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廣斌
摘要:在電力系統中,電能從電源到用戶的過程中,變電站發揮著樞紐作用,承擔著電能的傳輸及分配功能。而出于保障變電站安全高效運行考慮,要做好站內設備運行監測與維護,可有效降低設備異常及故障的概率。同時,供電部門應重視站內設備的監測和維護,使設備保持在正常工作狀態,避免站內設備故障發生。因此,本文就變電站電力設備運行監測與維護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變電站;電力設備;運行監測;維護措施
重視強化變電站電力設備監測操作實效性,積極探尋多種有效手段,優化設備運行維護模式及方式,可以促使設備運維整體水平提升,嚴格落實監管維護責任,仔細分析和探查設備中存在的各種安全、故障類隱患,對各種由于設備引發的事故做到防范于未然,如此一來,才可以確保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充分發揮實效性。
1變電站電力設備運行監測與維護
1.1設備運行監測
1.1.1變壓器
針對此設備開展的運行監測具體指對其內部絕緣體的運行狀態實施監測,主要目的為及時發現變壓器內部存在的隱患因素,進而預測出其可能出現的各種故障,最終達到減少甚至消除事故出現可能性的目的。具體的監測內容有冷卻系統、繞組輸入以及輸出的電壓和電流、絕緣體分解物等。實際監測過程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方法如下。(1)局部放電法。局部放電現象的產生通常表明設備的絕緣系統已經出現老化問題,利用局部放電法,可較為直觀地觀察到設備是否存在絕緣系統老化等問題,目前應用頻率較高的局部放電法具體有電氣監測以及化學監測等。(2)濕度檢測法。含水量過高不僅會導致電力設備絕緣性大幅度降低,甚至會導致局部放電問題產生,此類設備基于相應的溫度條件下會形成水泡,如此一來,工作人員便可以及時地發現含水量過高的設備并采取相應措施。(3)形成頻率分析法。此類方法具體是對變壓器繞組變形情況進行監測的一種方法,實際應用過程中,通過觀察由于繞組機械位移現象引發的電容及電感變化對相應設備的繞組狀態實施檢測,進而達到了解其運行狀態是否正常的目的。(4)氣體分析法。該方法是針對含油設備開展絕緣性檢測的重要方法之一。電力設備在出現故障時會釋放出一定量的氣體,不同設備釋放氣體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通過有效分析相應氣體成分及含量的方式,便可以達到有效監測電力設備運行狀態的目的。
1.1.2電容類電力設備以及高壓斷路器
此類設備指電壓互感器、耦合電容器等設備,實際監測過程中,一旦發現相應結果和相應規定范圍存在出入,需要在第一時間開展預警操作,同時采取相應措施,以便對相應的故障隱患進行有效的處理操作,進而降低事故出現可能性或者防止事故出現。針對高壓斷路器開展的監測操作,具體指利用通過以往出現故障總結的數據,明確設備運行狀態是否正常,經由針對上述數據開展的分析可以得知,對于高壓斷路器來講,出現概率較高的故障包括各種機械故障等。一般來講,滅弧、絕緣故障等出現的可能性相對較低。基于此,針對此類設備開展相關監測操作的過程中,應重視對如下內容加以關注:(1)設備內部零件完整性以及結構緩沖性能是否正常;(2)對設備觸頭特性、設備運行速度及形成等進行有效監測;(3)監測合閘彈簧壓縮狀況。
1.2設備日常維護
1.2.1缺陷維護
在發現設備存在缺陷或者發生故障問題的第一時間,相應維護人員應對相應問題出現的原因及發展走向等展開深入的調查分析,同時,將故障或者缺陷的情況整理成報告提交給上級領導部門,明確設備故障或者缺陷的種類。如果難以在短時間內針對設備開展有效的故障(缺陷)判斷操作,相關管理人員需要和維護人員一同開展相應的判斷(鑒定)操作,最終明確設備具體問題。倘若設備出現一類或者二類故障(缺陷),相應維護人員需要重視針對其發展走向等開展有效、認真的監測操作,并針對出現概率較大的故障、事故等開展預估操作,同時實施好相應的維護準備操作;如果設備出現的為三類故障(缺陷),那么應在第一時間對設備進行運行停止操作,并對電力系統的運行狀態加以調整,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解決相應問題。
倘若難以通過一次性的維修操作消除設備缺陷,則應有針對性的設計相應的階段性設備維護方案,在故障(缺陷)消除后,工作人員需要開展有效的設備質量檢查及驗收操作,并重視對相關操作開展詳細的記錄的操作。定期開展高質量的設備維護操作也十分重要,同時還需要對一些無法確定性質的臨時性設備故障進行實時記錄,包括聲響、光亮異常等,以為后期開展相關工作提供參考。
1.2.2缺陷維護以及異常管理
由于設備出廠質量低、運輸、移動以及施工時間過長等原因,導致設備出現異常或者故障類問題的可能性相對較高。倘若日常維護過長中發現此類異常和缺陷問題,相應維護人員應注重及時采取相應的維護手段,以便于降低相關問題或者故障出現的可能性。根據對設備正常運行造成的影響大小,可將電力設備運行過程中產生缺陷具體劃分為三類:(1)危險缺陷。這種缺陷的危險性較高,對工作人員生命安全以及設備正常運行存在較大威脅,一旦出現,意味著出現相關事故及設備失靈事故的可能性將大幅度增加。(2)輕危險缺陷。此類缺陷的存在具有的危險性也相對較高,但出現此類缺陷的設備多可以持續運行,一旦發現該缺陷,工作人員需要提起高度重視,并及時探尋和思考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便于降低甚至消除其不良影響。(3)普通缺陷。此類缺陷通常來講不會對人員的生命及設備運轉造成太大影響,針對此類缺陷,可在實際針對其他設備開展停電維護操作時,同時對其采取相應的處理操作。
1.2.3常見維護方法
(1)施工維修。此類方法主要指在電力設備發生故障以后對其開展維修的方法。具體而言,電力設備一旦發生故障,設備運行狀態變化發生改變,此時,維護人員需要優先探尋和分析故障出現的起因,隨后根據原因展開有針對性的維修或者換新操作。(2)預防性維護法。國家電力事業不斷發展,現在各變電站中應用的電氣設備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多,預防性維護法便是基于此背景下產生的,此類方法主要指維護人員通過分析設備損壞情況的方式,針對設備開展階段性維修計劃的設計操作,同時,科學設計相應的維修加護措施,按照一定的時間規律對設備開展有效的維護及保養操作,以達到維系設備的正常運轉,提升設備工作效率的目的。
2結束語
變電站電力系統主要負責分配、傳輸電能,有效開展各環節電力設備監測及維護操作對確保電力系統實效性發揮的關鍵性手段。隨著電力事業的不斷發展,各變電站電力系統容量大幅度增加,確保相關設備運行穩定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顯出來。因此,為了我國電力事業的發展,對變電站電力設備運行監測及維護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國輝,李端,李華威.變電站電力設備運行監測與維護[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9(36):124-124.
[2]姚家駿.變電站電力設備運行監測與維護分析[J].石化技術,2020(7):164-164,166.
北京科銳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北京?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