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海軍
(晉能控股煤業集團塔山煤礦山西大同037003)
采煤方法選擇是否合理直接決定著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1]。目前,采煤方案與工藝的確定主要依靠類比法。但是,采煤方法的選擇,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需要綜合考慮技術、經濟和安全等方面,是一個多目標決策的過程[2]。眾多專家和學者在采煤方法優選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3~5]。隨著數學理論模型的研究與發展,逼近理想解,即TOPSIS,是目前進行多目標決策的理想模型,在工程實踐中應用越來越多[6~7]。在進行采煤方法的優選時,首先,要構建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并計算指標權重。權重計算是否合理直接影響評估結果的可靠性。目前,權重計算主要采用層次分析法,研究表明,傳統層次分析法在確定指標權重時,受主觀評估者學識水平和認知程度影響較大,指標計算帶有很強的主觀性,評估結果可能與實際情況不符,導致評估失效[8]。鑒于此,本文構建基于改進層次分析法—TOPSIS 的采煤方法優選模型,以某煤礦為研究對象,驗證模型的有效性。
采煤方法的選擇,需要統籌考慮技術、經濟和安全等3個方面,是一個綜合決策的過程。在參考文獻[9]和咨詢現場專家的基礎上,選取了工作面單產(X1)、工作面產出率(X2)、含矸率(X3)、投資成本(X4)、工作面安全穩定性(X5)和方案靈活性(X6)等6 個指標,構建采煤方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傳統的AHP 因其計算簡便、可操作性強的優勢,成為了指標權重最常用的計算方法。但由于該方法以9標度理論為基礎建立比較矩陣,在權重計算過程中,對主觀評價者認知程度依賴較大,指標計算偏于主觀,可能導致評估結果不合理。以3標度理論構建比較矩陣,對傳統層次分析法進行改進,改進后權重計算更加客觀,能夠保證評估結果合理可靠,具體計算過程見文獻9。
TOPSIS,即逼近理想解理論,是一種通過確定正、負理想解,計算各方案與正、負理想解的距離,實現方案之間優劣性排序的方法。
2.2.1 構建多屬性決策矩陣
假設有m個待評對象,選擇n個評價指標,可以構建初始決策矩陣A為:

2.2.2 決策矩陣歸一化
指標之間量綱的差異不能直接進行比較,需要先進行歸一化處理。其中,歸一化公式為:

2.2.3 建立加權標準化決策矩陣
加權標準化決策矩陣C為

式中:B為歸一化矩陣,W為指標權值,由改進層次分析法確定。
2.2.4 評判對象貼近度計算
(1)理想解的確定
理想解表示為:

式中:C+和C-分別為正理想解和負理想解;W1為效益型指標集;W2為成本型指標集。
(2)各方案與理想解的距離

(3)計算貼近度

根據大小,對各評價方案進行優劣性排序。
以文獻10中所著某煤礦為例,進行采煤方法的優選,驗證所建立的模型的適用性。該煤礦為急傾斜厚煤層礦山,礦體厚度平均為7 m,礦體傾角約50°,地質條件相對復雜。根據礦體賦存條件,選取了偽傾斜柔性掩護支架采煤法(P1)、斜切分段放頂煤采煤法(P2)、偽傾斜分層走向長壁采煤法(P3)3種采礦方法,各采礦方案的指標參數取值情況見表1。

表1 各指標參數取值情況
基于3標度理論,構建指標比較矩陣為:

根據改進層次分析法的計算步驟,確定綜合判斷矩陣,計算結果見表2。

表2 綜合判斷矩陣計算結果
計算指標權重為:

根據表1和式(1),可以建立初始評估矩陣,并將初始矩陣與指標權重相乘,得到初始加權矩陣為:

根據式(4),可以確定指標的正、負理想解為:

根據式(5~6),可以得到各等級下的貼近度,根據貼近度計算結果,確定各備選方案的優劣性。貼近度具體結果見表3。根據表3,三種備選的采煤方案貼近度分別為0.305、0.175、0.825,根據貼近度大小,各方案優劣性排序為方案3優于方案1和方案2,即偽傾斜分層走向長壁采煤法是該煤礦最適宜的采煤方法,結論與文獻10 一致。目前,該方法在礦山得以應用,安全高效、技術可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表3 貼近度計算結果
(1)基于3標度理論,對傳統層次分析法加以改進,計算過程更加客觀,權重結果更加合理,評估結果更加可靠。
(2)將TOPSIS理論應用到某煤礦采煤方法優選中,根據煤層賦存條件,選取了3種備選采煤方案,計算各方案貼近度分別為0.305、0.175、0.825,表明方案三為該礦最適宜的采煤方法。該模型優選結果合理,獲得了滿意的效果,驗證了該模型的可靠性。
(3)由于采煤方案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且指標選取具有靈活性,在應用時,需要考慮礦山差異性,盡量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標,建立完善的指標體系,以提高評估結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