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傅銳良 張子健
人大及人大代表的工作內容是什么?與我們老百姓有哪些息息相關的?如今,東莞市大朗鎮的群眾只需要打開“大朗人大”微信公眾號,就可以隨時隨地了解鎮人大及人大代表的工作動態。
“大朗鎮人大通過建立報紙、電視、微信等媒體矩陣,結合人大代表聯絡站、憲法主題公園等平臺,創新打造了以一個機制、兩大平臺、N種渠道構成的‘1+2+N’人大宣傳工作模式,真實、立體、全面地向人民群眾展現人大制度內涵、工作性質、建設成效、代表風采等,不斷提高人大工作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從而擴大人大工作的影響力。”大朗鎮人大辦有關同志表示。
大朗鎮人大將人大宣傳工作放在黨委的大宣傳格局中統一考慮和推進,主動爭取鎮黨委在資金、人才等方面的重視和支持,確保宣傳工作順利開展。
鎮人大辦自2017年底單獨設置后,鎮黨委對人大宣傳工作高度重視,不僅增加人大宣傳工作財政投入,還陸續配備了法學、漢語言文學、計算機專業等7名專職工作人員,為人大及時采用、編審、上傳、刊載人大宣傳稿件提供了資金、人才保障。同時,鎮黨委通過培訓、座談交流等方式,著力培養人大宣傳隊伍,要求以新聞工作者的標準做好人大宣傳工作,不斷提高人大宣傳工作質量,為人大宣傳打下了堅實的平臺基礎。

成立大朗鎮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 筑牢人大代表履職陣地
在做好人大宣傳內容產出的同時,如何讓內容更好地傳達給受眾?大朗鎮人大以人大代表聯絡站和微信公眾號為主抓手,切實抓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央、省、市關于人大工作的要求和部署,鎮人大工作動態等宣傳報道,讓人民群眾深入了解人大及人大代表。
用好代表聯絡站平臺。以1個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為重點,1個特色產業人大代表聯絡站和28個村(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為延伸的代表聯系群眾網格化體系作為人大宣傳的線下平臺,發揮其全鎮覆蓋、扎根群眾的優勢。一方面,代表在走訪聯系群眾、調研視察過程中,做好宣傳普及憲法法律知識、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等,做到履職與宣傳相結合。另一方面,從建議辦理和代表履職中挖掘典型案例,編寫成“愛心送餐”“防走失鑰匙扣”等20多個為民解困故事,并制作成宣傳折頁、展板廣泛宣傳。“原來人大代表能夠幫助群眾解決這么多問題。現在的人大及人大代表真不像以前了,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沒有責任心和服務意識真做不來,不僅要參加各類會議,還需要走訪聯系群眾,幫助群眾解決問題,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聯絡站內群眾翻著人大宣傳折頁說道。
用好微信公眾號平臺。“大朗人大”微信公眾號作為人大宣傳的線上平臺,自2017年4月創建以來,截至2020年底,共發布推文485篇,累計總閱讀量超過13萬人次,單篇推文最多閱讀量近3 000人次。在“量”上尋突破,在“質”上求提升,確保信息的時效性、準確性和真實性。同時,注重選取活動題材切入點,通過穿插交流對話、增加材料延伸等方式,在入耳、入腦、入心上做文章,力求創新感和經典度,做到宣傳有看頭。“人大工作和代表履職時時有、時時新,只要我們用心挖掘,總能找到新鮮、有質量的選題。”人大辦專職工作人員說道。“為加強人大宣傳工作,我們認真學習借鑒主流媒體工作經驗,形成規范的報題機制,通過專人負責采寫,高效高質產出內容,緊密聯動其他媒體發布新聞,另外發動村(社區)聯絡站聯絡員加入宣傳隊伍,積極提供素材,形成了廣泛覆蓋的媒體影響力。”
做好基礎性報道。全面宣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豐富內涵、準確報道人代會、鎮人大主席團會議相關工作情況。從2018年3月起,堅持每月報道各聯絡站活動動態,保障群眾知情知政,實現當家作主。做好系列性報道。針對疫情防控、復工復產、主題活動等系列工作,精心組織策劃,以工作“中心點”、群眾的“關切點”、代表的“閃光點”為切入點,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吸引力和親和力。做好總結性報道。結合自身日常工作,對亮點工作、特色工作進行總結性報道,尤其是試點工作或監督工作的有效做法和成效,增強人大工作的社會效果和影響力。
在鞏固完善、精心運作兩個平臺的基礎上,建立“大宣傳”工作格局,探索創新多種渠道共同推進人大宣傳工作。
發揮憲法主題公園作用。在全市率先建成鎮級憲法主題公園,作為宣傳憲法、法律法規、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主陣地和主窗口。大朗憲法主題公園由形象標識、人大工作宣傳欄、憲法宣誓造型、“憲法樹”雕塑、人大權利義務墻5個形象生動、層次分明的景觀造型組成,景觀與湖面相接,憲法與群眾相連,渾然天成,是市民群眾的網紅打卡拍照點。群眾在游玩時,通過拍照分享等進行二次傳播,潛移默化地增強憲法宣傳效應。同時,組織公職人員開展參觀學習、憲法宣誓等活動,進一步樹立憲法權威,營造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護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發揮鎮內媒體聯動作用。積極爭取各級黨委宣傳部門力量、各級各類媒體力量、社會各方面力量,為人大宣傳工作所用。涉及鎮黨委鎮政府中心工作、群眾普遍關心關注問題以及人大重要會議等,借助鎮級官微“荔香大朗”公眾號、大朗周刊等鎮主流媒體時效快、傳播廣、影響大的優勢,全方位、多層次、廣角度展現人大工作全貌。同時,在大朗周刊開設人大專題欄目,如開設《代表風采》專欄,集中介紹一批優秀人大代表事跡,擴大代表影響力和提高知名度,贏得了社會對人大工作的廣泛支持。
發揮有獎競答活動作用。注重加強人大宣傳的互動性,擴大受眾的參與度。連續3年,依托“大朗人大”微信公眾號開展有獎競答活動,精心挑選憲法、民法典等相關試題,借助第三方問卷平臺,以線上答題方式,發動全體人大代表、人大系統工作人員和廣大群眾參與有獎競答,讓大家在答題過程中加深對人大及人大相關知識的了解。
“1+2+N”人大宣傳工作新模式對大朗鎮人大工作尤其是代表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轉變觀念,樹立人大代表新形象。基層群眾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我國根本政治制度的認識逐漸提升,對人大代表參與重大事項決定、代表人民行使民主權力、反映群眾意見呼聲等職責有了新的定義。人大代表只是一個頭銜,只需要開開會、走走場就可以的想法已轉變。群眾主動參與人大活動、向代表反映問題的熱情逐漸提升,“有事找人大代表”的良好氛圍逐漸顯現。
促進履職,人大代表履職熱情更高漲。一件件重點工作、民生實事猶如自己的孩子一樣在襁褓中茁壯成長,一件件群眾身邊小事難事得到辦理解決,一個個履職成果獲得報道宣傳。代表既感受到為人民服務的成就感和獲得感,又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使命與擔當,因此,履職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也不斷增強,更加主動走訪聯系群眾和參加各類調研視察和監督檢查活動,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