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秋
(中鐵十九局集團廣州工程有限公司,廣東廣州 510000)
本橋梁工程全長2252.94 m,為五指山至保亭至海棠灣高速公路工程中K63+160—K75+665.193 標段,占路線總長的18.02%,建設內容包含大橋、中小橋、互通立交及天橋。橋梁工程中,樁基礎采用的是鉆孔灌注樁,橋墩為柱式墩、花瓶墩,橋臺為環保臺、柱式臺,上部結構以預應力混凝土小箱梁為主,跨徑含18 m、20 m、30 m 三種形式。
鉆孔灌注樁是現代橋梁結構體系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其具體結構如圖1 所示。不同于常規的樁基礎,此處所提的鉆孔灌注樁基礎對骨架、護筒均提出特殊的要求。
(1)骨架。制作成型的鋼筋骨架應存放在具有平整性、干燥性、穩定性的地面,并做好鋪墊,以免鋼筋骨架與地面直接接觸。按順序依次擺放,以便后續可以根據需求及時取用。運輸階段,骨架的保護為重點工作,以免因碰撞而出現變形等異常現象[1]。
(2)護筒。護筒埋設工作中,護筒平面位置、垂直度均要滿足要求,同時護筒底腳等部位均要具有足夠的防水能力,以便抵御水的侵蝕。

圖1 鉆孔灌注樁結構
高速公路橋梁工程的現場地質條件復雜,含軟土、高液限土及花崗巖殘積土等,施工期間易發生巖土體崩塌等事故。遇強降雨天氣時,易加劇巖土體的滑動,對橋梁的施工質量提出較高的要求。在樁基礎施工中,采用的是鉆孔灌注樁的方式,以保證基礎結構的穩定性,給橋梁后續建設工作的開展創設良好的條件。關于具體的施工內容,做如下分析:
根據設計要求規劃施工場地,界定范圍,平整該區域,修筑泥漿池、沉淀池,適配全站儀;引入坐標法,精準測定鉆孔樁的具體位置,并將預制成型的護筒埋設到位,在周邊設置中心定位樁,刷涂紅油漆,形成醒目的標記[2]。
護筒內徑略大于樁徑30 cm,同時在護筒周邊增設加勁筋,于上端增設1 道溢漿口。孔口護筒采用的是穩定性較好的鋼板護筒,板厚8 mm,于頂部以焊接的方法設置加強筋,通過此舉提高筒頂的剛度。結合現場作業條件,將其深度控制在1.5 m 以內,頂部超出地面的部分約0.3 m。護筒施工中,加強對其中心的檢測,確保其與設計樁基礎中心的誤差在50 mm 內,傾斜度需在1%以內,否則不滿足要求。
根據需求制備泥漿,用于懸浮泥渣以及保護孔壁。泥漿的性能為重點控制對象,需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合理制備,動態化調整泥漿的比重。在本項目中,原材料選用的是優質黏土或膨潤土,也可在此基礎上摻入適量小片石;以孔外水位或地下水位為參照基準,要求泥漿始終高出(1~1.5)m。在制備泥漿時,相對密度、黏度等均是關鍵的控制指標,且各項指標在不同地層條件下的要求不盡相同,需差異化對待,具體如表1 所示。

表1 泥漿性能指標技術要求
(1)鉆孔。鉆孔施工采用的是沖擊鉆孔的方法,遵循連續作業的原則,鉆孔期間定期取碴,用于判斷巖層和土層的實際特性,根據所掌握的數據繪制地質柱狀圖,供分析所用。此外,工程還采用泥漿護壁的方法,以黏土、水、添加劑為主要材料,按特定的配比制備泥漿。在前期準備工作中,已經準確確定開孔位置,因此可根據各孔位有序向下鉆進,期間啟用泥漿泵,同步循環鉆進[3]。
(2)清孔。鉆孔期間所產生的雜物將大量堆積至孔內,需做好清孔工作,將孔內沉渣量減小至許可范圍內。清孔采用的是二次清孔的方法,首先用鋼筋籠檢孔器檢查,根據所得結果利用掏碴法清理,后續在灌注混凝土前需再次檢測孔內沉渣厚度并清理,期間嚴格控制孔內水位的高度,以免出現坍孔現象。
(3)檢孔。經鉆孔、清孔后,做全面的質量檢查,指標包含孔位、孔深、孔徑、垂直度等。
鋼筋籠的體積較大,為便于施工,普遍采取分段制作、統一拼接的方法。鋼筋籠制作應由專業人員完成,保證操作的規范性以及最終產品質量的可靠性,例如尺寸精度、焊接質量等均要滿足要求。鋼筋籠成型且通過質量檢驗后,將其安裝至孔內,此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垂直度,對準孔位后再緩慢向下放置,且不可出現鋼筋籠與孔壁碰撞的情況,否則易加劇鋼筋籠的變形。鋼筋籠下放到位后,對上端和護筒采取焊接處理措施,以構成完整的整體,消除混凝土上升所產生的頂托力,以免出現鋼筋籠上浮的情況。在本項目中,提前將各分段鋼筋籠制作成型,用汽車吊吊裝入孔,逐段焊接。
施工采用的是導管法,導管選用的是Φ219 mm 快速卡口接頭導管,在使用前組織水密承壓試驗和接頭抗拉試驗,用于分析導管的質量情況。下放導管時,底部預留30 cm 的空隙,確保首批混凝土能夠以較快的速度沖下。灌注施工全流程中,用測繩及時測量混凝土面的高程,導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以(2~6)m 為宜,不可出現斷樁等異常現象。樁頂高出設計標高的部分需超過1 m,以便根據實際施工情況適時清理疏松的混凝土,使樁頂混凝土的強度可滿足要求。經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后,做超聲波檢測,用于判斷成樁的質量情況。若對質量問題存在疑問,則進一步鉆芯取樣,直至給出準確的判斷結果為止。
(1)原因分析:泥漿濃度偏低,護筒埋置深度未滿足要求,鉆孔作業的速度偏快,施工現場地質條件欠佳等。
(2)解決對策:于松散砂土處組織鉆進作業時,應嚴格控制速度,并制備高黏度的泥漿,以改善護壁效果;隨鉆進作業的持續推進,應適時補充孔內泥漿。
(1)原因分析:鉆孔的速度過快,巖面發生傾斜現象,存在孤石、溶洞等特殊的地質條件。
(2)解決對策:以施工規范為準,合理鉆孔,若鉆孔期間遇巖面傾斜的情況或是存在溶洞,需做全面的檢查,采取針對性的處理措施。
(1)原因分析:巖面傾斜時,若其存在軟硬相間的情況,則容易由于各處的硬度不均衡而出現孔斜問題。
(2)解決對策:吊住鉆桿,嚴格控制鉆進速度,向孔內填入適量的片石,先用沖擊樁機處理斜面硬層,將該部分沖平后,再啟用回轉鉆機,緩慢鉆進。
(1)原因分析:混凝土的質量不達標,例如坍落度偏高或偏低,骨料的粒徑偏大;灌注施工中未及時提起導管,導致導管堵塞;供料能力不足,導致施工進程被迫中斷,間歇時間過長;在提升導管時未控制好導管的姿態,導致其與鋼筋籠碰撞,掉落的土體混入混凝土內,影響樁體的成型質量。
(2)解決對策:加強對混凝土的檢測,保證其在均勻性、坍落度等方面均可滿足要求;澆筑施工中,加強對混凝土頂面高度的測量,經計算后確定埋管深度;按需生產混凝土,提高供應能力;儲料斗的體積需與首批灌注混凝土量相同或適當增多。
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橋梁建設中,為充分發揮出鉆孔灌注樁的應用優勢,工作人員需高度重視鉆孔灌注樁的質量問題,視實際施工條件合理應用施工技術,加強質量控制,采取預防措施,以免出現孔壁坍塌、斷樁等異常現象。若存在質量問題,則需及時查明成因,做針對性的處理,減小不良影響,盡快恢復至正常施工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