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元,滕鴻昌,李甲芳,趙婉凝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昌樂縣供電公司,山東 昌樂 262400)
安全關乎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關乎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安全生產,把安全生產作為民生大事,納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中,嚴守安全底線、生命安全至上已成為全社會共識。國家能源局提出了“安全是技術、安全是管理、安全是文化、安全是責任”的理念,國家電網公司和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也高度重視,開展了“安全知識競賽”“安全月”等一系列活動,強化安全紅線意識,壓實安全責任,采取扎實有效措施,全面提升公司本質安全水平。
在整個電網體系中,電力營銷作業現場的復雜性、隨機性、多變性是最強的,其安全尤為重要。在分析作業現場安全管控相關情況后,有針對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了電力營銷作業現場的安全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電力營銷設備多、人員少、現場分散、不確定性大。隨著智能電網的建設發展與廣大客戶對供電服務需求的提升,電力營銷設備越來越多,營銷現場作業業務量越來越多,需要的作業人員越來越多,節假日、夜間及特殊天氣等特殊時段和非計劃性營銷作業現場也越來越多。電力營銷現場服務工作存在小型、臨時、分散、短時和點多面廣等特點,導致現場作業標準不規范、難統一,且作業人員相對不足、電力營銷班組(供電所)長期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主動安全意識嚴重不足,被動應付安全措施及要求現象屢見不鮮、屢禁不止。近年來更是連續發生了多起更換居民電能表等電力營銷現場作業的安全事故,直接暴露出電力營銷服務一線班組(供電所)人員在現場作業中存在較多的安全漏洞。
(2) 電力營銷服務人員整體能力素質還需進一步提高。隨著“三型兩網”的推進實施,國家電網公司全力推進全能型供電所、營配末端業務融合和供電服務指揮中心建設,業務重組、人員優化、流程再造、職責和服務界面不斷拓寬延伸,導致出現了一系列新的作業安全風險點,而現場作業人員相對不足且長期大量依賴于高年齡、低學歷、低技能農電服務人員(如某公司農電光明服務員工平均年齡46.5 歲,學歷普遍為初中),人員主動學習意愿、學習能力不足,能力素質特別是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長期得不到提升,部分人員安全意識淡薄,思想上存在麻痹僥幸心理,行動上憑經驗習慣作業,安全管理特別是現場作業安全管理工作缺乏有效手段,安全風險管控壓力巨大。
2.1.1 建立協同匹配的安全責任體系
結合“職責、流程、制度(標準、規程)、考核”四位一體協同機制,構建以職責角色定位、流程分段優化、制度(標準、規程)解析匹配、量化評價考核為核心,高效、剛性、協同、有序的現場安全管理責任體系(見表1)。

表1 四位一體與現場安全管理匹配對照
(1) 職責管理。將部門和員工的崗位職責梳理細化,建立營銷現場作業任務及安全崗位體系,建立“對本崗位負責、為上崗位把關、為下崗位服務”的責任體系,實現每個營銷現場作業人員的參與者清晰自己該干什么,與自己銜接者是誰并且應該干什么。
(2) 流程管理。梳理營銷現場作業業務類型,建立從業擴、計量、用電檢查、分布式電源等大類直至涵蓋具體業務的流程示意圖,明確員工在流程中相應的環節、時間點和位置上“應該干什么”。
(3) 制度(標準、規程)管理。將營銷相關制度(標準、規程)體系等進行分解、歸納,形成營銷現場作業對應的條款組合,規范現場作業的程序和內容,使各級管理人員、作業人員明確“應該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
(4) 考核管理。各級管理人員、班組長等對照現場作業流程三個階段的條款組合和內容、考核標準,進行現場定性評價和定量的考核打分,形成評價考核信息,評估現場作業人員“干的怎么樣”;并對存在的問題,對照職責、流程、制度、標準,提出整改建議,引導作業人員“今后怎么干”。
2.1.2 打造安全賦能的標準化作業流程體系
公司成立營銷現場作業標準化流程編制小組,組織相關專業、班組的技術人員結合營銷作業現場實際,深入分析電力營銷現場作業項目存在的問題,制定了營銷現場標準化作業流程圖(見圖1)。

圖1 以“單卡票圖案”為核心的營銷現場標準化作業流程
工作人員對每一個時間節點的分工和任務有明確的認識,并按照規范在工作前編制“一單、三卡、一票、一圖、一案”,即工作派工單、工作流程控制卡、現場作業安全控制卡(業擴、計量、用電檢查、分布式電源、充電設備檢修)、工序質量控制卡、工作票(配電第一種工作票、第二種工作票、低壓工作票)、現場安全措施布置圖、送電方案,確保所有流程有跡可循,有依可查。
2.2.1 對安全承載能力進行數字量化
對各部門、人員承擔的現場工作任務、工作量和作業中的安全風險實行預先量化評估,提前制定針對性防范機制規避風險,實現安全管控能力的程序化、標準化。
(1) 量化管理部門安全承載力。綜合考慮管理部門管理人員到位數量、人員專業能力等因素,開展管理部門與管理人員的安全承載力量化。
(2) 量化作業班組安全承載力。從技能水平和安全能力兩方面對作業人員能力進行量化,綜合考慮班組成員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自覺遵章意識、安全辨識能力、風險防范意識等方面,對工作人員進行綜合評定。再依據班組成員情況,開展班組安全承載力量化,通過班組每天可以同時派出的工作小組數量確定該班組的工作安全承載能力。按照月、周、日工作計劃,工作日志,班前班后會一條主線,對照作業人員技能水平以及作業項目,將項目分為輕載、適度、重載、滿載4 個等級,科學、合理的確定調配工作組的人員組成及數量(見表2)。

表2 班組安全承載力量化標準
(3) 量化作業現場安全承載力。對于業擴、計量、用電檢查、分布式電源等各種類型的電力營銷現場作業項目,從安全風險、難易水平、工作量大小等進行安全量化分析,并堅持對作業現場實行“三查”(現場作業安全措施、設備隱患、安全防護用品排查),確保作業現場安全性。
2.2.2 實行安全承載力分級評估
綜合評估管理部門、作業班組、作業項目的量化結果,繪制安全承載力四色分析圖,以紅色、橙色、黃色、綠色分別對應滿載、重載、適度、輕載4 種情況,直觀明確地表達出預期作業對現場作業人員的危險程度,實現安全風險的事前有效預控。班組長在早例會向班組成員發布作業承載力等級,并采取相應措施。如橙色預警時,對現場作業危險點進行分析,對危險性較大的進行方案審核,并增派安全員;紅色預警時,可在此基礎上臨時調配其他班組骨干人員,并采取分管領導到位監督,督查隊強化現場監督,采用全方位視頻監控等措施。
2.3.1 建立現場作業安全考評體系
制訂營銷作業現場安全管控與標準化作業檢查評價細則,著重從現場到崗到位管理人員履行職責、定置定位管理、安全文化建設、安全措施部署、“兩票”執行、標準化作業管理、違章情況、勞動保護落實、作業組織安排等10 個主要方面進行項目考評,合理分配各考評項目所占標準分比值,做到全面覆蓋、突出重點,突出現場安全管控職能,杜絕作業現場管理、裝置、行為違章,保證現場作業安全開展。
2.3.2 開展現場安全監督考評
根據電力營銷現場作業的特點,結合目前安全管理要求,充分考慮電力營銷現場作業項目的安全風險點及控制措施、要求,建立了現場安全督查“一看二問三查四核對”四步工作法(見圖2),以簡單易操作的“明白紙”的形式,對14 大項43 項安全相關內容進行現場督查。現場工作負責人、工作監護人及作業人員也可以逐項對照自查自糾,實現現場作業安全監督的全覆蓋。
公司領導、安全督查隊人員及各級管理人員每天隨機確定督查的作業現場,采用“四不兩直”方式開展現場督查,突出檢查評價工作的突然性、不確定性,最大限度地去考評真實的作業現場,真實反映出作業現場安全管控與標準化作業管理水平,并納入月度績效考核。
2.4.1 構建安全文化體系
明確安全文化“四法”(作業安全保障法、作業關鍵操作法、作業主動安全保護法、作業周圍安全保護法)、“四卡”(現場作業工作任務卡、現場作業風險控制卡、現場作業工序質量控制卡、現場作業應急處置卡)。以“四法四卡”安全文化體系為基礎,建立涵蓋安全教育培訓、風險識別、風險控制、風險評估、持續改進的PDCA 循環改進機制,從根源上防范安全風險的發生。“四法四卡”安全文化體系融合應用,如圖3 所示。
(1) 教育培訓。公司以“四法四卡”為重點,采用班組安全活動、集中授課、作業實訓等多種形式,結合公司安全生產實際和典型事故案例、違章行為等,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養成自主辨識和控制風險的良好工作習慣。
(2) 風險識別。公司依據安全風險評估規范,組織開展設備及環境的風險識別、人員素質及管理的風險識別、現場作業的風險識別,為風險控制、風險評估提供基礎數據。

圖2 電力營銷現場作業安全督查工作內容

圖3 “四法四卡”安全文化體系融合應用
(3) 風險控制。根據電力營銷現場作業項目,建立作業風險辨識范本,保證風險辨識的全面性和針對性。每次作業前開展作業風險分析,參考作業風險辨識范本,通過關聯風險數據庫、現場勘察等手段,辨識出本次作業存在的危險因素,評判風險程度,對程度較高的風險制訂控制措施,在準備階段和作業階段落實控制措施并納入作業指導書具體執行。
(4) 風險評估。對于現場作業,按照作業環境、機具與防護、人員素質、現場作業項目、安全生產綜合管理,以及公司整體、專業等范圍確定評估對象,營銷部門、作業班組在作業前評估作業風險程度,確定作業班組、人員可接受的風險等級標準。
(5) 持續改進。營銷部門、作業班組根據風險評估結論,建立風險預警監測制度,監測風險預警指標接近預警值時,發出風險告警,進入相應的預警狀態。針對不同的預警狀態,實施不同的風險干預對策措施。采取專項整改、停工整頓、通報、考核及責任追究等手段進行政策干預,建立風險干預組織體系,分層分級、定人定期限落實整改。
2.4.2 狠抓基層班組安全文化建設
班組是企業最基本的組織細胞,是安全及現場作業等各項工作的基礎和落腳點,要利用好安全日活動,建立安全學習新常態;同時狠抓現場作業班組標準化安全建設,全力打造“654321”(“六化”“五全”“四到位”“三優”“兩書” “一目標”)標準化安全班組,強化班組及作業人員的安全思想意識。
(1) 爭創“六化”班組。“六化”:安全生產標準化,作業流程程序化,崗位職責準確化,工作環境優良化,安全警示標識化,勞動保護規范化。
(2) 明確“五全”內容。“五全”:組織機構齊全,工作職責齊全,安全制度齊全,臺賬資料齊全,安全措施齊全。
(3) 落實“四到位”要求:隱患排查到位,整改措施到位,責任追究到位,管理措施落實到位。
(4) 爭創“三優”典型:爭創安全優秀班組,爭當安全優秀班組長,爭當安全優秀作業人員。
(5) 簽訂責任“兩書”。“兩書”:簽訂安全管理目標責任書(覆蓋率達到100 %),落實安全責任承諾書(承諾率達到100 %);
(6) 明確“一個目標”。“一個目標”:現場作業安全零事故。
通過對營銷現場作業相關要求的全面梳理和優化整合,把班組安全建設管理落實到制度上,把責任落實到崗位上,把措施落實到現場作業班組的每個工作環節上,把安全投入落實到現場作業項目流程上,為班組安全標準化建設打下扎實的基礎。
通過強化以安全能力提升為導向的營銷作業現場規范化管理,以作業計劃為依據,提前開展作業風險辨識和承載力分析,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超前策劃安全措施,圍繞營銷現場作業“三票四卡”規范化制定與執行,嚴格現場監督檢查,加大反違章查處力度。以計劃的剛性管理和《安規》的嚴格執行保證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實現了風險超前預防,事故防范關口的前移,全過程保障了營銷作業現場安全。
通過規范營銷現場作業標準化建設,積極推行營銷作業安全承載能力預先分析,督促落實預防預控措施,扎實推進強化本質安全工作,科學構建并規范執行營銷現場安全監督體系,形成了覆蓋營銷全領域、全方位的安全督查管控高壓態勢,保持了安全生產長周期穩定局面。
公司安全管理工作整體面貌煥然一新。各級管理人員更加關注現場安全特別是電力營銷作業現場工作,切實做到“知責明責、履責盡責、追責問責”,變被動擔責為主動履責,層層壓實擔子、逐級落實責任,促進了公司安全主體責任落實。管理人員及現場作業人員的履職能力、業務能力、創新能力得到增強,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崗位作業技能和安全履職能力得到強化,員工現場作業更加安全規范,更會解決問題,更有安全意識,技能短板得到較大提升。
我國正處在經濟不斷發展、社會不斷進步、人民素質不斷提高的上升時期,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各行各業的安全越來越關注。而電力作為一個家家戶戶都使用的能源,它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通過對電力營銷作業現場的分析,形成了一系列作業現場的安全管控體系,大大提高了電力營銷作業現場的安全性。但安全工作是一項永遠在路上、沒有休止符的工作。以后電力工作者應繼續努力,“抓常態、抓細致、抓長久”,不斷地加大對電力營銷作業現場安全的探索,全力保障人身、電網和設備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