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峰 程定桐


摘 ?要:該文對一起發生在軍用機場土地上的違章臨時建筑物流倉庫火災事故進行了調查,通過環境勘驗、初步勘驗、細項勘驗和專項勘驗對火災煙熏痕跡、燃燒痕跡的相關物證進行了提取,并通過視頻分析和利用光的直線傳播原理確定了起火部位,客觀分析了火災發展蔓延的過程,深入全面地剖析了火災發生的原因,進而準確認定了起火原因,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建議,為此類建筑的火災預防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措施。
關鍵詞:物流倉庫 ?煙熏痕跡 ?燃燒痕跡 ?火災調查
中圖分類號:TU249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2(a)-0062-03
Cause Identification of a Simple Steel Structure Logistics Warehouse Fire Accident
ZHANG ?Haifeng ? CHENG Dingtong
(Hubei Enshi Fire Detachment, Enshi, Hubei Province, 445000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an illegal temporary building and warehouse fire accident that occurred on the land of a military airport. Through environmental inspection, preliminary inspection, detailed inspection and special inspection, the relevant physical evidence of fire smoke traces and burning traces was carried out. Extracted, determined the fire location through video analysis and the principle of light transmission, objectively analyzed the process of fire development and spread, deeply and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cause of the fire, and then accurately identified the cause of the fire and proposed the next step. The suggestions provided by the company provide reference measures for fire prevention in similar buildings.
Key Words: Logistics warehouse; Smoke trace; Burn marks; Fire investigation
1 ?火災基本情況
2018年6月1日21時,某縣一物流倉庫發生火災。中隊出動6車37人到場處置,過火面積550m2,造成倉庫部分垮塌、部分物資燒毀,直接財產損失400余萬元,未造成人員傷亡。火災發生后,該縣成立了火災事故調查組開展了調查[1]。
2 ?火災調查情況
起火建筑坐東朝西,南北106m,東西19m,高 ? ? ? 7.4 m,建筑面積1 816.45 m2,為單層鋼結構丙類倉庫。四周非承重外墻高1.8m,實體墻至屋面板5.6m單層鐵板,承重構件為鋼柱、桁架,屋面板單層鐵皮,內襯保溫材料玻璃棉。北側、南側均為單層丙類倉庫,西側道路,東側花圃。
倉庫由北向南利用實體墻或木板隔斷,內分7個小倉庫,由北向南為百貨倉庫、正在裝修倉庫、板材倉庫、板材家具倉庫、膠水倉庫、電器倉庫和凍庫,將倉庫由北向南編號(1~18號,見圖1)。
百貨倉庫、正在裝修倉庫和板材倉庫,內部無明顯過火,屋面板頂部有明顯煙熏痕。
板材家具倉庫與北側板材倉庫和南側膠水倉庫之間采用實體墻隔斷,倉庫內鋼管桁架和檁條朝東南側倒塌,南側板材表面有明顯炭化和煙熏痕,東南側等物品燒毀,東南角鋼柱倒塌,屋面板上表面過火漆面脫落且呈灰白色痕。倉庫內東南角屋面夾芯玻璃棉過火燒毀呈熔融狀,中部玻璃棉脫落。
膠水倉庫與北側板材家具倉庫和電器倉庫之間采用實體墻做隔斷,倉庫內鋼管桁架和槽鋼檁條由西側和東側向中間凹陷,屋面板上表面過火漆面脫落呈灰白色。倉庫靠南側隔斷,由西向東擺放6個膠水桶,靠西側2個膠水桶融化。
電器倉庫與膠水倉庫、凍庫之間采用實體墻做隔斷,倉庫內鋼管桁架和槽鋼檁條由西側和東側向中間凹陷,屋面板上表面過火漆面脫落且呈灰白色痕,編號15區域西側屋面板燒穿,庫內電器全部燒毀(見圖2)。
凍庫與北側電器倉庫、南側倉庫之間采用實體墻做隔斷,凍庫內鋼管桁架和槽鋼檁條過火后向東側彎曲,凍庫金屬外表面有明顯煙熏痕。凍庫南側倉庫內存放大米等物品,好利來倉庫內最東側過火痕跡明顯,火災后頂板坍塌并呈黑色。
調取起火倉庫北側監控[2],在2018年6月1日21時11分許看到起火建筑對面的墻壁有兩束火光,經比對,對兩火光的位置定位,按1∶200制圖,確認起火倉庫內的火源來自電器倉庫3#火源。對3#火源定位,以13#窗左側和16#窗左側之間的水平距離為三角形一個長邊,分別以16.8m和15.2m的兩繩為三角形的兩邊,兩繩的交點即為3#火源的左側點,依此類推,確定3#火源的右側點、上點和下點,即在倉庫內確定了起火部位的范圍(見圖3)。扒掘起火部位地面,發現距3#火源下點北側1.2m處部位有一呈灰白色凹坑,對炭化坑周圍地面逐層清理,該處由上至下跌落層分別為屋頂錫箔紙、玻璃棉過火殘留物、木板炭化物、水泥地面,該炭化坑處木板完全炭化,程度比周圍鋪地木板明顯,呈現以炭化坑為圓心,向周圍逐漸減弱趨勢(見圖4)。
勘驗用電情況[3],配電箱來自好利來倉庫,配電箱內漏電保護器斷開,電器倉庫內未安裝漏電保護器和空開,電器倉庫旁凍庫、膠水倉庫內均安裝漏電保護器和空開。
3 ?火災事故認定
3.1 起火時間認定
結合接警時間、視頻以及詢問當事人,綜合認定起火時間2018年6月1日21時許。
3.2 起火部位認定
(1)經對監控發現的火光定位,確定是電器倉庫。(2)經勘驗和詢問,火災蔓延方向為從電器倉庫向南北兩側。
3.3 起火點認定
(1)揭開屋面,頂部鋼架垮塌最嚴重,東側重于西側。(2)通過光學傳播原理,光線匯聚處為電器倉庫3#區域。(3)該區域有一灰白色圓形凹坑,凹坑部位木板完全炭化,程度比周圍鋪地木板嚴重,呈現以凹坑為圓心向周圍逐漸減弱趨勢。
綜上所述,認定起火點為電器倉庫內入口正對面通道拐角處(距東側墻5.1m,距北側墻7.6m的區域)。
3.4 起火原因認定
3.4.1 排除雷擊引發火災的可能
其主要依據為:(1)氣象報告,當天無雷電天氣;(2)現場視頻監控顯示當天該區域無雷擊發生。
3.4.2 排除人為
依據:起火倉庫東側外圍為苗木基地,有帶刺護欄,東側為1.8m高實體墻和帶鋼絲網的玻璃窗;通過監控回放,起火前70min內除吳雙、賴玉鑫進倉庫取貨外無人員經過倉庫;起火倉庫卷閘門為鎖閉狀態,無撬動痕跡;倉庫老板無社會矛盾。
3.4.3 排除電氣故障
依據:通過監控和詢問筆錄,明火出現時同一電路未出現故障,斷電時間在火災發生之后較長一段時間;倉庫內用電器僅為電燈,電線主線均穿管保護,起火區域無電器線路經過;燃燒殘留物跌落層次呈低位火災痕跡。
3.4.4 不排除遺留火種
依據:通過監控回放和詢問,19時44分至55分,吳雙、賴玉鑫兩人出入倉庫搬貨,最后活動時間距起火時間約1h,符合陰燃火災發展規律;吳雙、賴玉鑫二人均愛吸煙,且在認定的起火點處活動過;起火點周邊有紙箱、寫真布、木板等,從灰化痕跡看,符合陰燃引發火災的特點[4-5]。
4 ?火災事故調查體會
此次火災造成如此大的經濟損失[6],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筆者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可為類似火災的防控提供經驗。
(1)倉庫是建在軍事用地上的違章建筑[7-9],建設單位未到相關部門辦理手續,當地政府未對軍事用地進行全面看管,產權方的行為導致了倉庫未受到有效監管。
(2)產權單位將不符合消防安全的場所出租給租戶,直接導致了火災損失的擴大,如倉庫耐火等級達不到丙2項不低于三級要求。承租方相互間防火分隔不到位,倉庫區連成一片,火災后,煙熱橫向流動。未設置消火栓、滅火器等設施,未有效撲救初起火災。
(3)消防安全主體責任不落實。火源管理不嚴,貨物任性碼放,相互間未留安全距離,增大了火災危險性。未制訂滅火應急預案、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未明確消防安全組織,未落實防火檢查、巡查制度。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火災原因調查指南:GA/T 812-2008[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
[2] 高帥,朱國慶,趙永昌.一起倉庫火災事故調查與場景再現[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9,37(8):1148-1151.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火災現場勘驗規則:GA 839-2009[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9.
[4] 鄧雨欣.一起吸煙火災事故的調查認定與分析[J].消防科學與技術,2020,39(9):1320-1322.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火災損失統計方法:GA 185-2014[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4.
[6] 楊遠榮.一起簡易鋼結構倉庫火災事故原因認定[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7,36(9):1321-1323.
[7] 葉煥.合肥老城區城市空間肌理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16.
[8] 孟祥武.違法建設發現方式的研究與應用[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7.
[9] 肖生甜.高層商務樓宇運行安全能力評估指標體系研究及應用[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