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優玲
問政于民方知得失,問計于民方知虛實。國務院實施“互聯網+督查”工作兩年來,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察民意、解民憂,有效排查解決政策落地的堵點難點痛點,打通了政策制定的“最先一公里”到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
創新、共享、賦能,上億次的平臺訪問量、千萬量級的留言、根據受理范圍推動解決實際問題10萬余個……在海量級的群眾呼聲中,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已成長為國內覆蓋面最廣、影響力最大、社會參與度最高的政府監督平臺。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改進督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做出的部署安排,2019年4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在中國政府網、國務院客戶端開設“互聯網+督查”平臺,并同步開通微信小程序。
兩年來,“互聯網+督查”平臺充分應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拓寬督查線索來源。2020年10月,增設國務院客戶端支付寶、百度小程序平臺入口;2021年4月,平臺留言入口升級拓展為人民群眾、市場主體、基層政府3個留言通道。
所有通道入口24小時開放,不設任何門檻,社情民意直達中央政府。“互聯網+督查”平臺的開通,為解決五級政府治理體系容易產生的信息層層過濾失真及治理盲區問題提供了有力工具。平臺開通當日,國辦督查室獲得群眾的第1條留言線索,即派人赴中部地區某市實地暗訪“兩定”機構拖欠定點零售藥店醫保費用問題,反映人直言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分門別類、靈活機動,問題線索重要性不同,回應方式也有所區分。
西部某縣拖欠教師工資補貼4.8億元,有的地方違約占用民營企業土地長達10余年,有的地方制定清欠工作方案不周密、不務實……對于重要的典型問題線索,督查組直奔一線、明察暗訪,一竿子插到底實地督查。
對于一般重要的問題線索,采取網上轉辦的方式,督促地方和部門在規定時限內核查辦理并通過平臺報送核查結果;對于具備遠程核查條件的問題線索,通過網絡檢索、在線訪談、線上取證、遠程調閱、視頻連線等方式開展遠程督查。
目標精準、講究實效、穿透性強的新型督查模式,減少了不必要的中間環節,大大提升了政府監督效能。兩年來,國辦督查室直接派員實地核查問題線索120余次,發現和推動解決問題的平均時間縮短至3天以內。
深挖線索,曝光典型,“互聯網+督查”堅持“開門搞督查”。2019年4月和2020年7月分別開設“曝光臺”“督查回聲”,主動公開督查結果,積極發聲回應。
國務院開設“互聯網+ 督查”平臺,“以人民為中心”建立常態化督查新格局,推進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截至2021年4月,“曝光臺”“督查回聲”欄目公開發布督查結果150余篇,通報曝光典型問題300余個,通過中央主要媒體曝光問題110余個,“互聯網+督查”已經成為政府系統通報頻率最高、通報問題最翔實、通報內容最權威的監督平臺。
西部地區某縣群眾通過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反映,飲水工程已經修到了村里,但最近1年多水龍頭里就是沒水,群眾又回到用樓頂集雨水、吃水窖水的日子。
今年3月22日上午10點,督查人員在現場看到,這個村有26個村民小組、4365人,村里的水池、管路都完好,就是沒水。順著管線追根溯源,原來是當地修高速公路把飲水工程水源挖斷。
督幫結合,既在“督”上下功夫,又在“幫”上做文章。在核實有關情況后,督查人員立即協調聯系當地政府及高速公路項目建設方和施工方,僅用1天時間就與村民共同商量出來做好應急供水、尋找新水源、建設臨時取水設施、分片區調節供水的辦法,遠近結合幫助群眾圓滿解決問題。
對于水電氣暖等民生問題,“互聯網+督查”即來即辦,采取派員直接核查和轉辦督辦等方式,推動解決了300余個暖氣斷供、室溫不達標問題,400余個“煤改氣”“煤改電”改造不到位、氣電供應不足、補貼發放不及時問題,400多個飲用水質差、自來水時斷時續、灌溉用水難問題。
平臺開通以來,國辦督查室持續將減稅降費政策作為重點,先后轉辦問題線索600余條,直接派員督查和通報曝光各地違規征稅、亂收費亂漲價問題,推動取消和糾正違規收費、不合理收費、征收過頭稅費等近百項,每年為企業減負超過10億元。
事難辦、證難辦,“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要求落實不到位怎么辦?
某市群眾王先生的經歷反映了打通改革“腸梗阻”的路徑。王先生通過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反映,他的企業在辦理外遷業務時發現,當地政府要求填寫《企業遷出挽留服務情況表》,需要7家單位蓋章、21人簽字。
國辦督查室對王先生留言初步核實后,及時轉相關省政府核查辦理。經核查屬實,有關單位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存在審核部門多,審核人員多、時間長,審核程序執行不到位等問題。按規定程序,該表中審核環節應由當地街道辦事處牽頭完成,但實際上部分街道辦事處要求企業自行向相關部門取得審核簽字,導致企業來回跑路。
一石激起千層浪。針對督查發現的問題,當地政府立即減少審核環節,明確由街道辦事處牽頭對保留審核事項實行內部審核,嚴格落實20個工作日的辦理時限,同時舉一反三,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清理類似問題,全方位提升政務服務質量,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從核查設置建設領域區域市場壁壘和地方保護主義問題,到核查鹽業監管執法政企不分、以罰代管、排斥和限制外埠企業問題;從核查消防領域改革不協調不銜接問題,到核查違法設置砂石渣土車輛行政許可及協會搞行業壟斷問題……督查人員以點帶面,撬動解決了住建、交通、消防、鹽業等行業領域的改革難點堵點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互聯網+督查”平臺聞令而動,第一時間面向社會廣泛征集疫情防控責任落實不到位、防控不力等問題線索,實時掌握社會動態,發現苗頭隱患,助力疫情精準防控。
編輯/張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