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婉華 楊瑞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愛蓮說可謂千古傳唱。針對“蓮”這一主題,4月23日,廣東珠海斗門蓮洲迎來了一場嘆為觀止的文化盛宴——當代草書代表人物胡抗美、劉洪彪、張旭光、張學群、王厚祥5位書法家現場詮釋經典、臨摹經典、寫意經典。這是在珠海斗門舉辦的“愛蓮杯”全國書法大展活動現場。
活動中,珠海市斗門區委常委、珠海市斗門生態農業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黃進表示,作為全國鄉村振興主戰場,斗門多方建設鄉容鄉貌的同時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他認為,此次“愛蓮杯”活動是斗門文化產業發展的又一品牌活動。
記者了解到,由珠海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珠海市斗門生態農業園)引進的文旅產業項目——益田文化旗下的珠海朗濤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以“停云小鎮”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大型鄉村文化旅游度假項目。這次益田文化聯合北蘭亭舉辦的全國規模書法大展活動,是鄉村旅游與傳統文化相結合落戶在珠海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珠海市斗門生態農業園)的重要縮影。
珠海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珠海市斗門生態農業園)以斗門休閑農業產業園建設為鄉村振興實施發展重點,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基點,不斷優化園區發展條件。同時,突出休閑農業引領,推進主導產業融合發展,大力構建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平臺,積極打造粵港澳鄉村休閑旅游目的地。其中,十里蓮江等休閑產業迅速興起,嶺南大地國家田園綜合體、停云小鎮等特色項目應運而生。
走進停云小鎮,只見大榕樹、草坪、苗圃,一片綠意盎然的風景;集裝箱改造而成的房間和餐廳,配上藍天白云的愜意,儼然一幅美麗的畫卷。
“建設停云小鎮的過程中,三個核心內容始終貫穿其中:一、走進鄉村,盤活了各類閑置鄉村資產;二、導入多樣產業,通過民宿、餐飲、文創、有機農業等產業,增加了鄉村活力;三、打造文旅交流平臺,把游客‘引進來,讓農產品‘走出去。”負責運營停云小鎮項目的珠海朗濤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中江說。
除了把農村的空置資產盤活,讓農民以租增收,停云小鎮還通過創造就業崗位,讓更多當地人共同投身家鄉的建設工作。同時,項目還將民宿與文化相互融合?!拔覀冞€致力于推進書畫進鄉村,這既可以讓書法家、藝術家去到美麗鄉村寫生得靈感,又可以讓傳統文化藝術進入到基層供群眾了解。我們希望書法藝術的美能進入珠海停云小鎮。”益田集團黨總支書記、董事長助理劉金龍在接受《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采訪時說。
嶺南大地田園綜合體
因此,當地正加強示范促提升。通過謀劃打造特色民宿進行典型示范,實現了民宿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精心打造一批集生態農業、休閑觀光等產業為一體的生態藝術生活社區。
近年來,珠海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珠海市斗門生態農業園)以打造龍頭項目為抓手,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說到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位于斗門生態農業園的嶺南大地田園綜合體(以下簡稱“嶺南大地”)正是很好的例子。
“嶺南大地是粵港澳大灣區內唯一的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創建項目?!敝楹J袔X南文化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陳瑞東說,嶺南大地將以發展高端休閑農業為核心,以文化和科技體驗為脈絡,以綠色生態科創教育為載體,以休閑養生度假為特色,將打造成為一個宜農、宜文、宜教、宜居、宜購、宜養、宜樂、宜游的世外桃源,開啟一二三產業循環發展新模式。
4月22日,嶺南大地首期項目百草園對外試營業。珠海市嶺南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陳海英接受《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采訪時說,百草園總占地400余畝,依托嶺南大地萬畝生態田園,以中醫藥文化沉浸式全景體驗館——五行館和二十四節氣養生文化、科普研學及互動娛樂體驗為核心,巧妙地結合沉浸式互動科技、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配套嶺南特色親水民宿、養生餐廳、無動力樂園、生態溫棚蔬果采摘等,集科普研學、觀光娛樂、養生度假為一體,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獨具特色的百草樂園。
同時,嶺南大地項目還帶動了周邊花卉、民宿等一二三產業集聚發展,帶動項目周邊餐飲經營、土特產收入大幅增收。以項目周邊三家餐廳為例,以前只作為村民聚餐之用,現已升級特色農家樂,因本項目直接帶動名聲遠揚,生意火爆。
“嶺南大地的的建設,將帶動斗門區域現代特色農業、現代文化體驗、現代健康養生、現代休閑產業等四大產業的快速發展,并為周邊區域帶來土地出租、門票分紅收入、資產增值收入等七大收入?!敝楹肄r業科技園區(珠海市斗門生態農業園)相關負責人說。
嶺南大地承載著關乎鄉村振興的夢想,也帶來了制度創新的探索。一種被稱為“點狀”供地模式的探索,為“嶺南大地”項目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如果按照之前的流程,鄉村旅游用地要走‘招拍掛的形式,且以每畝50萬元的拆舊復墾費為標準。不僅拿地成本高,還要面臨耗時耗力的用地指標審批程序,影響項目的推進進度。”陳瑞東說。
在政策支持下,珠海斗門以“嶺南大地”項目為試點,率先在廣東省探索實施“點狀供地”80畝,不僅降低了項目投資成本,還將新增建設用地的所有權歸村集體,有效保障了鄉村可持續發展。隨后,通過珠海市斗門區農村集體資產網上交易系統,嶺南大地項目以2340萬的價格,成功拿下項目所在的石龍村的80畝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
“點狀用地政策核心就是解決鄉村振興項目落地、降低用地成本兩大問題?!敝楹肄r業科技園區(珠海市斗門生態農業園)相關負責人表示,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以“點狀供地”的模式入市,激活了被喻為“沉睡資本”的農村集體用地,為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實施提供了土地保障。
編輯/余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