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振凱
(山西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和交通量的日益增長,許多國省干線正逐漸成為市區內的主要街道,過境車輛所造成的污染及安全問題,給城市管理和人們的居住環境造成了困擾,為解決此類問題,加快當地城鎮經濟發展步伐,緩解城區交通壓力,公路改擴建需求性日趨強烈。
G307線橫穿陽泉市東西,國道207線貫穿陽泉市南北,兩條國道已變成市區的主要街道,國道兩旁便是廠礦企業和民居建筑,人車混行,造成車輛行駛不暢,行車安全、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為了全面提升國道主干線通行能力和使用功能,改善城市環境,亟需對G307線、207線進行改線。
項目主要繞行陽泉市城區的東、南、西環,與已建的省道S315共同構成陽泉市環城路。路線起點位于平定縣巨城鎮,與省道315設互通式立交相接;終點通過設置互通式立交與既有國道307線相接,路線全長52.144 km。本項目建成后,對改善陽泉市城區的發展、促進陽泉市城鎮建設將產生深遠影響。
該項目到2050年本項目各路段平均交通量為35 221 pcu/d,服務水平接近三級,根據本項目的路網功能、地位、作用等因素,結合交通量預測結果與相鄰公路的技術標準。主要技術標準見表1。

表1 主要技術指標表
項目區位于山西省東部,處于太行山中部,整體西高東低,最高點位于A方案K43+000右側300 m處的山頂,海拔高程為1 071.36 m,最低點位于A方案K7+400處桃核河谷內,海拔高程為543.26 m,最大高差為527.88 m。
本項目陽煤氯堿段地貌上屬喀斯特侵蝕中山區及黃土覆蓋中山區。
本項目陽煤氯堿段區域與路線相關的河流為南川河,南川河為桃河的一級支流,發源于平定縣端嶺、七千寨、潘峪一帶,自西向北經南坳、羅家峪、磛石在西郊村與陽勝河匯合,折而北流,匯入桃河。流域全長38.6 km,主河道長26 km,流域平均寬7.96 km。為山區季節性河流,河床比降較陡,在1/50~1/200之間。河底高程為680 m,在亂流處河底高程為589 m,在陽煤氯堿段河底高程為635 m。上游多為山區,中下游多為黃土丘陵區,因此洪水主要來自上游。
南川河主要由上游的三大支流及中游城南河支流組成。南川河流域建有4座小型水庫(尚怡水庫、原坪水庫、上冶頭水庫、冠莊水庫),總控制流域面積為92.4 km2,占全流域面積的30%。
本項目陽煤氯堿段設計路線方案區域南川河河道基本呈南北走向(見圖1),較順直,右岸以路基為堤防,左岸灘地上建了一道漿砌石護地堤防,堤高約4~5 m。河道主槽寬約40~50 m,左岸基本沒灘地,右岸灘地雜草叢生,兩堤間河道寬25~100 m。

圖1 路線方案線位關系圖
本項目陽煤氯堿段區域地層巖性底部為灰黃色薄層狀泥質或泥晶結構泥灰巖及角礫狀泥灰巖,局部含石膏層;中上部為深灰色厚層豹皮狀灰巖、厚層狀灰巖,夾厚層隱晶質結構白云巖及微晶結構灰巖;頂部為青灰色、淺灰色中厚層狀微晶結構灰巖、白云質灰巖。泥灰巖抗風化能力弱,地表多呈強風化狀,工程性質差;豹皮狀灰巖、微晶結構灰巖、白云質灰巖及隱晶質結構白云巖抗風化能力較強,地表多呈中風化狀,工程性質較好。
K線方案對河道及既有公路影響較小。路線方案從煜昌機械有限公司、陽煤綠堿有限公司后通過,需壓占廠區部分面積,拆遷部分地面建筑。
C線方案減少廠房拆遷,C線方案沿東西線走廊布線。該方案占用既有東西線,壓占部分南川河河道,路基填土高度在滿足百年一遇洪水位的前提下,路基防護工程數量較大。C線方案起點接K線方案K16+190后路線沿既有東西線布設,從煜昌機械有限公司、陽煤綠堿有限公司前通過,終點K20+146.416在石門口中學東側接K線方案。比對應K線段短227 m。
(1)各方案的選擇和布置情況
C線方案占用了既有東西線,需改移東西線,壓占了部分南川河現有河道,需局部改移河道,以滿足泄洪的需要,現有南川河河道西側山體較陡,改河工程數量較大,C線方案拆遷量小,僅需拆遷煜昌機械有限公司、陽煤綠堿有限公司門房和部門圍墻;由于離南川河河道較近,路基填土高度在滿足百年一遇洪水位的前提下,較K線方案高,路基防護工程數量較大,用地數量大;需修建滿足百年一遇泄洪要求的橋梁一處,長約140 m。
對應的K線方案,從煜昌機械有限公司、陽煤綠堿有限公司后通過,需壓占廠區部分面積,拆遷部分地面建筑,拆遷量較大。路基高度較C線方案低,路基防護工程數量較小,用地數量小;不需修建泄洪橋。
K線方案設橋梁746 m/1座,C線方案設橋梁892 m/2座。K線方案橋梁長度比C線方案短146 m,路線里程比K線方案長228.0 m。
(2)平、縱指標及連續均衡情況
K線方案最小圓曲線半徑為500 m,最大縱坡為3.2%,C線方案最小圓曲線半徑為508.229 m,最大縱坡為3.67%。兩方案的平、縱面指標相當,線形均連續、均衡、順適。
(3)行車安全、通行能力、服務水平的分析比較
由于K線方案、C線方案線形指標連續均衡,無明顯差異,行車安全、通行能力、服務水平相當。
(4)公路用地、拆遷情況
K線方案占地333.88畝,C線方案占地394.09畝,C線用地比K線多60.21畝。
K線拆遷建筑物4 943 m2,C線拆遷建筑物2 764 m2,C線拆遷建筑物比K線多2 179 m2。
(5)環境影響情況
C線方案需改移南川河河道,且開挖工程量較大,對環境的影響程度較K線方案大。
(6)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C線方案壓占了現有東西線,需對其進行改移,且受洪水位限制路基高度較高,影響沿線村莊村民及廠礦的出行。社會效益較差。
K線方案不占用東西線,公路建設期間基本不中斷既有東西線,對沿線村民及企業的生產和生活基本不產生影響。
綜上所述,與K線方案相比,C線方案壓占了南川河河道,雖改移了河道,但考慮南川河的防洪要求及東西線的保通工作,方案存在很多缺點。初步設計階段將K線方案做為推薦方案。
路線方案選擇應合理利用地形,準確把握技術標準,妥善處理政治與經濟、整體與局部、遠期與近期、公路建設與工業、農田基本建設的關系,并結合地形、地物、水文、地質、建筑材料等自然條件,綜合研究分析,認真進行方案比選,靈活設計,確保線形順適、指標連續。
G307、G207線陽泉市繞城改線工程陽煤氯堿段方案受基本農田、既有道路、河道、征地拆遷、地質條件及環境保護等多種因素制約,通過多方案路線方案必選論證,推薦采用K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