呈現出金碧輝煌的視覺效果,具有高度的觀賞性。
三、剪紙藝術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
佛山剪紙藝術有其獨特的藝術性。我們對其藝術性加以研究,探討其在產品、包裝、城市景觀、工藝品、文創產品等現代設計的運用實例,能夠讓傳統的佛山剪紙文化更好地融入市場乃至現代設計中,并為佛山剪紙藝術增加知名度,讓藝術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我們的生活,并讓剪紙藝術更好地傳承下去。
(一)產品設計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不僅看重產品的品質,對產品時尚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佛山剪紙也在順應時代的要求而不斷發展。這不僅體現在創作內容上的創新,還需要針對具體的市場進行創作。將剪紙的元素、題材融入到現代設計,找準定位人群,通過作品可以喚起人們的審美情感,提升人們審美觀念。將佛山剪紙以現代人喜歡的形式呈現出來,更易于融入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現代產品設計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產品設計融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圖1是作者設計的一款書簽,這款書簽的表面設計融入了佛山銅鑿剪紙的元素,將梅、蘭、竹、菊的傳統元素用佛山銅鑿剪紙的技法表現出來。此款書簽內含夾紙,便于記錄書寫,不僅以現代的審美方式呈現出了佛山剪紙的特色,也便于人們的閱讀記錄,為人們帶來時尚簡潔的體驗。
(二)包裝設計
藝術的審美過程先從知覺印象過渡到形象的分析,再從內在精神感悟升華到審美的愉悅過程[1]。產品的包裝和設計在現代審美的影響下,不再停留在表面的裝飾,而是和我們的生活結合得越來越緊密。圖2是兩款佛山特產的包裝,不僅運用了傳統的佛山剪紙元素,還將其與現代包裝設計結合。既保留了傳統文化底蘊的發展要求,又將功能與審美結合,賦予了佛山剪紙設計以新的生命力。
(三)城市景觀設計
佛山剪紙藝術經過歷代藝術家、設計師的創作,逐漸與現代融合。在現代生活中,城市公共空間不僅作為人們日常生活與活動的空間,也成為設計師設計作品的展示之地。“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佛山剪紙藝術也不例外,其承載著佛山人民最為淳樸的藝術語言和藝術思想,在歷史潮流中慢慢蛻變成長,與現代設計的結合越來越緊密,在當今城市建筑及公共空間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將佛山剪紙藝術融入到城市公共空間建設中,不僅使佛山剪紙藝術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而且提升了城市公共空間發展的活力[2]。
佛山剪紙藝術在佛山的城市空間建設中,應用比較廣泛,其中在佛山新城的公共空間景觀塑造中尤為突出。
1.剪紙畫廊
在佛山新城的濱江景觀帶有著名的“剪紙畫廊”(如圖3),長約75米,其建造風格以現代園林為主,造型簡約,鋼構長廊,內置休息座椅。長廊的裝飾圖案主要采用了佛山民間傳統工藝“剪紙”的手法,將佛山的傳統剪紙文化以獨特的方式展現了出來。另外,佛山龍舟、舞獅、武術、粵劇等文化與現代的公共空間設計巧妙地相結合,不僅體現出佛山新城的風貌,也將佛山剪紙藝術做了新的應用展示。
2.廣佛地鐵站
在廣佛地鐵站的出入口處,設計人員用鋼架結構及玻璃做簡單的造型,鑲嵌玻璃,以紅色為主要配色,并用大面積的雕花剪紙裝飾玻璃,使之既有玻璃的透明效果,又充分展示了佛山剪紙藝術的特色。這種“玻璃盒+剪紙”的設計受到了佛山廣大市民的喜愛。這些剪紙還根據每個出口的地理位置特征進行精心的設計,如將濃厚的嶺南文化融入到一出口的建筑之中,也是佛山剪紙藝術與現代裝飾技術融合的突出范例。
3.佛山新圖書館和青少年宮
在佛山新城的建設中,佛山市圖書館及青少年宮也極具代表性(如圖4)。佛山市圖書館四周用“春夏秋冬”四個鏤空大字做裝飾,其他圖案也由中國漢字巧妙拼砌而成,體現了佛山剪紙文化精美的傳統特色。青少宮的外墻以佛山著名剪紙“小鳥天堂”為素材,采用佛山剪紙鏤空的方式用鋁板進行構建,不僅體現出佛山剪紙的神韻,還將佛山剪紙藝術與現代建筑設計做了很好的結合,極大地促進了佛山剪紙藝術的傳承和發展。佛山市新圖書館和青少年宮的設計建設在傳統和現代設計中尋找到了平衡點,二者都采用了佛山剪紙的元素,使得佛山剪紙煥發了新的活力。
4.工藝品設計
近年來,佛山市政府加大了對佛山市傳統文化的關注度,對佛山市的傳統文化給予了政策支持及資金保障,開展了一系列相關的項目,以推動佛山剪紙藝術產業的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佛山剪紙在傳統的基礎上,開辟了傳統藝術創新之路,在我國剪紙藝術中較具代表性(如圖5)。現在市面上的剪紙工藝品設計水平參差不齊,剪紙紀念品的種類比較少并且單一,有些直接拿剪紙圖案使用,比較陳舊,缺乏新意。還有些剪紙的工藝品體積龐大,不便運輸攜帶,科技含量較少,未能與時俱進。這些因素導致佛山剪紙工藝品急需改變現狀,融合現代設計,融入現代市場,激發出佛山剪紙工藝品設計的新活力。
5.文創產品設計
近年來,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已經成為一種新風尚。佛山市博物館積極響應新號召,推動佛山市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佛山市博物館聯合佛山職業技術學院舉辦了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大賽(如圖6)。此次大賽的作品中,廣東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很好地將佛山剪紙文化融入到產品設計中(如圖7),佛山剪紙元素得到廣泛應用,這些文創產品不僅是對佛山剪紙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也是對產品實用新型功能的深化設計,實現了文創資源與現代設計的跨界融合,同時也拓寬了佛山剪紙藝術的發展方向。
在文化創意產品的熱潮的推動下,人們開始找尋文化產品與現代設計的結合點,從材料、工藝、定位、新技術、新手法等方向點著手,將佛山剪紙文化與設計的創新賦予現代感。在這些新材料、新技術的帶動下,佛山剪紙藝術將會有新的發展出路。佛山剪紙藝術在現代設計中怎么樣更好地傳承與發展,亟需要我們去解決。
四、佛山剪紙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探究
在“傳統與現代”“文化與設計”理念的影響下,佛山剪紙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是我們要認真討論的問題。佛山剪紙藝術歷史悠久,這份歷史文化怎么更好地與現代設計結合,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佛山剪紙藝術設計蘊含著歷代佛山人民對美的追求,它不僅僅是具有審美價值的商品,還是佛山精神的結晶。但同時,我們必須用發展的眼光去對待它,將佛山剪紙藝術與現代設計相融合,使之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從功能、技術、藝術等方面進行再設計,新時代下的佛山剪紙藝術要既保得住佛山剪紙藝術獨特的文化特征,又體現著新環境下時代的呼喚。
社會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同時人們的價值觀和審美觀也隨之變化。這些變化沖擊了年輕人對傳統文化追逐的熱情,剪紙藝術也沒有例外。年輕一代對剪紙藝術的認知僅限于這是一種傳統手工藝,卻因其工藝復雜、制作難度大、經濟回報慢等因素逐漸遠離這些傳統文化。這種用全新的思維方式認識和體驗生活的方式導致年輕一代對剪紙藝術價值不夠關心,這就給傳統的剪紙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雖然佛山剪紙藝術融入到現代設計中,但是從宣傳力度、應用程度上來說,目前的程度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加大宣傳力度,找準佛山剪紙藝術與現代設計融合的切入點。首先讓更多的人們了解佛山剪紙藝術,其次引導人們對佛山剪紙藝術的創新設計的關注,為佛山剪紙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做好鋪墊。
(一)建立靜態保護和動態保護相結合的模式
佛山剪紙在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是佛山剪紙作為傳統的手工藝,在現代發達的印刷工業的沖擊下,到處可見的替代品、工藝品使這個傳統手工藝的生存和發展遇到了危機。因此,我們對佛山剪紙藝術的保護,既要有“靜態”保護措施,如博物館、藝術展館,也需要政府的宣傳,企業的合作等形式的“動態保護”。
博物館、藝術館可以給我們學習佛山剪紙的優秀文化提供一個平臺。在現代政策及設計趨勢的影響下,佛山剪紙藝術作品逐漸走向市場,走進人們的生活。佛山剪紙藝術作品從純手工到市場化模式,需要企業的合作。剪紙藝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需要的不是簡簡單單的企業流水線批量生產,而是要從文化創意方面入手、從品牌入手,提倡品牌戰略管理,依靠佛山剪紙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優勢、創作風格和豐富的題材,創造出獨具特色的產業鏈。依靠動靜結合的方式,促進佛山剪紙藝術的傳承和發展。
(二)加大政府宣傳力度,擴大剪紙藝術需求
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佛山剪紙藝術在現代設計中的傳承與應用,更是離不開政府的大力宣傳。近年來,佛山剪紙藝術逐漸走進普通百姓的生活,如佛山地鐵口的設計,佛山新城藝術畫廊的設計、佛山市新圖書館、佛山市青少年宮。這些公共設施的設計,無一不用到佛山的剪紙藝術文化,并且很好地將它融入到現代設計中,把佛山剪紙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不論是剪紙藝術,還是其他設計,只有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才能被賦予生活氣息,使之充滿生機和活力。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文創產品的發展也為佛山剪紙藝術的流行找到了新的契機。如將佛山剪紙藝術應用到我們的服飾中,給時尚的配飾融入一絲古典氣息,讓剪紙藝術自然地進入我們的生活。
(三)促進剪紙藝術與產業融合
佛山剪紙藝術品多被人認為是“單純的剪紙”“簡單的掛畫”。如今我們要將這些舊觀念丟掉,創作出適應市場,滿足現代人需求的剪紙藝術品。我們不能是純粹地“賣”一張紙,而是要“賣”紙元素[3]。佛山剪紙不僅需要轉變,還需要創新,才能融入現代設計。我們要提取佛山剪紙藝術的優秀紙文化精髓,從人們的實際生活入手,做百姓所需要的產品,將需要和現代設計融合。
1.注入現代元素。佛山剪紙藝術有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題材接近生活,將佛山剪紙的使用功能從民俗欣賞轉向現代市場,將會給佛山剪紙藝術的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
2.在接受方式上創新。佛山剪紙藝術不僅在紙上得到發展,更要將其運用到日常生活中,融入我們的生活,不僅在視覺上給我們以享受,而且能在市場中形成經濟效益,為佛山剪紙走向產業化的發展方向提供新思路。
3.轉變經營合作模式。佛山新城的建設中,佛山市新圖書館、佛山地鐵出入口、佛山新城畫廊、新城少年宮等設計,巧妙地融入了佛山的剪紙藝術。讓這一傳統非遺產品,以新的面貌出現在當代人的視野中。正是因為這些契機,企業與傳統文化的融合更是勢在必行。如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女士在2011年收藏了一幅佛山剪紙藝人的大型銅鑿剪紙,這幅剪紙作品將格力集團的logo融入到剪紙作品中,讓傳統文化在企業文化中開出新花。
(四)擴大傳承面,實行校企合作,培養后備人才
佛山剪紙雖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也面臨著嚴重的問題——失傳。技藝的傳承需要人才和市場,但是這兩大因素卻給佛山剪紙藝術的發展帶來了困擾。如今,各種科技的運用讓佛山傳統的剪紙藝術受到沖擊,各種替代品層出不窮,讓剪紙藝術逐漸失去市場。從事剪紙行業的年輕人,不僅耐不住這個行業的枯燥,還因收入偏低而逐漸離開這個行業。資金和人才成了佛山剪紙發展的阻礙。在現代經濟的快速發展下,剪紙藝術的發展將會更加艱難。
因此我們可以將剪紙這種民間藝術與我們各階段的教育融合(如圖8),從小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增強他們對佛山剪紙藝術的認識,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了解佛山剪紙技藝,提升他們對傳統民間藝術的欣賞能力,給佛山剪紙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提供優質發展空間。
五、結語
佛山剪紙藝術歷史悠久,素材來源于當地生活,所呈現的形態特征多種多樣。它既是文化的體現,又是技藝的結晶。佛山剪紙作為佛山地區的傳統藝術,在傳承和發展傳統技藝的同時,必須融入市場,依靠現代技術補充新的活力。剪紙藝術只有在市場經濟條件的競爭下才能充滿活力。在經濟文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對剪紙文化進行傳承和發展,不僅是責任,更是使命。
參考文獻:
[1]金元浦.造型藝術鑒賞:上[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2]唐勁羽.佛山剪紙藝術在城市公共空間中的應用探究[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43-46.
[3]鄒瑾琳.佛山剪紙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4(6):34-37.
[4]冼婉儀.佛山剪紙藝術圖形在現代設計中的運用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6.
作者簡介:張錦錦,碩士,廣東職業技術學院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產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