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語言戰“疫”: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語言傳播與紛爭

2021-05-20 02:44:37許歡歡
江漢論壇 2021年3期

摘要:圍繞新冠肺炎事件,出現了眾多社會語言現象,如病毒和疾病的命名、專有名詞、流行語和詩詞、硬核標語等,以語言為載體的信息傳播方式也頗為多元。在語言傳播過程中,產生了命名之爭、雅俗與文化水平之爭、信息傳遞尺度之爭等。本文引入卡爾·布勒的語言理論,按照表征功能、表達功能、意動功能的框架,系統梳理這些社會語言傳播現象及其所呈現的紛爭,并使用語言工具模型深入剖析。

關鍵詞:新冠肺炎;公共衛生事件;社會語言;語言傳播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互聯網傳播形態與中國傳播能力建設研究”(17JJD860003)

中圖分類號:I206.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854X(2021)03-0078-06

一、疾病以及特定名詞的名實之爭

在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之后,人們對其認識和掌握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首要的工作就是對其命名,以方便在各種書面和口頭的場合交流和表達。根據目前公開的信息,2019年12月27日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張繼先醫生最先上報疫情。29日湖北省、武漢市衛健委疾控中心著手流行病調查。30日晚,武漢市衛健委的一份通知在網上廣為流傳,次日被《新京報》等媒體廣為刊載。在此時期,人們對疾病的發病原理、癥狀等方面尚未掌握,故在內部文件中稱“不明原因肺炎”,武漢市衛健委官方通報中稱為“病毒性肺炎”。兩個名稱都屬于排他性表述,這表明當時對該疾病致病機理尚不清楚。在沒有新的名稱之前,非專業人員一般傾向于用已知的詞匯描述,故12月底武漢的8名醫生在即時通訊工具中向親友提醒時,使用了“SARS”“疑似非典”等名稱。在此之后,專業的科研機構確定了病毒的基因組序列,分離病毒毒株并完成國家病毒資源庫入庫工作。病原檢測結果初步評估專家組向媒體宣布,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的病原體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2020年1月7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等眾多機構專家聯合向《自然》投稿的論文中,將這種新型病毒稱為 WH-Human-1 coronavirus(武漢—人—1號冠狀病毒)。復旦大學姜世勃等建議將新冠狀病毒命名為肺炎相關的呼吸道綜合癥,后又建議改為“傳染性急性呼吸綜合癥冠狀病毒”。

自此之后,各種語素相互組合,出現了多種表述不一的疾病稱呼,如漢肺、武漢肺炎、中國病毒、新型肺炎、新毒肺炎、新型病毒肺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等。正因命名彼此捍格不入,在2月之前,武漢市與湖北省的指揮部名稱都不統一,武漢稱為“武漢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揮部”,湖北則稱為“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在國外的報道中,也經常使用武漢新型肺炎等稱謂,這種命名方式帶有地域歧視,也不利于科學研究和臨床使用,因此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將其暫時命名為“2019-nCoV”,2019代表發現此病毒的年份,n代表新型,CoV是冠狀病毒(Coronavirus)的英文縮寫,中文可翻譯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冗長且較難翻譯,故國內的稱呼仍舊較為多元。

為了實現命名的規范和統一,中外都在快速行動。2月6日,中國外文局中國翻譯研究院按照疫病名稱、傳染防控、病理癥狀等七個類別,審定了180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相關詞匯英文表達的規范和標準,面向社會和業界發布。2月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關于新型肺炎暫時的命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統一稱謂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英文名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簡稱“NCP”。這一名稱是根據中國四字詞組的語言習慣確定并英譯,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名稱又有出入。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正式將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COVID-19”,“CO”代表Corona(冠狀),“VI”代表Virus(病毒),“D”代表Disease(疾病),“19”代表疾病發現的年份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人類新型傳染病的命名要遵循“最佳做法”的原則,防止不準確或者污名化的傾向,應避免使用地理位置、動物或食品種類以及引起過度恐慌的術語等。① 另外,國際社會還有專門負責病毒管理的機構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V),其下屬的冠狀病毒研究組在同日的論文中宣布,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正式分類名為SARS-CoV-2(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癥冠狀病毒2號)。兩個組織命名不同的原因在于,世界衛生組織關注的是疾病類型,而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聚焦的是病毒門類(Species)的區分,即確定病毒的種、屬、科等。除了科學層面的差異外,世界衛生組織的命名考慮了風險溝通的問題,故沒有使用SARS以免給人們帶來心理的壓力和恐懼,也避免了使用武漢的地名。當然,對于兩個機構的命名,學者有同意者,也有極力反對者。世界衛生組織定名后,英語傳媒中“武漢肺炎”“中國病毒”之類的俗稱大幅減少,COVID-19的正式名稱快速增加。在中國的官方語言中,仍舊使用“新冠肺炎”這一稱呼。而臺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出于政治利益、以方便民眾理解的借口,仍稱“武漢肺炎”,并建議媒體使用。

無論是何種命名,究其本質都是試圖實現語言傳播中的表征功能,不同的名詞所反映和體現的實質和本體都是一致的。但同一實體認知的角度和立場的差異,會產生不同語義場域,進而衍生出不同的命名規則。從語言傳播的經濟性和便利性而言,科學家和各組織機構的命名,顯然無法用于日常的交流,也與國家關于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無法兼容,這是COVID-19、SARS-CoV-2等命名未在國內引起較大反響的原因。中國的一些科學家借鑒早前的薩斯(SARS)的命名方式并與之相區別,提出了塔斯(TARS)、哈斯(HARS)、卡斯(CARS)、帕斯(PARS)等名稱,但未獲得人們的認可,無法上升為一種語言表達規范。學者通過論文等各種途徑,倡導自身的命名規則,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國學者對于這一爆發于本土、對中國乃至全世界民眾社會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病毒的研究處于主導地位,并試圖在國際科研界擁有定名的話語權。臺灣政客置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命名于不顧,通過命名制造兩岸隔閡,企圖“以疫謀獨”。所以,新型病毒和疾病命名之爭,是規則之爭、話語權之爭甚至是政治之爭。從科學語言傳播層面反觀,日常語言傳播中的“新冠肺炎”體現的是區別性特征而不是本質特征,缺乏科學性,這體現了科學與日常語言的悖反性。或許將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的COVID翻譯為“柯維”(或“柯維達”)是一種兼顧的方法,正如當年將SARS翻譯為“薩斯”一樣。

從中國的語言哲學思想來看,語言傳播中的表征功能與春秋戰國時期的“名實”之辨有相契合之處。西周結束后,諸侯并起,禮崩樂壞,名實散亂,儒、道、墨、名、法各派思想家熱衷于討論名實問題,將之與其政治主張和學說結合在一起,并用來批判和分析現實。在此之外,名實之爭討論客觀對象和事物的命名問題,窮究語言與客觀事物、語言與世界的關系,其中《荀子·正名》價值最大,總結出事物命名的一套理論和方法。② 在新冠肺炎這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除了病毒和疾病的命名外,大量不為民眾所熟悉的特定名詞(或短語),其名實之間同樣存在爭論。如湖北紅十字會公告,稱向武漢天佑醫院、武漢仁愛醫院分發的1.8萬個口罩是KN95口罩,不能給定點醫院一線醫護人員以有效防護,但專家駁斥說KN95跟N95只是遵循的生產標準不同,兩者的防護效果是同等的;對李文亮醫生是否符合“吹哨人”之實的爭論;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學”要求,各學校對其“實”的理解偏差所引發的爭論等。

二、語言的雅俗與文化水平之爭

1月23日凌晨,武漢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揮部發布1號通告,宣布離開武漢的通道暫時關閉。這則被民間稱為“封城令”的通告,標志著疫情已經上升到萬分緊急的程度,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激起了巨大反響。自疫情全面爆發以來,武漢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數激增,病床、醫護人員以及口罩、手套、護目鏡、體外人工膜肺(ECOM)等紛紛告急,牽動著國內外愛心人士的神經。在中國,人們發自肺腑地喊出“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等口號,激勵共度難關。據百度搜索指數顯示,1月23日“武漢加油”一詞28648次。“危巢之下,豈有安卵”,全國是一盤棋,在黨和國家的調遣和號召下,各地的支援人員開始向武漢和湖北迅速集中。與此同時,與中國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施以援手,籌集了大量物資運往中國。他們在捐贈物資的包裝上除了寫明捐贈方、收貨方,往往還寫有一句詩詞。此舉最早始自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局所標注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此詞句迅速在互聯網廣為傳播。此后,在捐贈物資的包裝上附有詩句成了日本捐贈物資的標配,如日本NPO法人人心會、日本湖北總商會等四家機構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裳”,舞鶴市捐大連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富山縣捐遼寧的“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長崎縣捐助各地物資的“崎嶇路,長情在”,等等。這些詩詞或引用中國詩人創作的古詩,或根據一定的寓意創作,情韻綿長。

這些文雅的詞句在受到熱捧的同時,又刺痛了我們的神經。最早挑起此話題的是武漢大學的學者韓晗,他在名為“語言和安全”的公眾號上刊發了題為《為什么別人會寫“風月同天”,而你只會喊“武漢加油”?》的文章,將兩者對立起來,認為“武漢加油”精神可嘉,但卻顯示了我們語言的貧瘠。韓晗之文較為犀利,本意是想表達中國當下修辭傳統的缺乏和喪失的問題,但輿論更愿意評判兩者到底高下如何。此文之后,《環球日報》胡錫進、《長江日報》肖暢等相繼發表了一些評論,或支持“風月同天”的風格,或擁護“武漢加油”的內在精神,更多是調和論,認為兩者不能死磕,往哪頭使勁都荒誕。

此時,已經從語言的修辭問題演變成為語言傳播的文雅與俚俗、文化素質高下的爭論。也就是說,是傳播語言表達功能的爭論,因其所展現的是發送者的自身狀態和特征。20世紀早期的白話文運動之后,中國的書面語言從文言轉變為白話文。在一百多年的時間里,白話文經歷過了歐化的洗禮,又經歷了戰爭、政治和網絡語言的層層熏染,語言保持了應有的活力,表現層次也越來越豐富。但與文言文相比,風格越來越傾向于淺顯直白、無厘頭,篇幅上鴻篇巨制內容卻空洞無物、了無生氣。當然,近些年隨著各層面對古典文化的重視,優美的古典詩詞和文句受到人們的追捧,情形有所改觀。據相關媒體報道,日本捐贈物資上的詩句,有一部分出自于中國人之手,這讓國人稍覺安慰。語言傳播中出現的爭論,實際上折射的是人的精神狀態和特征。在日本人使用詩句的刺激下,中國語言傳播中“石化”表達的問題或可受到人們的進一步重視。

三、語言傳遞的方式與尺度之爭

新冠病毒傳播途徑多樣且隱蔽,被感染后沒有特效藥物,治愈周期長、難度大。在此情形下,戴口罩、勤洗手等是避免感染的有效手段,閉門不出、居家隔離成為預防病毒的無奈選擇。但病毒高發期適值中國春節期間,是走親訪友、假期消費的高峰期,各基層組織機構為宣傳預防知識、號召人們不出門,采取了各種傳播手段和方式。各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針對疫情問題,面向所管轄的民眾發布了大量書面語言寫成的文件。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和支援隊伍,需要跟病人保持有效的語言溝通。這些都是語言傳播意動功能的實現,即以特定的方式向某一主體發送有效信息。

第一,政府公文的信息傳遞與適用性問題。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政府發布的公文是最權威的指導綱領,發揮制定防控、救治的政策和措施,維持社會的正常運轉,約束和規范人們行為等方面的作用。公文傳播的第一個問題是信息模糊、彼此沖突。此次疫情形勢陡然緊急,各省快速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各級政府指揮部發布了大量的各種類型的公文,組織本區域內應急處置工作。但在緊急情況下,少部分公文的語言問題影響了公文的傳播。1月25日,武漢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發布第9號通告:“自2020年1月26日0時始,除經許可的保供運輸車、免費交通車、公務用車外,中心城區區域實行機動車禁行管理。市民確有通行需求的,按指揮部第8號通告執行,各社區配備足夠車輛保障需求。”該公告發布后,網絡上爭議之聲四起:市民不清楚自己的車輛是否被限行,怎樣才能知道是否被限行;“各社區配備足夠車輛保障需求”,到底是表達陳述之意,還是祈使之意。為此,武漢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在當日對該通告緊急做了四點補充說明:“交管部門將通過智慧交通系統,對禁止通行的機動車通過手機短信形式提前24小時告知車主,未接到短信通知的機動車可以通行。”這回應了市民的關切,卻沒有點明具體會在何時告知,市民仍舊是一頭霧水,爭論不斷。公文傳播的第二個問題是語言繁復,不少公文動輒數千字,這固然有工作細致的一面,但不乏大話和套話,民眾閱讀和理解也存在困難。以此反觀,武漢新任市委書記王忠林到崗后,2月10日發出的第1號令,提出力量下沉、定時通報、嚴格考核三項要求,全文僅238字,堪稱最短公文。影響公文傳播的第三個因素是語言含混不清,如武漢市政府相關人員從武漢市紅十字會提取1箱口罩,在網上引起極大爭論。而武漢市政府辦公廳在網站發布《關于防疫專班工作人員領取防護口罩的情況通報》,語義缺乏必要的起承轉合和邏輯性,同樣引發不少爭議。第四個問題是公文文種和文號的濫用。各縣級指揮部發布的公文不少使用“公告”“令”文種。按照《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規定,這兩個文種適用對象是黨和國家的高級管理機關。文號濫用表現在云南大理衛健局2月2日的《應急處置征用通知書》征用重慶口罩,引發各方強烈不滿。輿論更注意到該文件的文號為“〔2020〕1-61號”,在十天左右的時間里,大理的征用次數過于頻繁。這些公文語言傳播問題讓民眾接受產生了困惑,引發了爭論,對特殊時期的政府公信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傷。

第二,媒體發布與高光詞匯的頻繁使用。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各類信息鋪天蓋地、紛至沓來,人們渴望汲取全面而廣泛的權威信息,以消除內心的恐懼和不安,通過確定的信息來對抗不確定的感染風險。民眾獲取這些信息渠道,不是登錄政府或疾控專業機構的網站,而是通過各種媒體。與薩斯等其他全球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同,新冠肺炎所處的是社交媒體空前發達的時代。自媒體、社交工具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傳遞和壓縮著各種信息,人們與信息之間看似零距離,實際又存在巨大的信息鴻溝。世界衛生組織將這一現象稱為“信息過剩”,即信息過于豐富,有些信息準確,有些信息不準確。這使得人們難以獲取可靠的信息,或者在海量信息面前莫衷一是。這加劇了謠言的傳播和泛濫,創造了一種高度不確定性的環境,加劇了人們的焦慮與對立情緒。在本次新冠肺炎期間,主流媒體起到了發布權威信息的媒介作用。與自媒體采取各種“吸睛”標題相比,主流媒體在發布這些信息時,標題使用了“高光”詞匯,如“權威”“實用” “重要”“緊急擴散”“定了”“剛剛”“關注”“快訊”等。這一語言傳播策略將重要信息與其他信息做了醒目區分,起到了及時傳遞重要信息的作用。

第三,硬核標語、大喇叭廣播與基層民眾動員。標語是用簡短有力的語言寫成的帶有社會動員目的的口號。標語在中國有深厚的歷史傳統,最早且最深入人心的標語或許為陳勝、吳廣所喊出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一標語符合了戰亂年代揭竿而起的群體心理,一時間從者云集,起到了很好的動員傳播效果。標語一直長盛不衰的原因在于其目標對象是群體。在特定的社會氛圍之下,群體具有隨波逐流、情緒沖動和相互感染的特征,能夠如荷爾蒙一樣催化和固化群體的特征。③ 改革開放以來,標語的政治鼓動功能被削弱,其宣傳和傳播功能得到強化,如標語在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貫徹落實中曾發揮重要作用。春節前席卷全國的疫情,再一次讓標語在基層特別是農村基層的公共衛生宣傳領域得到淋漓盡致的運用。各地在街道、廣場、村頭等處懸掛了大量橫幅,如“我在家,我驕傲,我為祖國省口罩,我為自己省鈔票”,“口罩還是呼吸機,您老看著二選一”,“不戴口罩你試試,試試就逝世”,“今年上門,明年上墳”,“今年過年不串門,來串門的是敵人,敵人來了不開門”,“發燒不說話的人,都是潛伏在人民群眾中的階級敵人”,“出來聚會的是無恥之徒,一起打麻將的是亡命之徒”,“串門就是相互殘殺,聚會就是自尋短見”,“老實在家防感染,丈人來了也得攆”,等等。這些橫幅內容多為號召和規勸民眾講衛生、不出門、少聚會、主動上報病情等,在形式上對仗工整、瑯瑯上口、醒目刺目,語氣簡單粗暴、干脆直接、恫嚇威脅,起到一目了然、善讀好記、立竿見影的效果。支持者認為這種標語適合鄉下人文化素質不高的特點,凸顯了民間情懷和智慧。反對者則認為這是把愚昧當民俗文化,這類標語缺乏基本的邏輯,缺少人文關懷,法治意識淡漠,凸顯現代教育和國家治理的失敗。在網絡上,雙方圍繞這些硬核標語爭論不休,彼此無法說服對方。這種爭論也凸顯了語言傳播時,到底是強調動員效率,還是強調現代文明:這并不處在同一個邏輯層面。

緊急疫情當口的基層民眾動員的另一利器是高音大喇叭。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迅速建起了一套基層廣播網,高音喇叭與國家權力緊密結合成為國家象征,是農村政治動員的重要工具。④ 通過高音喇叭,基層被高效地整合到國家政治議程中,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聲音政治”時代,語言的單向傳播和傾聽被廣泛地用于農村動員,這是中國歷史上亙古未有之事。改革開放以后,鄉村社會的國家權力運作發生了改變,高音喇叭的地位大幅下降,其角色也轉換為“廣告載體”。這顯示了鄉村社會的運作結構從“管制”轉向“治理”,高音喇叭的作用發生新變,開始在自然災害、公共安全、突發事件等關鍵時刻發揮“應急廣播”的重要作用。⑤在本次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鄉村固定高音大喇叭以及部分市縣街道流動巡邏車擴音喇叭,承擔了應急廣播的功能:循環播放各級政府公告、本地疫情通報、預防病毒的順口溜、勸阻出門和串門等。喇叭的優勢在于能夠將各項信息及時向年齡偏高且不會使用現代通訊工具的民眾傳播,放送信息者多為本地干部,容易獲得更大程度的信任。其次,聲音傳播介質的喇叭更能涵納橫幅文字所不能承載的豐富而生動的信息,警醒作用更為明顯。在網絡中,喇叭傳播受到廣泛關注不在于其內容,而在于其語言的形式,主要有兩個角度的爭論。一方面,從事喇叭傳播的干部多采用當地方言或帶有方言味的普通話,屬同一方言區的網民會認為親切,而其他網民則更多帶著戲謔態度圍觀甚至是嘲諷。另一方面,廣播中帶有責罵、挖苦等語氣,如“出門戴口罩能害你嗎?露大臉,呲大牙,就你臉白,就你臉香,就你臉上抹了護手霜?”“擱家里安安穩穩坐著,喝點茶水吃點瓜子能憋死嗎?叫你朝東你朝西,叫你砸狗你攆雞,死皮不要臉!”這種語言傳播方式在本質上跟硬核標語如出一轍,飽受爭議。但我們不能否認,大喇叭這種語言傳播方式與全國自上而下的緊急公共衛生動員相結合,爆發出巨大的宣傳力量,對基層的衛生防疫工作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

第四,災難語言傳播的尺度。冠狀病毒引發了一場空前的災難,患者在病痛面前苦苦掙扎,醫護人員千里馳援,基層干部夜以繼日摸排信息,湖北人在高速公路上流浪,鉆石公主號成為泰坦尼克號……人們需要用語言彼此傳達安慰和悲憫,傳播溫暖和關愛,增強力量和勇氣。這是詩歌和藝術的領地,文藝界發出了“文學抗疫”的倡議。而少部分詩人在詩性語言的傳播方面,突破了詩歌的底線:將湖北人視為寇仇,代表作是云南彝良縣文聯主席陳衍強的《仰望天空》:“為防止武漢的疫情蔓延/我在云南彝良/不僅以駐村扶貧的理由/阻止了一個地上的湖北佬/來我家過年的想法/還像伊朗擔心無人機一樣/隨時仰望天空/看是否有九頭鳥飛過”;致謝病毒激勵民族精神,代表作是《“感謝”你,冠狀病毒君》:“我要大聲地感謝你,冠狀君,因為你讓我看到了一種甘露那叫‘配合!”;謳歌領導干部的奮勇直前,代表作是《我對高山流水說,請你善待人民的公仆初心》:“他們(干部)走在白衣天使和‘藏青藍隊伍的前頭/走進搶救病人、守望平安的隊伍前列”,等等。這些所謂詩歌拉低了藝術語言傳播的水準,將深邃的悲劇改寫成淺薄的喜劇,在網絡上引發了巨大爭論,甚至有人聯名上書要求中國作家協會將相關作者的會員資格予以解除。這種聯名之舉充滿戾氣和暴力,用行政手段解決語言問題并不足取,但足可說明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語言傳播需要遵循一定的尺度和邊界。

第五,醫患語言傳遞與非正式語言溝通。我們注意到,援鄂醫療隊醫護人員臨床救治的病患很大一部分是老年人,他們大多只能使用本地方言。醫患之間圍繞病情、用藥等方面高頻互動,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跟當地老年病人交流比較困難。為此,山東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中的齊魯醫院醫療隊2月初來到武漢后,很快編寫出《國家援鄂醫療隊武漢方言實用手冊》,并配音頻版。這套方言手冊包括稱呼常用語、生活常用語、醫學常用語和溫馨用語四個部分,收錄的詞匯都是醫患間的常用詞。此舉促進了雙方交流和醫療施救,受到稱贊。醫療隊自發編寫后,教育部組織“戰疫語言服務團”推出“抗擊疫情湖北方言通”在線查詢工具,遴選醫療場景常用的詞語和短句,完成九個地市方言和普通話的對標發音,供患者和醫護人員使用。⑥但也有論者認為此工具無法推送到使用者手中,分類方式不完全符合實際情形,查詢和使用不便等。新冠肺炎病人有一部分是重癥患者,需要在ICU病房搶救。在ICU病房,醫護人員需要佩戴防護服、護目鏡等,彼此語言溝通不便。于是醫療隊又創制了用于抗疫一線的醫用手勢,涉及搶救、檢查、治療和生活等方面,包括換瓶、抽血、打針、喂飯、測體溫、采集咽拭子、搶救等。手勢屬于非語言交際符號,節省了溝通時間,提高了醫護人員之間的工作效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迫切需要通過手勢語言交流的是聾啞群體。這一群體多處于信息孤島,對疫情進展獲知嚴重滯后,沒有手語翻譯,根本無法獲知外部的緊急狀況,也無法跟蹤快速更新的新聞。他們無法向醫生傳達病癥,醫生也無法告知專業詞匯,彼此溝通十分困難。相關人士組織“手語者”的公益小組,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傳遞服務。

四、主要結論

本文以新冠肺炎為例,運用卡爾·布勒語言工具模型和理論,分析了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的社會語言傳播現象及其紛爭。不明原因肺炎作為一種新出現的客體和事物狀態,在不同語境(如中英文等)中,不同主體(如科研人員、世界組織、中國政府等),在不同的認知階段(不明原因、基因測序等),按照不同的原則(如疾病類型、病毒門類),利用語言的表征功能對其給予命名,從而產生了表述不一的名稱。“風月同天”“武漢加油”是信息發送者圍繞新冠肺炎實現語言的表達功能,而雅俗之爭的實質是表達方式的不同,其背后蘊含的是發送主體的價值狀態和癥候。新冠肺炎的信息需要通過不同途徑向接收者傳遞,政府公文的權威發布、硬核標語和大喇叭的基層動員、災難語言使用尺度、醫患的互動交流等都是語言傳播意動功能的實現。

因此,語言傳播處于復雜的語義場中,現運用卡爾·布勒語言工具模型將其呈現(圖1)。中間的圓圈象征著新冠病毒(或肺炎)這一具體的聲學現象,其中三個可變因素(三角形的三個邊),以三種不同方式確定了各自符號等級。一方面,三角形比圓圍得小,這說明了聲學現象的抽象關聯原理,即新冠病毒(肺炎)的音波并非全部與三個功能有關。另一方面,三角形超越了圓圈,表明事實在聲學現象中呈現時,需要得到感知的補充,即對新冠病毒(肺炎)的事實理解需要人們對社會的外在感知。圖中平行線象征著語言符號復雜的語義功能:與客體和事物狀態相協調,實現語言傳播的表征功能,如對疾病和病毒的命名;呈現發送者內在狀態的癥候,如語言雅俗背后的文化水平之爭;召喚接收者的傳播方式與信號體系,接收者的內在或外在行為都受其引導。語言傳播工具模型是建立在社會語言交際和理解基礎上的,在傳播過程中實現了語言的三種功能。⑦ 具體到此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語言首先是符號,用來標記陳述新冠病毒(或肺炎);其次語言是一種工具,將發送者自身對這一事件的理解表達出來;最后,語言還是一種信號,各級組織和機構、民眾、醫生、患者獲取關于公共衛生的信號并作出反饋。但語言本身所傳達的意義與三個功能之間存在著“適切”性問題,在模型中由圓圈與三角形的相交來表現。也就是說,語言傳播還受到外部環境、時間和空間、心理狀態等外在因素的影響,這是導致圍繞語言產生紛爭的重要原因,在本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這一點表現得尤其明顯。

圖1 ?新冠病毒(肺炎)語言傳播工具模型

注釋:

① 在全球性的公共衛生事件中,因命名導致的問題不在少數,如2009年的H1N1病毒,被稱“豬流感”,事實上這一病毒通過人而不是豬傳播,但埃及大范圍宰殺豬,引起當地食用豬肉群體的抗議;2015年“中東呼吸道綜合癥”(MERS)引發了對中東民眾的歧視。2015 年,世界衛生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共同制定了病原體或疾病命名的七項指導原則。

② 參見孫煒:《從“名實之爭”看先秦諸子對語言與客觀事物關系的探討》,《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1期。

③ 韓承鵬:《標語與口號:一種動員模式的考察》,復旦大學2007年博士學位論文。

④ 何鈞力:《高音喇叭:權力的隱喻與嬗變——以華北米村為例》,《中國農村觀察》2018年第4期。

⑤ 潘祥輝:《“廣播下鄉”:新中國農村廣播70年》,《浙江學刊》2019年第6期。

⑥ 湖北絕大部分屬于北方方言區,但咸寧赤壁等屬于贛方言區。方言劃分不是按照行政區界定,而“戰疫語言服務團”提供的查詢工具,按照九個地市區分發音,因此使用范圍和效果會打折扣。湖北方言分區情況,可參考趙元任等:《湖北方言調查報告》,商務印書館1948年版。

⑦ 齊滬揚:《傳播語言學》,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頁。

作者簡介:許歡歡,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湖北武漢,430072。

(責任編輯 ?劉保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五月天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 欧美 日韩综合一区|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91麻豆国产精品91久久久| 亚洲综合色婷婷| 制服丝袜无码每日更新| 人与鲁专区| 国产成人啪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手机在线免费不卡一区二|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毛片视频网| 午夜免费小视频| 伊人无码视屏| 99久久性生片|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 免费看的一级毛片|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国产香蕉在线| 亚洲午夜18|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伊甸| 九色免费视频| 亚洲美女一级毛片| 亚洲人成网18禁| 国产精鲁鲁网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美臀人妻中出中文字幕在线| 色综合网址| 99精品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7|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不卡| 久久不卡精品| 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亚洲伊人电影| 日本a级免费| 国产精品夜夜嗨视频免费视频| 国产视频入口| 五月婷婷丁香色|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日本道综合一本久久久88| 久久五月视频|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在线播放国产99re| 欧美自拍另类欧美综合图区| 久久婷婷色综合老司机| 色天天综合| 国产精品主播|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亚洲精品无码AⅤ片青青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91视频区|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欧美有码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国产精品人莉莉成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另类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性色|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无码久久久久| 啊嗯不日本网站|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免费国产福利| 欧美天堂在线|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人大臿蕉香蕉| 亚洲国语自产一区第二页|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欧美www在线观看|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 尤物视频一区| 久久国产拍爱|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不卡|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