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夏濟軍
圖形的變換主要以圖形為載體,通過對圖形的平移、翻折、旋轉等方式,將圖形的位置改變,并以此考查同學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現結合2020年中考試題,從命題者的角度談談此類題目的設計思路及應對策略,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例1(2020·江蘇鹽城)如圖1,已知點A(5,2),B(5,4),C(8,1),直線l⊥x軸,垂足為點M(m,0),其中若△A′B′C′與△ABC關于直線l對稱,且△A′B′C′有兩個頂點在函數的圖像上,則k的值為________。

圖1
【命題思路】(1)本題考查坐標的對稱變換,由m的取值范圍m<,得△A′B′C′的3個頂點落在第二象限;(2)△A′B′C′有兩個頂點落在反比例函數y=的圖像上,考查了同學們分類討論的意識。
【應對策略】第一步:因為△A′B′C′與△ABC關于直線x=m對稱,所以縱坐標不變,橫坐標之和的一半等于m,不妨設A′(x′,2),則=m,所以x′=2m-5,所以A′(2m-5,2)、B′(2m-5,4)。同理可求出C′(2m-8,1)。
第二步:分類討論。當函數圖像經過A′、C′兩點時,k=xy=2(2m-5)=1(2m-8);當函數圖像經過B′、C′時,k=xy=4(2m-5)=1(2m-8);當函數圖像經過B′、A′時,這種情況不存在。分別解得m=1或2,所以k=-6或-4。
例2(2020·河南)如圖2,在△ABC中,∠ACB=90°,邊BC在x軸上,頂點A、B的坐標分別為(-2,6)和(7,0)。將正方形OCDE沿x軸向右平移,當點E落在AB邊上時,點D的坐標為( )。


圖2
【命題思路】通過平移變換、坐標與線段長度之間的轉化,著重考查了同學們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對正方形的性質、基本的相似圖形以及銳角三角函數的運用能力,同時還考查了一次函數方面的有關知識。
【應對策略】首先將點的坐標轉化為線段長,由點A(-2,6)可知OC=2,即正方形OCDE的邊長為2,所以正方形OCDE沿x軸向右平移不改變點D的縱坐標2。如圖3,先畫出平移后點E落在AB上的示意圖,思路1:抓住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圖形(正A型),由△BO′E∽△BCA可求得O′B=3,從而推算出點D的坐標為(2,2);思路2:分別在Rt△ABC和Rt△EBO′中表示出tan∠ABC=tan∠EBO′得解;思路3:在求得直線AB函數表達式的基礎上,令縱坐標等于2,求得點E的橫坐標,由正方形邊長為2,可以推算出點D的坐標。

圖3
例3(2020·江蘇蘇州)如圖4,在△ABC中,∠BAC=108°,將△ABC繞點A按逆時針方向旋轉得到△AB′C′。若點B′恰好落在BC邊上,且AB′=CB′,則∠C′的度數為( )。
A.18° B.20° C.24° D.28°

圖4
【命題思路】利用三角形旋轉的不變性(三角形形狀、大小不改變,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不變),如∠C′=∠C、AB=AB′,構造等腰三角形,考查了同學們對旋轉變換的理解和運用方程解決問題的意識。
【應對策略】“設小表大”,列方程求解。所謂“設小表大”,就是設較小角的度數為x,并用含x的代數式表示出與之相關的較大角,然后從中找出相等關系并列出方程,最終解決問題。設∠C′的度數為x,則∠C=x,因為AB′=CB′,所以∠B′AC=x。接著利用△AB′C的外角表示出∠AB′B=2x,由旋轉得AB=AB′,所以∠B=∠AB′B=2x。在△ABC中,據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度可列方程x+2x+108=180,所以x=24,即∠C′的度數為24°。
圖形的變換歷來是中考考查的重要內容,我們只要抓住圖形變化過程中變化的特征和規律,找準變化前與變化后始終保持不變的量,就能以不變應萬變,解決多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