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黃佩瑩
2019年以來,廉江市人大常委會以開展“雙推動、雙聯系、雙考核”工作為契機,對市政府26個工作部門和湛江市生態環境局廉江分局每年全覆蓋開展工作評議,建立“月月有調研視察、季季有詢問約見、半年有專題報告、年終有工作評議”的評議監督機制,從年初到年終實行全過程跟蹤監督問效,促進政府部門依法行政,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2019年初,常委會黨組出臺了《關于做好市、鎮人大“雙推動、雙聯系、雙考核”工作的實施方案》,其中一項重要工作任務就是從2019年起每年實行對市政府26個工作部門和湛江市生態環境局廉江分局開展工作評議,全力推動政府職能部門依法履職盡責,切實抓好市“三重”工作(重要工作、重點項目、重大民生實事)和人大議案、人大代表建議落實。常委會積極爭取市委支持和重視,經市委同意后,以市委文件形式從市委工作層面部署該項工作。市委書記林海武多次對人大評議監督工作作指示、提要求,并帶領市委班子成員會同常委會組成人員、部分人大代表一起參加了年終述職評議會議;主動邀請市紀委監委駐人大機關紀檢監察組現場監督,確保整個述職評議過程公平公正公開。
常委會堅持“立足于督、著眼于促、致力于幫”,對市政府“三重”工作實行“掛圖監督”,公開亮相“一府一委兩院”主要領導的信息,列出政府組成部門負責人履職承諾和負責的重要工作、重點項目、重大民生實事以及承辦的人大議案、代表建議等內容,安排常委會組成人員分工全過程跟蹤督辦。
“羅州大道西延伸線項目全線征地是否完成?征地款何時能全部支付到位?目前,羅州大道西延伸線項目的立項、報批等工作均未完成,項目能按預期目標建成嗎……”
去年11月26日,廉江市人民會堂座無虛席,43名人大代表圍繞羅州大道西延伸線建設項目,輪番詢問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自然資源局等12個政府職能部門。專題詢問會會場氣氛緊張熱烈。人大代表們抓住關鍵,問出“癥結”,問出壓力。應詢單位坦誠回答,答出“良方”,答出擔當。雙方實問實答,一來一往,以問題為導向,剖析問題根源,真正推動問題解決,促進項目建設進展。
常委會經常通過組織開展調研視察“把脈”、約見詢問“會診”,發現存在問題,及時推動解決,真誠幫助監督對象化解難題、克服不足,切實凝聚發展合力,共同把市委中心工作完成好,把發展大局穩定好,把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好。
今年1月14日,常委會再次組織150名人大代表,連續第二年對27個市政府組成部門開展工作評議。
會前,常委會制定了詳細的評議實施方案,成立6個評議調研組。各調研組充分結合被評議部門工作實際,通過綜合運用征求意見、明察暗訪、查閱案卷、干部座談、滿意度測評等方式全方位評議。通過召開座談會、個別談話、查閱資料、實地察看、征求市政府分管領導意見等形式對受評單位履職情況進行了評議調查,廣泛聽取服務對象、人大代表、基層站所干部和群眾的意見建議,形成了高質量的評議調研報告和意見建議梳理匯總,為評議會做實做細基礎性工作。
評議會上,整齊劃一的桌面齊刷刷地擺放著工作報告匯編、調研報告匯編、征求意見匯總表三本材料,字斟句酌,一絲不茍,充分反映了27個市政府組成部門的履職工作情況。27個市政府組成部門負責人一一上臺,向常委會匯報2020年度工作完成情況,既談履職成效,又誠懇指出存在問題,面對面接受人大代表們的評議和監督。與會人大代表認真對照評議內容,按滿意、較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四個等次,以無記名方式投票的方式,客觀公正評價被評議單位。各部門的滿意和較滿意率均達80%以上,評議結果現場公布,并向市委書面報告、市政府通報,以及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對全市27個政府組成部門全覆蓋工作評議,一改以往一年評幾個、一屆才評完的做法,全面傳導監督壓力,有效地促進政府職能部門改進工作,提升行政服務水平和能力。
評議會議后,常委會要求被評議單位根據會議意見建議,對存在問題抓好整改,3個月內向常委會書面報告整改落實情況,常委會相關工委跟蹤督查負責聯系的被評議單位整改落實情況。
自2019年對政府部門全覆蓋工作評議后,常委會對各政府部門的整改工作提出具體要求,不定期組織常委會委員和人大代表對其工作督辦、點評,有力推動了意見建議整改落實,監督實效碩果累累。

——市農業農村局的翻然改進。2020年初,農業農村局針對工作評議中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人大代表嚴肅指出的問題,認真把工作評議的意見建議進行全面梳理、匯總整理,明確牽頭領導、責任部門和整改時限,為全市鄉村振興工作加碼出力。針對耕地丟荒、種植效益低等問題,迅速研究制定《廉江市防止耕地丟荒工作方案》,嚴格實行定期督導、專項會議經常性研討等制度,有力開展耕地丟荒復耕工作。隨后,常委會組織調研組,深入多個鄉鎮,專題調研耕地丟荒復耕情況,深入了解當前耕地丟荒治理成效、存在問題和主要做法,提出進一步改善工作的建議意見:提高群眾耕種土地致富的積極性;完善農田灌溉排渠等基礎設施,改善農業耕種條件,增強農業生產的穩定性;加快推動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速度,培育和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耕種技術以及提升集約化水平。這些建議得到了農業農村局的認真落實。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土地流轉面積62.72萬畝,水稻種植增加1.7萬畝,蔬菜種植總產增長2.81%,水果種植總產增長0.87%。
——市自然資源局的化被動為主動。工作評議這一天,對市自然資源局局長林良忠來說,是非常煎熬的一天。在評議中,市自然資源局的評議分數排名比較靠后,他拿著“燙手”的成績回到局里,把分數告訴了局班子成員及干部職工,大家當時的震驚表情,至今回想起來,仍然讓他百感交集?!拔覀兙衷谌ツ瓿跬瓿蓹C構改革,很多部門融合和業務需要整合,有些工作細節沒有做到位,服務群眾窗口建設跟不上。”林良忠說,“面對評議結果,各個科室都憋著一股勁,從源頭找問題、對癥下藥,力爭明年評議取得好成績”。
事后,市自然資源局認真對照整改意見,立足本職,快馬加鞭開展“保發展、護資源、優空間、惠民生”等各項工作,優化土地資源配置,用地保障水平邁上新臺階。2020年,全市新征土地3 030.66畝,其中九洲江大道南、人民西、安鋪路擴建等項目建成通車;羅州大道西延伸線全長12.9公里,征地總面積1399.81畝,全線清表工作完成80%;土地供應保障有力,出讓土地面積403畝收入10.3億元,出讓水田指標及拆舊復墾收入9億元;克服用地指標緊張問題,取得用地批文4宗,面積251.37畝,上報市級會審通過4宗,面積約270畝;土地收儲整備工作力度加大,收儲土地88.02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