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 天津 300384)
隨著5G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現代移動智能設備的廣泛運用,人們對傳統學習方法和接受方式提出了新的理念。如何運用現代網絡技術將傳統的課堂教學向移動在線學習方式進行有效轉變,努力構建適應新媒體環境的線上線下教學互動模式,是當今教育工作者探索的方向。通過在移動平臺進行學習交流,可以重新整理與規劃現有的教學資源,有效提升師生的交互頻率,更好的促進專業學習質量和效果。
在互聯網+環境下的網絡教育學習資源共享時代,利用移動或WiFi網絡,通過智能通信設備和開放的在線教學模式完成知識的傳道授業,豐富了整體的學習活動,具體作用如下:
(1)根據不同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以及學習進度,可以有效的設計差異化的教學內容,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習效率,提高學生對知識思維的能力與探究技術的意識。
(2)把課堂教學的真正主動權重新交還給學生,讓學生通過進行在線移動學習的方式積極主動地融入到專業教學活動當之中,強化師生互動的真實效果,促進學生綜合化與個性化發展。
(3)提升教師對專業課程知識點的掌握,滿足教師對教學過程中信息存儲與管理的需求,進而合理的設計授課環節,探索構建專業課程教學的核心知識體系,培養教師利用移動互聯平臺實現課程教學的思維習慣。
Android系統開發平臺主要由4個組成部分,具體內容是:Application、Application Framework、System Running Libraries、Android Runtime和 Linux Kernel幾個方面。
(1)Application。Application是Android開發系統平臺上自身擁有的核心基本應用程序,它們是由 JAVA程序設計語言開發編寫,項目設計者可以按照自身編寫的典型應用程序來進行替換。
(2)Application Framework。Application Framework是基于Android平臺開發的應用程序框架,它提供了諸多組件來幫助應用程序進行調用,主要為內容提供者、位置管理器、資源管理器、窗口管理器和XMPP服務等部分。
(3)System Runtime Libraries。System Runtime Libraries是Android平臺的系統運行庫,它主要包括兩部分,第一是系統庫(Libraries),第二是運行時(Android Runtime)。它們運行時包括核心庫與Dalvik虛擬機兩部分,Android的開發程序與J2ME程序不同,任何Android應用都需要運行在自身的進程上,并擁有Dalvik虛擬機為它分配專有實例執行。
(4)Linux Kernel。Android技術平臺是基于Linux系統內核進行優化,介于軟件和硬件之間,擁有強大的內存管理和進程管理,因此,這部分為Android的各種硬件設備提供底層的驅動。
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了適應新時代的教育需要,基于移動設備的在線學習教學模式是未來Internet應用的重要方面。
依據實際應用平臺的建設需要,整合現有電子商務專業課程的教育教學資源,兼顧當下和未來移動智能設備工具的發展趨勢,考慮學校硬件環境的實際情況,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該移動學習平臺采用B/S與C/S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網絡架構的整體設計,如圖 1所示。針對Android平臺學習用戶而言,可以充分借助校園WiFi無線網絡或移動通訊網絡來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而對于使用PC設備的學習者,可以直接通過瀏覽器訪問Internet服務器來獲得專業學習資源。

圖1:系統架構設計
系統主要包括服務器端和客戶端兩個組成部分。服務器端采用B/S結構模式,其中,以Java系統組件作為界面層,實現WEB的頁面瀏覽方式,接收來自訪問用戶的具體信息請求內容,以及所有詳細數據的反饋,為終端的學習用戶提供與服務器應用程序的交互訪問,方便學習者的日常使用。業務邏輯層是Android在線學習系統架構中最核心價值的部分,它主要實現了系統中涉及到的所有業務規則的制定及流程的相關操作設計,保證了平臺具體控制方式的準確和數據的完整性。數據訪問層主要是采取了DAO的主流設計方式定義使用類,通過MySQL具體功能來負責數據庫各個對應表中相關學習數據的訪問,進而實現對數據表的Select、Insert、Update和Delete的詳細操作過程,增強了數據的訪問速度與靈活性,便于整體管理與維護。
平臺以輔助學生掌握所學專業知識為主要內容,包括賬戶管理、課程資源、協作交流以及信息共享四個部分,借助線上線下交互式的數字化教學模式,使教學內容、教學活動和教學評價更加貼近學生實際,增強學生主體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專業素養構建;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具體功能模塊如圖2所示。

圖2:基于Android移動學習平臺功能
(1)賬戶管理模塊。在這個模塊中,學生需要建立個人基本資料、瀏覽學習日志信息等。其中日志記錄存儲了自己曾經學習的專業知識內容和基本狀態,以及目前正在進行的課程學習進度,從而幫助學生更有序地調整學習規劃。
(2)課程資源模塊。這部分內容將以視頻、圖像、動畫和文本等多種媒體相結合的方式呈現,主要采用兩種思維主線進行,第一種思路以知識案例、分析說明、關聯拓展、參考讀物等碎片化并無內在關聯的非正規學習模式為主;第二種思路是以課前、課堂以及課后的比較系統完整的專業教學授課模式為目標來展開學習,培養學生在新媒體平臺上進行專業學習的主體性和自主性。其中的在線測試功能主要是檢測學生對每章知識點學習掌握的情況,便于教師課后跟蹤與總結。學習進度保存功能是幫助學生記錄儲存自己的學習知識進程,避免學生重復進行專業內容的學習。訂制資料功能是針對系統平臺所提供的所有專業知識資源,學生可以依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進行篩選獲取。為學生隨時提供了便利的學習條件,培養了按時閱讀的良好習慣。
(3)協作交流模塊。運用基于移動互聯的線上交互式的數字化教學模式的設計,讓教師從傳授者變為引導者,積極的通過智能交互系統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幫助學習者更好地理解專業知識,提高學習效率與能力。本模塊提供了論壇交流、答疑解惑、協作學習等交互方式,促進了整體的學習情境和教學互動的發展。
(4)信息共享模塊。學習者可以通過上傳和下載專業教學資源,實現學習資料的共享。系統資源包括教師整理好的專業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學教案,教學課件以及音視頻影像資料,同時也涵蓋部分同學上傳的有針對性的專業拓展知識和學習總結資料等。教師通過對現有課程教材和參考資料以及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水平進行必要的分析與研究,理清線上線下交互式教學模式的框架結構與邏輯關系,從而提升專業課程的教學設計。
在移動互聯時代背景下,一定會給人們的學習工作帶來重大的轉變,而基于Android技術的移動在線學習平臺必將成為學習者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本文從新媒體交互式教學模式角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專業教學時效性,促進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提高教師教學設計思維與信息化素養,探究新的教育教學模式,從而實現打造高效課堂,提升教學質量目的。有效利用時間碎片,開創移動學習新領域,具有較好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