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
香港壹傳媒集團近來頻頻出事,創辦人黎智英的資產被凍結,臺灣《蘋果日報》宣布停出紙版,17日黎智英又因涉嫌非法集結出庭受審。有港媒直言,中國數千年的歷史早已告訴大家,賣國漢奸從來沒有好下場。
17日上午9時,有囚車抵達香港區域法院,多名被告陸續到現場,而黎智英則于9時37分被押解到庭。當日開審的案件共有10名被告,包括黎智英、工黨的李卓人、何俊仁以及“長毛”梁國雄等。他們涉嫌2019年國慶節在“民陣”申請游行遭反對后,在未獲警方發出不反對通知書的情況下,仍帶領支持者從銅鑼灣游行至中環,被控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準的集結罪以及參與和組織未經批準的集結罪,結果10名被告全部認罪。東方日報網稱,法庭排期5月24日聽取辯方求情,28日宣判。
10人中,有6人此前分別涉嫌2019年8月18日及8月31日的非法游行,已被法官定罪和判罰。黎智英和李卓人已各被判監14個月,梁國雄和何秀蘭則分別被判監18個月和8個月;何俊仁被判監12個月,但可緩刑。分析稱,黎智英等人的律師團隊認為控方已經掌握全面證據,一定會被定罪,選擇提前認罪對他們較為有利。根據香港法律規定,非法集結罪的最高刑罰為5年監禁,傳統上來講,被告如在審訊前認罪,量刑起點一般可被扣減1/3,雖然上訴庭后來調整了這一原則,但減刑仍然是認罪的一個重要誘因。值得關注的是,認罪的舉動并不能說明黎智英等人對其所作所為有所悔悟,或態度發生轉變。何俊仁17日就在庭外聲稱,警方2019年8月起一律不批準舉辦任何游行,但“市民有強烈要求向政府表達”,他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不后悔”。
17日上午9時起,壹傳媒暫停股份買賣,以待發出公布有關保安局凍結控股股東黎智英持有資產及壹傳媒股權的聲明。團體“蘋果惡行關注組”到港交所及北角證監會請愿,要求將壹傳媒除牌,徹底堵截其亂港資金流,打擊其死不悔改的囂張氣焰。據《星島日報》報道,警務處國家安全處去年12月起訴黎智英“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今年4月加控“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及“串謀做出并意圖妨礙司法公正的行為”。5月14日,保安局局長根據香港國安法第43條《實施細則》附表三,發出凍結財產的書面通知,凍結黎智英持有的壹傳媒股份以及擁有的3家公司在本地銀行賬戶內的財產。經計算,有關股份市值約3.5億港元。
而在島內,臺灣《蘋果日報》17日發行最后一版紙本,以大大的“再會”兩字宣告停刊。不過,最后一天只印了10.4萬份,根本乏人問津。有港媒走訪臺灣《蘋果日報》位于臺北市內湖區的總部,發現大樓外死氣沉沉,大裁員令員工人心惶惶。有媒體直言,《蘋果日報》是在臺灣停刊,足見是其經營出了嚴重問題。有網友留言稱,《蘋果日報》這份“尸體加裸體”的報紙給臺灣帶來負面改變,使島內讀者口味腥膻色情化,全民爆料、出動狗仔等,都影響閱聽環境。
壹傳媒多年來虧損不斷,最近連續5個半財政年度均錄得虧損,累計超過20億港元;過去10年來,更累計虧損28億港元。公司年報顯示,截至去年9月底,僅剩約2億港元銀行結存及現金,而該公司員工每月開支高達7000萬港元,加上股東貸款及融資之門已近全封,斷流危機迫在眉睫。眼見公司資金無以為繼,《蘋果日報》員工近日紛紛要求公司先遣散雇員,但管理層拒絕,內部出現辭職潮,“幾乎日日都有人走”。有消息稱,《蘋果日報》誨淫誨盜,以假新聞煽動仇恨,已引起政府高層及執法部門關注,不排除7月1日前后遭取締。《東方日報》評論稱,隨著保安局運用國安法將黎智英持有的壹傳媒股份凍結,意味這個“反中亂港”的傳媒瀕臨土崩瓦解。這是“多行不義必自斃”,黎智英以反中亂港為己任,2019年黑暴爆發,他勾結外國勢力,壹傳媒及《蘋果日報》更不斷煽動仇恨抹黑警隊,制造假新聞不遺余力,成為黑暴助燃劑,至今不改,“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個人、這間傳媒機構的所作所為,即使獲證監會輕輕放過,也難逃國安法,更難逃警方的天羅地網”。文章說,黎智英不自量力,以為只要有洋人撐腰便能呼風喚雨,但中央只消祭出國安法,叛國禍港的漢奸走狗便一個也走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