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秘書長彭華崗
4月16日,國新辦舉行一季度央企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秘書長彭華崗在會上介紹,今年以來,中央企業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恢復性增長態勢,生產運行平穩有序,經營效益再創新高,呈現出穩中上升、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實現首季“開門紅”。
凈利潤創歷史同期新高。一季度央企累計實現凈利潤4152.9億元,同比增長2.2倍,較2019年同期增長31.1%。3月和一季度累計凈利潤均為歷史同期最高水平。營業收入保持較快增長。一季度央企累計實現營業收入7.8萬億元,同比增長30.1%。3月央企實現營業收入3萬億元,創同期歷史最好水平。重點行業產銷穩步增長。一季度央企重點產品產銷兩旺,較2019年同期呈平穩增長態勢。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一季度央企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房地產)4978.9億元,同比增長36.5%,較2019年同期增長29.7%。

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
4月20日,國新辦舉行一季度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一季度工業經濟呈現出穩定恢復、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的“三穩”態勢。
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從宏觀數據看,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5%,是2013年以來同期最高值。工業生產總體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正常水平。從企業切身感受看,前兩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大幅增長1.79倍,兩年平均增幅達31.2%,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增強。從市場信心和預期看,3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9%,比上月上升1.3個百分點,已連續13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之上。隨著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主要行業陸續擺脫疫情影響,復蘇面不斷擴大。一季度,41個大類工業行業中,40個實現同比增長,行業增長面達85.4%。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
4月20日,農業農村部新聞辦舉行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例行新聞發布會。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介紹,總體看,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良好,第一產業增加值11332億元,同比增長8.1%,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奠定堅實基礎。
今年以來,農業農村部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切實抓好春季農業生產,著力保障“菜籃子”產品有效供給,統籌做好產業發展、農民增收、鄉村建設、農村改革等各項工作,著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農業農村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撐。
但也要看到,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還面臨農業生產成本上漲、防災減災任務重等問題,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級巡視員崔鋼
4月2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冠疫苗接種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級巡視員崔鋼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截至4月20日,我國新冠疫苗接種1.9896億劑次,重點地區和重點人群的接種工作總體進展順利。
當前,新冠疫苗接種主要圍繞重點地區和重點人群“兩個重點”來開展。優先確保風險高的口岸城市、邊境地區、大中城市,及既往發生過聚集性疫情的重點地區,推進接種工作。目前,相關地區正通過積極統籌協調,細化接種安排,提高疫苗周轉和接種效率,安全有序組織疫苗接種工作。重點人群包括冷鏈從業人員、醫療衛生人員、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高等院校學生及教職工、大型商超服務人員和保障社會運轉的交通、物流、福利機構相關人員等,衛生健康、教育、民政、交通、鐵路、民航、住建、文旅、市場監管、國資等主管部門對涉及本行業的接種工作都已作出明確部署,力爭按期實現“應接盡接”。

水利部運行管理司司長阮利民
4月22日,國新辦舉行加強水庫除險加固和運行管護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
水利部運行管理司司長阮利民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我國95%的水庫為小型水庫,量大面廣,難以實現統一規范的管護。近年來,各地積極探索實踐,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因地制宜推出多種管護模式,管護主體、人員和經費逐步得到落實。
阮利民指出,各地在樣板縣創建中積累了寶貴經驗,形成許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小型水庫管護模式。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區域集中管護。以縣域或鄉鎮為片區,整合已有的事業單位或國有企業組建小型水庫的管理機構,對片區內的小型水庫實行統一管護。二是政府購買服務。由政府直接提供小型水庫管護轉而向社會力量購買管護服務。三是“以大帶小”。按照就近原則,將小型水庫委托給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實施管護,充分利用專業優勢。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
4月25日,國新辦舉行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國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會上表示,2020年我國知識產權創造量質齊升,全年授權發明專利53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5.8件,超額完成國家“十三五”規劃目標。
我國申請人通過《專利合作條約》途徑提交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達6.9萬件,穩居世界首位。全年商標注冊576.1萬件,收到國內申請人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7553件。作品登記量331.6萬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量172.3萬件。核準注冊地理標志商標765件,認定地理標志保護產品6件,核準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企業1052家。授予農業植物新品種2549件、林業植物新品種441件。
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中國排名第14位,與2015年相比,排名提升1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