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小潤(中油國際管道公司,北京 100029)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石油需求量也不斷提升。為此國家開辟了多條跨國能源管線加大原油進口量以保證能源供應并避開馬六甲海峽,包括中哈原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以及中緬原油管道。隨著油庫規模的不斷擴大,再加上原油本身具有易燃易爆、易蒸發、易產生靜電等特性,原油罐區安全問題日漸突顯,國內外原油罐區泄漏、火災和爆炸事故時有發生。2006 年“1·20”安慶石化油罐靜電引發油罐爆炸起火事故,2011 年“11·22”大連新港油罐雷擊著火事故以及2014 年陜西延安“4·26”儲罐火災事故[1],這些事故對原油儲存以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均構成了嚴重威脅,一旦在海外罐區發生原油泄漏、起火或者爆炸更會對企業形象甚至中國形象造成負面影響。加強原油罐區安全隱患分析、明確企業自身薄弱環節、提高罐區消防應急能力迫在眉睫[2-3]。
原油罐區安全風險分析,是通過參照國內外儲罐設計、運行和安全防范標準,運用科學的計算和分析,將各種可能的風險因素進行識別。馬德島原油罐區安全風險主要來自于消防風險、管理風險、環境風險、設備風險以及人員風險等方面[4]。
通過查詢相關文獻結合馬德島原油罐區實際情況,對原油儲罐風險隱患進行分析,如圖1 所示[5]。

圖1 原油罐區風險隱患識別
(1)缺乏社會依托條件下自有消防力量的建設。因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原油罐區位于緬甸馬德島上,無橋梁與公路連接,往返均需通過水路坐船,如遇火情,地方消防力量難以短時間到位支援。因此公司在原油罐區設專業消防隊,擁有專業消防隊員17 名,包括消防車司機、戰斗員等崗位。消防隊配備1 輛通訊指揮車、1 輛重型泡沫消防車、1 輛重型水罐消防車、1 輛高舉噴射消防車。經過投產運行四年多以來的隊伍建設與多次應急演練,消防隊目前可在接警后5 分鐘內抵達原油罐區任意突發火情區域。
(2)消防水源多重保障。針對消防水源問題,原油罐區旁設兩座消防水罐,消防水罐單罐有效容積2 500 m3,如遇突發火情,水罐液位下降時,立即通過補水管線從自建水庫(水庫最大庫容30×104m3)取水給消防水罐補水。同時,考慮極端情況水庫供水不足時,在碼頭設置了3 臺應急海水提升泵作為原油罐區消防補水設備,在消防(應急)狀態能按設定壓力持續供水。通過DN400 管線直接與原油罐區儲罐噴淋降溫管線相連。
(3)消防泡沫液增大供給。泡沫液儲存量在滿足國標規范基礎上,增設2 個15 m3的泡沫液儲罐,適當加大泡沫混合液供給時間和強度。針對儲罐原油泄漏風險,增設雙重保障。
(4)原油泄漏風險多系統聯合監測。原油罐區配備按照相關設計標準每個罐組均配備可燃氣體檢測儀對油氣濃度實施監測,但因為可燃氣體檢測儀在排雨水溝上方,無法及時監測到微量原油混合雨水泄漏時雨水溝內油氣濃度變化,存在少量原油伴隨雨水從雨水溝泄漏的風險,故在每個罐組排雨水溝匯集出海口處增設原油泄漏監測系統。
(5)增設溢油收集池。以極端情況考慮并計算,兩個原油儲罐為一個罐組的防火堤內,在兩個儲罐均為高液位并發生泄漏且當時降雨量達到歷史最高峰水平,防火堤內庫容無法接收所以泄漏原油,原油將會漫流,一旦發生火災且油品漫流出防火堤外,甚至流入海中,將對環境和財產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故在罐區外側與海之間增設3×104m3溢油池,為防止原油泄漏提供第二重保證。
健全完善的管理機制對確保原油罐區安全平穩運行十分重要。公司十分重視安全生產責任管理、加強安全教育工作管理、狠抓風險隱患事故排查、嚴格危化品管理以及認真演練應急管理相關預案。利用每個環節管理機制的提升與完善落實好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制,強化安全意識并落實到每一名員工身上,讓每一名員工都清理了解自己的崗位職責所在,保證原油罐區的安全平穩運行。
(1)腐蝕風險應對與處置。針對以上各類極端氣候,強化安全管理,對保證員工工作中生命安全尤為重要。如遇極端氣候立即停止儲罐進油,員工不允許上罐。同時針對高溫高濕氣候環境強化防腐蝕措施、防雷與防靜電措施。儲罐腐蝕有三種形式:土壤腐蝕、大氣腐蝕和介質腐蝕。土壤腐蝕主要發生在儲罐罐底板與基礎表面接觸的一面;大氣腐蝕發生在置于大氣環境中的金屬表面、罐外壁、罐頂外表面等;介質腐蝕發生在與儲罐介質或儲存介質蒸發后蒸汽直接接觸的金屬表面。針對上述腐蝕形式和機理,馬德島原油罐區構建多維立體防腐措施。儲罐內外壁及浮盤采用三層涂層防腐、罐底邊緣采用CTPU 密封膠防滲水腐蝕、罐底外表面采用犧牲陽極與外加電流法相結合進行防腐[6]。
(2)雷擊與靜電風險應對與處置。馬德島原油罐區每年對罐區所有接地扁鋼進行兩次接地電阻測試,接地電阻均不大于1 Ω。同時多年運行中發現部分儲罐因為形變導致一次密封不良,可燃氣體在二次密封腔內積聚,一旦遭受雷擊就存在引起油罐浮盤二次密封空間閃爆著火的風險。為此,參照國內外原油罐區先進防雷防靜電管理經驗,在原有儲罐浮盤邊緣“包覆式”導電片基礎上,在每個原油儲罐罐頂增設高中頻雷電分路器與中低頻雷電分流器,為原油儲罐防雷防靜電增加一套保護設施[7]。
高溫高濕環境下也導致設備出現了高故障率與高誤報警率。現場儀表統一選擇防護等級IP65 以上,外殼及接線箱材質選擇具有防鹽霧腐蝕材質,并統一加裝了防雨罩。針對設備誤報警,運行中我們將視頻監控系統與可燃氣體監測系統、感溫電纜、火焰探測器相結合,綜合3 套系統實時數據及視頻監控實時圖像進行分析,降低誤報警率。如遇緊急火情,消防系統遠程啟動失敗等情況,立即執行應急預案,所有設備和閥門均可在緊急情況由專人按順序手動啟動[8]。
不斷提升原油罐區安全運行工作相關人員的綜合水平才是降低事故隱患的關鍵。每項工作只有過硬的技術和知識儲備以及良好的應變能力,才能使工作順利開展,同時在工作中發現風險隱患并及時整改。除此之外,公司也根據馬德島原油罐區的自身特點,制定了一整套完善的應急演練預案并每年組織相關科室和人員進行聯合演練,增強相關工作者事故現場應急處置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員工在遇到緊急火情等突發事故時能夠及時有效采取正確的方式進行處置,減少公司的損失,降低自身受到傷害的風險,也有效控制事故的擴大化。同時邀請化工行業專家到原油罐區會同安全工作相關人員、消防人員共同組織進行HAZOP 風險隱患分析。分析可能引起事故的原因和類型、事故嚴重程度、事故發生概率以及預防措施,將這四個方面的內容形成文本作文原油罐區日常安全檢查和消防應急管理工作的參考資料。
實現原油罐區的安全生產運行是一個系統性工程,人員安全+人員高專業素質+設備保障+工藝安全+消防支持等多方面均符合要求才能實現,同時也需要各部門有力協作、各環節之間相互配合才能實現。為保障原油罐區安全平穩運行,企業應定期進行風險隱患評估與防控措施探索。風險評估工作不是一勞永逸的,針對消防風險、管理風險、人員風險、設備風險、環境風險結合國內外原油儲罐事故實際案例與最新國家標準、行業與企業標準,不斷進行風險隱患分析與防控措施提升,優化應急處置專項預案,并定期進行應急演練,驗證預案有效性,保持預案可行性,這樣才能在出現風險和事故時能夠有效預防與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