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方平 楊軍 章曦 劉翠翠 苗仁德 馬書云 董清
摘 ?要:基于“學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以試誤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元認知理論為指導,提出“糾錯式教學”的教學方法,采用學生自我糾錯、學生相互糾錯、教師適當糾錯3種具體實施方法,幫助學生跳出誤區,確立正解,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定理定律,并能較好地將其應用到相關問題的求解中。另外,通過讓學生自主管理錯題,自我管控能力和學習自主性也相應地得到提高。
關鍵詞:大學物理 ?錯題管理 ?試誤學習理論 ?糾錯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2(a)-0136-03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Error Correction Teaching in College Physics Course
WU Fangping ?YANG Jun ?ZHANG Xi ?LIU Cuicui ?MIAO Rende ?MA Shuyun ?DONG Qing
(Army Engineering University, Nang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0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learning as the main body", guided by trial-and-error learning theory,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and metacognitive theory, the teaching method of "error correction teaching" is proposed, which uses students to correct themselves and each other, the teacher properly corrects.The thre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ethods help students jump out of misunderstandings, establish positive solutions, better understand physical concepts, theorems and laws, and can better apply them to the solution of related problems. In addition, by letting students manage the wrong questions independently, their self-control ability and learning autonomy are correspondingly improved.
Key Words: College physics; Error management; Trial and error learning theory; Error correction teaching
大學物理課程作為一門理科課程,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的理解及應用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教學的重要目的。在教學過程中要檢測是否達到這個目的,是通過學生課堂表現及作業反饋提供的。教師如果只是單方面地進行正向輸入,學生往往印象并不深刻,且容易多次出現相同的錯誤。筆者基于“學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以試誤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元認知理論為指導,提出“糾錯式教學”的教學實施方法,引導學生自我糾錯、相互糾錯,教師適當糾錯,以糾正學生對物理概念,定理定律及其應用的一些誤區,促進學生準確理解物理概念和定律,培養其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增強其物理思維能力。通過讓學生自主管理錯題,提升其自我管控能力,提高學習自主性。
1 ?糾錯式教學的理論基礎
1.1 試誤學習理論
試誤學習理論是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桑代克提出的,該理論認為,學習的過程是一種漸進的嘗試錯誤的過程。學生錯解題目并糾正的過程正是一種試誤過程。在該試誤過程中,無關錯誤的反應逐漸減少,而正確的反應最終形成。從引起注意的角度看,試誤學習能造成新異性,加強刺激的作用,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引起有意注意。從記憶的效果看,試誤學習能充分暴露錯誤,在主動參與的正誤交鋒中,使學生知錯、改錯、防錯,從而加強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保持長時記憶[1-2]。
1.2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學生的認識必然有一個深化和發展的過程,包括出現一定的錯誤和反復。教師不單單是知識的呈現者,他應該重視學生對各種現象的理解,尤其是對各種現象的錯誤理解,洞察他們這些想法的由來,以此為根據,引導學生不斷豐富和調整自己的理解,加深對知識的認識和鞏固;另一方面了解學生的錯誤之處,分析他們的錯誤原因,促使自己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3-4]。
1.3 元認知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弗萊威爾的元認知理論指出,人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思維活動和學習過程。學生學習的自我監控,是將自己正在進行的學習活動作為意識的對象,不斷地對其進行積極的、自覺的計劃、監察、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的過程。錯題管理實質上是對學生對錯題的一種自我監控的。對學生的錯題管理來講,表現為能根據錯題管理的要求,做到對錯題的搜集、分類整理,及時發現錯誤中隱含的錯誤概念并及時加以改正,從而加深鞏固所學的知識,少走彎路,提高學習的效率[5-6]。
2 ?糾錯式教學的教學實踐
2.1 教師與學生的定位
教師在糾錯式教學的教學實踐中起主導作用。教師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犯的錯誤不應只是簡單給予正解,而應該努力發現其中的緣由,促進學生的發展。在課堂糾錯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錯題問題所在,并密切關注學生的思維歷程;在課后查閱學生對錯題的整理時,仔細觀察學生是否及時對錯題進行自我管理。通過教師有組織地引導學生對錯題進行分析和管理,促進學生對知識本身理解得更準確、更透徹,并鍛煉其辨析能力和表述能力。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錯題分析和整理,充分發揮其學習主人翁意識。學生不僅認識到錯題反映了自己的不足,對錯題進行相應的管理能夠加深自身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充分認識到錯題的價值以及對錯題進行管理的價值,從而對學習有更積極的認識態度,自我管控能力得到加強。
2.2 學習資源設計和開發
搜集案例工作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搜集整理典型易錯題,并分析問題的原因。基于該課程已具備完善的配套練習冊(已出版)作為課后作業,歷年來學生錯題分布較穩定,教師主要根據往年教學經歷,預估學生易錯問題,并結合當年作業情況和輔導答疑時學生的困惑,搜集整理典型易錯題,并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另一方面,要求學生針對自身作業情況和認識誤區,自我整理相應錯題,對錯題進行分析和管理。另外,還建立類似題題庫,對比相似問題及易錯原因。建立大學物理和中學物理對比錯題庫,對比中學物理和大學物理的區別,幫助學生明確兩者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的異同。
易錯題題庫針對教學過程中發現的學生出錯率大的問題,在經過多年教學實踐積累的基礎上,歸納整理,指明為什么容易出錯,誤區分析。例如,在磁學部分有兩個適用均勻磁場的結論:任意形狀的載流導線所受到的磁場力等于連接其兩端的直載流導線所受到的磁場力;任意形狀的閉合載流線圈所受到的總磁場力等于零。學生往往容易直接把以上兩個結論應用于非均勻磁場中,造成錯誤。又如在光學部分對于附加光程差,學生往往不清楚到底要不要加上,常常是機械式地參照教材例題判斷,而沒根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類似上述的情況,通過整理易錯題題庫,可以幫助學生快速跳出誤區,得到正解。
類似題題庫主要選取類型相同,且容易出現類似錯誤的題,進行合并對比。例如,學生常常出現的將變化量當作常量來計算的問題,在力學、熱、電學和磁學中都會出現。在力學中明明式變力做功,學生按照常力做功來處理;在熱學中壓強不是恒定情況,卻用壓強和體積變化的乘積來表示氣體做功;在電學中計算非均勻電場中兩點的電勢差,卻直接當作均勻電場來計算;在磁學中求解非均勻磁場中載流導線的受力,誤作均勻磁場中受力的問題。雖然是物理學不同篇章的問題,但這些問題存在共性,通過把它們歸攏比較,容易使學生印象深刻,意識到問題所在,消除頑固的錯誤思維。
大學物理和中學物理對比錯題庫針對大學物理和中學物理研究的問題和處理方式兩個方面進行對比,充分體現大學物理區別中學物理的兩個關鍵點:從特殊問題改為研究更一般的問題,從簡單問題改為研究更深入的問題。將中學物理的結論直接套用到大學物理是學生常常出現的一個問題,究其原因,一是中學物理課時多,習題訓練充足,老師為了幫助學生更高效地掌握中學物理知識,總結出一些方便記憶的口訣,從而學生印象較深刻;二是學生對大學物理相應的知識點沒有完全理解,矢量和微積分的應用不熟練。例如,在運動學中,對于加速度為變量的問題,學生容易直接套用中學期間很熟練的常加速度的公式,造成錯誤;求解剛體摩擦力矩的問題就用力乘以力臂的平均值,殊不知只有函數為線性時取平均值才等于積分結果;在電磁感應部分求解非均勻電磁場中動生電動勢直接用均勻磁場的中學結論代入,未明確中學物理處理的是特殊的簡單問題。通過將這些學生容易誤用的中學公式和思路呈現給學生,學生能夠快速地從根本上明白自己的錯誤所在,更深刻地理解大學物理相關問題和解決方法,避免錯誤的思維和結論應用,體會矢量和微積分這兩個數學工具對大學物理的重要作用。
2.3 糾錯式教學的3種類型
糾錯式教學按照參與對象的主體分為自我糾錯型、相互糾錯型和教師糾錯型3種類型。
自我糾錯型是學生自己在課后針對自身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及糾正,從而建立正確的思路的糾錯方式。該糾錯類型適合簡單問題或經老師或同伴提示后能夠獨立完成的錯誤訂正。例如未交代矢量的方向、物理量的單位、表述結果不規范、題目未正確理解等。判斷學生是否能自我糾錯,一是根據錯誤的原因,二是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課后還要及時查看訂正情況,督促學生自覺糾錯。
相互糾錯型是課堂或課后學生之間通過相互討論、辯論后,形成一致的結論,最終共同建立正確的思路的糾錯方式。該糾錯類型適合難度稍高,錯誤類型多,學生無法單個獨立完成糾錯過程的問題。相互糾錯能培養學生表述問題、傾聽他人和團結協作的能力。通常由教師選取同一個問題的典型錯誤,或比較特殊的解法但結果又有問題,由學生相互討論,辨別正誤,指出問題,最后得到正解。通過相互糾錯,激發學生自我思考,小組合作,同時學生會產生強烈的自我成就感,并且比教師直接講解印象深刻,教學效果較好。判斷是否適合相互糾錯,一是看題目難易程度,太簡單失去討論的意義,太復雜又耗占大量課堂時間;二是看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層度。
教師糾錯型是課堂上以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辨別正誤,跳出思維誤區,最終建立有正確思路的糾錯方式。該糾錯類型適合難度較高,很少有學生能正確解答的問題。教師為主導的糾錯方式優點是效率高,但仍應及時關注學生反應。
2.4 糾錯式教學設計與組織
因教學內容緊湊,糾錯式教學課堂實施以輔導答疑時作業講解時間為主,習題課為輔。學生利用課后時間完成錯題整理,教師及時查閱學生的錯題整理情況。
課前教師根據典型錯題,分析成因,根據錯題類型選擇學生自我糾錯、相互糾錯、教師適當糾錯等不同教學策略實施糾錯過程。學生由于粗心大意、審題不清、計算錯誤等不具備共性的錯題采用課后自我糾錯的方式。典型易錯題采用課堂集中糾錯方式,包括使用相互糾錯和教師糾錯的方式。
課后自我糾錯的重點是學生是否能自覺糾錯。一般學生對適合自我糾錯的問題不太重視,覺得問題本身難度不大,只是自己粗心過失導致,覺得訂正的作用不大,從而導致不愿訂正的現象。教師需要強調不放過任何一個錯誤點,細心是一種需要長期逐漸培養的重要品質。教師可以結合科學科技史上因細微錯誤導致重大事故的歷史教訓教育學生注重小節、踏實勤勉的學習態度。
相互糾錯的重點是充分調動學生課堂討論的參與度,及時關注未參與討論的學生,并以記錄評價來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相互糾錯中來。
教師糾錯的重點是避免出現教師一言堂,密切注意學生的反饋,調整節奏。若學生出現理解困難,及時降低節奏,并引導學生參與討論。
課堂糾錯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發現錯因,實現正解。若學生獨立完成該過程有困難,教師及時介入,并對糾錯表現佳的學生及時記錄,為過程性評價提供依據。
2.5 糾錯式教學的評價方式
課后教師查看學生錯題管理情況,并將此作為平時成績中作業一項的成績組成部分。讓學生參與錯題庫建設是糾錯式教學的重點。既有利于學生理解相關問題,又能充分發揮其主人翁意識,并增強其自我管控能力。另外評價方式還包含課堂反饋、作業反饋、測試反饋。
3 ?結語
通過“糾錯式”教學方法,較好地達到了糾正學生在大學物理學習中的誤區,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定理定律,并能較好地將其應用到相關問題的求解中。另外,通過讓學生自主管理錯題,自我管控能力和學習自主性也相應地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 雷獻華.桑代克的試誤學習理論對中學教育方法的啟示[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7(6):226,228.
[2] 郭麗.論桑代克的聯結——試誤學習理論對中專語文教學的啟發[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8(1):97.
[3] 高榮順.聚焦建構過程的概念教學范式——以“電場強度(第1課時)”教學為例[J].中學物理:高中版,2020,38(3):54-58.
[4] 孫宇.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20.
[5] 諸月琴.引導學生提高數學錯題管理能力的策略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26):62-64.
[6] 郝彩玲.生物學學習中5C錯題管理策略的開發與應用[D].山西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