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比利時特派記者 任彥

歐洲議會議員米克·華萊士最近在其推特賬號接連發布視頻,高度評價中國發展成就,建言歐盟與中國加強合作而不是對抗,呼吁歐洲增強戰略自主,“不要被美國人牽著鼻子走”。他還表示,“歐洲缺乏獨立性、實力和領導力是可悲的”。這些言論引起國際輿論廣泛關注。這位來自愛爾蘭、從沒到訪過中國的歐洲議會議員為什么敢仗義執言?近日,華萊士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再次直抒己見,強調“與中國建立牢固而良好的關系最符合歐洲的利益”,并希望歐洲不要總是“唯美國馬首是瞻”,而要敞開胸懷,重新打量世界,多向中國學習。
“西方不愿意給中國公正的評價”
環球時報:請先和中國讀者介紹下您的情況。在歐洲議會,您屬于哪個黨團?
華萊士:我出生于1955年,是愛爾蘭“獨立變革者”的成員。我們這個組織的宗旨主要是為普通民眾發聲,追求社會平等,反對新自由主義。在2019年歐洲議會選舉中,我當選為歐洲議員。由于所持政見接近左翼政黨,在歐洲議會我被劃入“歐洲聯合左翼/北歐綠色左翼”。事實上,我是歐洲議會為數極少的獨立議員之一,“左派”是別人給我的一個政治標簽,我自己并不這樣認為。我努力代表歐盟所有人,為歐盟所有人的權利而奮斗?,F在的歐盟就像一個俱樂部,代表的是大企業的利益,犧牲的是普通民眾的福祉。我想改變這種不合理、不公平的現狀。
我一向旗幟鮮明地反對新自由主義和帝國主義。新自由主義把大企業的利益置于普通人的利益之上。帝國主義是一個國家跑到別的國家,通過奴役別國人民或掠奪別國資源而建立經濟與政治霸權,凌駕于別國之上。我希望這個世界是平等的、公正的。
環球時報:進入歐洲議會之前,您從事什么工作?
華萊士:在2011年,我以獨立候選人身份當選愛爾蘭眾議院議員。那是我正式步入政壇。之前我擁有一家規模比較大的房地產公司,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建了很多大廈、公寓和道路,后來因為銀行危機而破產。2016年,我以“獨立變革者”成員身份再次當選愛爾蘭眾議院議員,直到2019年。我對政治一直都很感興趣。在上世紀80年代,當以色列攻打黎巴嫩的時候,我便在我的辦公大樓外面掛出條幅,反對以色列軍事打擊黎巴嫩。在上世紀90年代,在貝爾格萊德遭到北約轟炸時,我又懸掛出寫有“抗議北約對南斯拉夫動武”的大條幅。
環球時報:您去過中國嗎?
華萊士:很遺憾,我還沒有去過中國,但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到中國去看一看。雖然沒有去過中國,但我對中國非常感興趣。關心國際政治的人不可能不關注中國,中國的發展成就讓世人矚目,只不過西方很多媒體和政治家不愿意給予公正的評價。
歐洲總是一味跟著美國指揮棒跑
環球時報:您最近在推特上接連發布自己在歐洲議會發言的視頻,內容都與中國有關。這些發言是在什么情況下進行的?
華萊士:那些視頻都是我最近在歐洲議會發言的視頻。中國是國際舞臺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歐洲議會議員在發言中經常會談到中國。我在視頻中的發言都是在歐洲議會討論歐盟內政外交以及國際局勢的會議中發表的。我給這些視頻配上英文字幕,并置頂發布,就是希望更多的人看到我的視頻,聽到我的聲音。我既不親中也不反華,我講的都是事實。我想告訴人們:中國很了不起,我們應該向中國學習,與中國合作,而不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與中國對抗。
環球時報:您為什么要在發言中強調說,“感覺我們(歐洲)正被美國人牽著鼻子走”?
華萊士:美國從建國之日起就在推行殖民主義,不僅占領了印第安人的土地,還幾乎把他們趕盡殺絕。美國犯下嚴重的種族滅絕罪行,之后又對其他國家和地區一路掃蕩。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一直竭盡全力維持其全球金融霸主地位。如果有其他國家挑戰美國的這一壟斷地位,美國便會無所不用其極——動用政治、經濟乃至軍事手段予以打擊。美國以強大的軍事實力為后盾,在世界各地大發橫財,如果有哪個國家不同意美國強行進入該國市場,結果不是被嚴厲制裁就是被軍事威脅或打擊。在國際舞臺上,如果你不聽美國的話,美國就會想方設法削弱你,直至摧毀你。美國針對中國、俄羅斯、敘利亞、哥倫比亞、玻利維亞等國采取的政策措施讓世人看清其霸權主義和帝國主義面目。不幸的是,美國在維持全球霸權時,經常得到歐洲國家的支持。世界不應該是這個樣子,這就是我為什么對美國所作所為予以抨擊的原因。
最近一段時間,美國與中國的對抗加劇,并不是因為中國對美國人民的安全構成威脅,根本沒這回事!而是因為中國對美國的全球金融霸主地位構成了威脅。美國想把歐盟拖入與中國的對抗之中,如要求歐盟把印度作為地緣政治工具來對付中國。中國是歐盟最大的貿易伙伴,與中國對抗是不明智的。歐盟應與中國和平共處,加強合作,這才符合歐洲人民的利益。遺憾的是,歐洲很多政治家竟然認識不到這個十分淺顯的道理,一味地跟著美國的指揮棒跑?,F在,歐盟面臨的一個大問題是——沒有表現出抵制美國可笑行為的力量和勇氣。歐盟必須站在切實維護歐洲人民利益的立場上來考慮問題,要更加獨立自主地制定外交政策。
我在發言中向其他議員發問:過去40年,中國沒有轟炸任何國家,也沒有對任何國家實施制裁,為什么歐盟允許美國把我們拖入與中國的對抗中?為什么我們要選擇對中國咄咄逼人?為什么我們要侵犯(中國)而不選擇合作?為什么我們不尊重國家主權和堅持不干涉原則?
環球時報:您接連發布有關中國的視頻后,有什么反饋嗎?
華萊士:很多人留言稱我的發言實事求是,對中國的評價很公道,還有人佩服我敢講真話的勇氣。當然也有人說我的立場有問題。我已習慣批評,當你試圖說真話時,你總是會受到批評,這不算什么。
歐洲應敞開胸懷,重新打量世界
環球時報:在您看來,歐中關系如何發展才最符合歐洲的利益?現在是否到了歐洲真正反思該如何與中國相處的時候?
華萊士:與中國建立牢固而良好的關系最符合歐洲的利益。我認為,中國在未來15年內一定會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地球人都知道美國人不愿意接受“中國將很快超越美國”,但這種發展趨勢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而且一定會發生。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以及新冠疫情等方面,中國都處于世界前列。這個有著數千年歷史、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在人類進步的每個指標上幾乎都超過全球大部分國家。中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減貧項目,而西方無家可歸者的數量卻達到創紀錄的水平。歐洲有很多貧困人口,歐洲的基礎設施也很差,現在該是歐洲重新認識中國并考慮能從中國學到點什么的時候了。歐洲有很多人心胸不夠開闊,而且總是“唯美國馬首是瞻”,現在應敞開胸懷,重新打量世界。我的母親去年去世,她活了96歲,生了12個孩子,她總是告誡我:一定要善于向別人學習,每天都要學習新東西。
環球時報:談到歐洲應向中國學習,您還有哪些建議?
華萊士:中國值得歐洲學習的地方很多,如基礎設施建設、消除貧困、抗疫等。在過去短短40多年時間里,中國的基礎設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人嘆為觀止。40多年前,中國是世界上貧困人口最多的國家,但去年中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幫助這么多人擺脫貧困,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方面,中國也是走在世界前列,很早便控制住疫情,并率先復工復產。
中國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舉世矚目的成就,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政策是以不斷改善廣大人民的生活水平為目標的。在歐洲,追逐商業利益的私營機構占據社會主導地位,由于公共服務很難在短時間內讓私營機構獲利,導致公共服務因缺少投入而日益落后。在民生保障和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方面,中國比歐洲許多國家做得要好,中國正在教會我們如何更好地照顧本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