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年來,蘇州地區(qū)老線路改造頻繁,改造中跨越各類高速公路、高架施工屢見不鮮。傳統(tǒng)施工方法需申請相關管理部門進行短時間的交通管制,一般為10至15分鐘。但有時會突遇特殊情況無法實施交通管制,特別是當停電時間已經確定,這一矛盾更是不可避免和不可忽視。為了解決問題,借助于獨創(chuàng)的“簾式滑車組”,完全在高空牽引、壓接作業(yè),以此實現非交通管制情況下的導線更換施工。)
關鍵詞:簾式滑車組;走線工具;受力狀態(tài)
0 引言
通過獨創(chuàng)的“簾式滑車組”,使導線與該滑車組的受力狀態(tài)發(fā)生互換,在高空實現新舊導線對接后的牽引和壓接作業(yè),以此解決高速公路非交通管制情況下的更換導線施工。
1 前期準備
1.1 跨越毛竹架的搭設
跨越毛竹架按常規(guī)搭設方法施工(在此不作敷述),需要特殊注意的是:[1].跨越毛竹架的搭設高度,應以導線落至毛竹架上平面后,導線最低點對路面的最小交跨距離大于8米為準;[2].毛竹架的拉線設置應以毛竹架倒塌時絕不向路面傾覆為原則;[3].毛竹架拉線地鉆鉆孔時,應注意公路兩側沿線的地下管線;[4].離地2米高度范圍內的毛竹均應刷紅白漆,并在毛竹架高處懸掛紅色警示燈,以作警示;[5].毛竹架不得占用行車路面。
1.2 工器具的準備
[1].Φ10的高強度絕緣繩-迪尼瑪,其破斷力為92kN,作牽引繩用(以下簡稱牽引繩);
[2].集束電纜放線滑車20個(如圖1所示),并通過迪尼瑪固定,相鄰滑車間距5米(以下簡稱“簾式滑車組”);
[3].單根導線走線工具。該工具一般用于單根導線的修補作業(yè)。
[4].其它施工機具和工具配備與常規(guī)架線施工相同,不再敷述。
2 作業(yè)流程
作業(yè)流程。如圖2所示。
3 牽引塔與張力塔的選擇
選擇跨越點兩側桿塔中較高的桿塔為張力塔,較低的為牽引塔。理由是,作業(yè)人員進行走線時,向下行走更易于節(jié)省體力;當兩側桿塔呼高相近時,選擇距離公路較近的桿塔為張力塔,這是為了確保線上作業(yè)人員能快速通過路面。
4 高空展放牽引繩
高空作業(yè)人員攜帶牽引繩借助于單根導線走線工具,從張力塔向牽引塔移動。為確保牽引繩對高速公路的交跨距離,牽引繩從單片滑車通過。單片滑車由作業(yè)人員移動過程中懸掛于就導線上。單片滑車布置間距為20米至25米左右,可視牽引繩實際弧垂大小調整。如圖3所示。
5 牽引“簾式滑車組”
當牽引繩到達牽引塔后,立即與“簾式滑車組”一端相聯(lián)接。聯(lián)接方式采用線路常用的旋轉連接器。隨后,牽引繩帶張力緩慢勻速反向牽引?!昂熓交嚱M”至張力塔后,塔上接應人員應迅速提升牽引端使之固定于中橫擔,另一端則反向帶張力回牽同樣錨固于牽引塔中橫擔。如圖4所示。
“簾式滑車組”兩端提升至中橫擔,是為了大幅度提高牽引導線過程中導線對路面的交跨距離,增大作業(yè)的安全系數和提高安全可靠性。
6 舊導線牽引新導線
舊導線兩側耐張金具帶張力脫離橫擔掛線孔。舊導線張力塔端與牽引鋼絲繩聯(lián)接至機動鉸磨,牽引塔端切除耐張線夾后與新?lián)Q導線通過牽引網套聯(lián)接。聯(lián)接后檢查,并確保聯(lián)接可靠。
隨后,帶張力牽引舊導線。牽引時要注意勻速、緩慢,不得硬拖亂拽,發(fā)現異樣時立即停止牽引。必要時可根據實際情況減少張力,待導線能自然滑動后再加大張力恢復牽引。
注意:舊導線松離后,“簾式滑車組”會出現翻轉現象。如圖5、圖6所示。這是由于舊導線與“簾式滑車組”相互間受力和非受力狀態(tài)出現了互換,從原來舊導線作為承力繩轉變成“簾式滑車組”為承力繩。
7 新導線緊線并高空壓接
新導線牽引至張力塔后,即可壓接掛好“后盡頭”。牽引塔反方向按觀測弧垂緊線,并高空壓接掛線。
8 回收和轉移“簾式滑車組”
新導線更換完畢后,沿新導線原通道反向牽引“簾式滑車組”和牽引繩。當牽引繩再次牽引至牽引塔后,使牽引繩帶一定張力,并收緊牽引繩弧垂,使之與中相導線基本保持重疊。然后,再次向張力塔方向牽引牽引繩,使“簾式滑車組”沿中導線牽引。
由于牽引繩回牽前,“簾式滑車組”和牽引繩兩端已經錨固于中橫擔,收緊弧垂即可完成牽引繩從下橫擔向中橫擔轉移的步序。
按前面所述的操作流程步序就能實現其余幾相導線的更換作業(yè)。
9 結論
通過獨創(chuàng)的“簾式滑車組”成功解決了高速公路非交通管制情況下的更換導線施工,但是高空走線作業(yè)存在走線時間長、單根導線走線勞動強度大等困難。因此尋求一種更為簡便易行的牽引“簾式滑車組”方法來代替現有走線模式是下一步需要探索和解決的問題。
作者簡介:
吳杰(1981-),男,江蘇蘇州,工程師,輸電線路施工。
蘇州電力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江蘇蘇州?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