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偉 卞國東 張 晶 張桂榮 趙志揚 李欽竹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江蘇有限公司
目前,高鐵已經成為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在傳統的網絡優化中,為了保障快速運行中的高鐵用戶的網絡體驗,中國移動建立了高鐵專用承載網。但是,在高鐵沿線的公網用戶,會入侵并駐留在高鐵專用網絡,搶占專網資源,影響專網性能。如何準確識別公網入侵用戶,指導鐵路附近公網站點規劃,支撐公網/專網協同優化,給專網減負,保障專網專用,成為亟需深入研究的課題。
傳統的高鐵專網優化主要分為RF優化和參數調整兩種方法,這兩種方法均無法快速有效改善專網用戶感知。本文提出的基于大數據的高鐵用戶精準調度研究,運用了軟采+硬采結合數據源的方案,并基于用戶的全量信令,解決了傳統網絡優化下無法解決的難題。
高鐵虛擬路測平臺的優勢:(1)基于軟采數據+硬采數據,相比對接廠家數據源,具備更廣泛的應用和推廣場景;(2)基于高精度高鐵用戶識別與慣性定位算法,更準確復現高鐵業務感知和網絡質量;(3)基于業務質量和網絡性能的綜合呈現與聯合分析,支撐高鐵優化的高效閉環。
通過平臺架構,制定公網入侵評估流程:(1)高鐵概覽:線路級公網入侵指標統計呈現;(2)綜合管理:公網入侵較差路段識別,該問題路段小區級公網入侵指標評估,同時進行趨勢分析;(3)專題分析:入侵類型(TAU入侵、Attach入侵等)餅圖呈現,結合覆蓋分析專題,查看高鐵專網附近宏站覆蓋情況,最后結合參數、RF調整等人工手段進行深入分析。
隨機抽查平臺輸出的2000個高鐵用戶進行驗證,所抽查用戶均符合高鐵用戶特征,高鐵用戶識別準確率達到99%以上。
針對公網用戶侵占高鐵專網資源的問題,本方案可以精準識別區分高鐵用戶和公網用戶,并將入侵的公網用戶遷移回公網,創新提出入侵的公網小區回溯算法。
(1)基于入侵用戶識別模塊的輸出,獲取入侵的用戶列表;(2)根據入侵用戶話單信息中的駐留小區信息以及話單中的事件信息,回溯入侵專網的公網小區;(3)入侵專網小區是排除月臺小區外的高鐵小區;(4)針對公網A-專網B-專網C-公網D-專網E-專網F的小區移動路徑,只針對專網B、E小區進行入侵的公網小區回溯。
回溯詳細場景如下:
場景1:準確回溯
連接態從公網小區切換入專網,入侵小區為切換源公網小區。
場景2:近似回溯
連接態在公網小區發生RLF,重建到專網小區;依據重建前所在小區的PCI在入侵點周圍查找匹配的最近公網小區。
場景3:近似回溯
ilde態從公網小區TAU重選入專網,根據入侵用戶的話單信息,查找入侵專網前一段時間內(2min)最近話單產生的公網小區。該公網小區為入侵小區。
ilde態Attach專網小區,根據入侵用戶的話單信息,查找入侵專網前一段時間內(2min)最近話單產生的公網小區。該公網小區為入侵小區。
場景4:無法回溯
ilde態從公網小區重選入專網或開機駐留專網,根據入侵用戶的話單信息,在入侵專網前一段時間內(2min),查找不到該用戶的話單;處理周期內第一條話單為專網小區,無法回溯。
根據在站點停靠的專網用戶、在站點不停靠的專網用戶、公網用戶不同的行為特征,提出基于用戶行為的精確分流擴容方案,有效解決高鐵高負荷問題,實現承載能力倍增。具體實現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根據用戶行為實現創新策略
問題:目前MLB下,用戶在專網、站臺間頻繁占用,感知差。
策略:利用高鐵站點的重疊覆蓋特征,基于高鐵停靠用戶/不停靠用戶在火車站的重疊覆蓋區域駐留的差異性,通過基于時長的負荷均衡策略,精確區分停靠、不停靠用戶。
精確設置MLB策略時長,精確區分和分流停靠/不停靠用戶,有效降低專網負荷,詳情如圖2所示。

圖2 停靠/不停靠用戶分流策略
問題:大網FDD用戶過多占用專網小區,從而導致FDD網絡感知差。
策略:設置高鐵專網FDD1800(1.4M)保護罩,精確區分公/專網用戶,分流誤入專網的公網用戶。(1)頻點配置:保護罩小區與專網同覆蓋,頻點配置1409(1800,1.4M)功率高于專網;(2)鄰區配置:保護罩與專網無鄰區關系,保護罩到附近大網小區為單向鄰區;(3)級別配置:大網重選優先級。
專網小區僅承載專網用戶,有效降低了專網話務負荷,實現專網載頻瘦身。
問題:伴隨著用戶終端支持FDD且開通VOLTE功能的普及,無論是否撥打VOLTE電話均會優先占用到FDD,從而導致FDD高負荷。
策略:專網多層網覆蓋場景下,將不同特點的業務與不同特性的頻段進行適配,詳情如圖3所示。

圖3 語音/數據用戶分流策略
弱覆蓋提升:滬寧覆蓋優化類問題點累計132個,已識別并解決123個,其中改善率為90%,效果提升明顯。如圖4所示。

圖4 弱覆蓋提升效果
公網入侵改善:共識別172個區域公網入侵嚴重,已完成59個問題處理,完成率34%,改善率100%。如圖5所示。
保護罩策略開啟效果:昆山南站專網開啟保護罩小區后,7月24日和6月26日指標對比,高鐵專網小區最大激活用戶數下降明顯(10%左右)。
基于時長的MLB策略分裂效果:2019年6月24日開啟了專網到大網站臺小區的MLB算法,對比7月27日和6月22日兩天專網小區內最大用戶數占比(專網用戶數/<專網+大網用戶數>)明顯降低,降低20%左右。
QCI綁定關系調整效果:調整后晚忙時D頻段用戶數占比由23.26%提升至42.85%,FDD用戶數占比下降17%左右。兩網負荷均衡,效果良好,具體占比如下表所示。

圖5 公網入侵提升效果

表1 分時分頻段用戶比例
策略優化后現場測試,與優化前占用同樣FDD小區的情況下,優化后下載速率提升明顯。
根據公網用戶的多個特征,在算法上從多個維度綜合判斷,準確識別入侵專網的公網用戶,從而指導附近公網站點規劃,支撐公網/專網協同優化,為專網減負,保障專網用戶的體驗,確保高鐵地段擁有優質的網絡質量,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減少人工的分析及DT測試,且定位更為精準,對于提升網絡深度覆蓋和提高用戶滿意度有著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