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立強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強調,黨中央制定監督執紀工作規則、批準監督執法工作規定,就是給紀檢監察機關定制度、立規矩,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到位。紀檢監察機關必須強化法治意識、法治思維、法治素養,切實提升專業化水平,嚴格按照規則、程序、權限履職盡責,加強自我監督、自我約束,不斷提高紀檢監察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水平。
政治鑄魂固本。依規依紀依法履職盡責是對紀檢監察機關的政治要求,是嚴肅的政治問題、紀律問題。要通過常態化抓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學習、集中培訓、上黨課等途徑,借助微信、報刊、互聯網等媒介,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用新思想新理論指導執紀執法工作。同時,牢固樹立法治意識、程序意識、證據意識,在思想上對表對標、行動上緊緊跟隨、落實上較真碰硬,維護紀檢監察機關依規依紀依法的形象和公信力。
能力強身為基。紀檢監察干部要通過集中培訓、比對式學習、案例式討論、以干促學、以老帶新等途徑,加強對國家法律、黨內法規和紀檢監察業務知識的培訓學習,促進知識與經驗的共享,提高監督執紀問責的本領。要通過制發專家輔導講義光盤、開展網絡線上課程、進行應知應會知識檢測和實戰考評等方式,做到應學盡學、應訓盡訓,確保紀法規則、規定執行到位。

福建福州石油分公司加油站員工簽訂零違規承諾責任書。楊堅 攝
錘煉作風礪行。通過政治學習、作風建設主題研討、簽訂“承諾書”、常態化監督檢查等措施,使紀檢監察干部牢記“執紀執法者必先守紀守法”的理念,強化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堅持不懈養德正心修身,錘煉過硬作風。紀檢監察干部要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做到信息準、情況明、思路清,確保監督執紀、監督執法任務不折不扣得以落實;時刻警惕和防范各種各樣的誘惑和“圍獵”,養成在監督環境下學習、工作、生活的習慣。要堅持失責必問、問責必嚴,堅決清理門戶,防止“燈下黑”,以問責倒逼依規依紀依法擔當作為。
立規建制,將權力關進制度籠子。要一體貫徹執行監督執紀執法工作規則,結合實際完善規范化、實戰化的管理制度框架,細化操作指南。要編制信訪舉報受理、問題線索發現、管理及處置、案件審理等工作流程圖,進一步規范監督執紀、監督執法程序。要圍繞監督執紀執法文書及審批不統一、不規范等問題,結合有關法規制定統一的程序性文書模板,實現工作運行高質量。
突出重點,讓執紀執法精準穩妥有效。一是強化實事求是,不盲目追求“零退查”“零不訴”等不符合客觀規律的目標。要堅持歷史、全面、客觀看待問題,注重甄別案件性質,確保定性準確,使執紀執法的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經濟效果、社會效果有機統一。二是強化證據意識,主動對接以審判為中心的證據標準。要針對線索證據進行深挖收集和充分研判,形成互相印證的違紀違法證據鏈,實現紀法雙施雙守。三是強化程序意識,確保審查調查措施規范使用。要以專項核查的方式,對案件承辦部門“措施是否適用、審批是否規范、時限是否遵守、同步錄音錄像是否完備”等逐一檢查,并隨機抽取個案進行延伸核查,對發現的問題立行立改,整改到位。
健全機制,使執紀執法有效貫通銜接。一是在執紀執法貫通上下功夫。健全完善涉嫌違法犯罪案件的移送工作機制,適時商請檢察機關提前介入,對案件性質、辦案程序、證據標準等進行把關,使案件在證據鏈上互相印證,形成紀法監督閉環。二是在促進司法有效銜接上下功夫。要堅決貫徹落實《關于加強和完善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的意見(試行)》,健全完善“銜接順暢、權威高效”的協調對接機制、協作配合機制和后續跟蹤機制。要統一證據標準,建立完善證據的收集、固定、審查、認定的程序和相關制度。要對疑難復雜案件中存在的重大爭議問題邀請專家會商,促進紀檢監察機關與司法機關在辦理職務犯罪案件中相互配合、相互制約。
抓審理把關口。一是建立完善“嚴標準、綜合審、強溝通、分項辦”的審理工作模式,把責任明確到崗、落實到人,對因失職失責造成案件質量重大問題或發生嚴重后果的,實行終身問責。二是建立完善案件審理部門提前介入機制,嚴格審查相關程序、事實、證據及取證來源是否規范。三是在提前介入、案件移送、證據轉換、補充調查、款物處置等方面,不斷優化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案件的審理工作流程,切實規范報批案件、備案案件、提前介入審理程序規定。四是探索創新審理方式,對于涉嫌職務犯罪案件,積極探索紀法同審,將“審違紀”與“核違法”相結合,提高審理效率,力求快審快結。
抓評查提質效。一是制定辦案質量考評實施辦法,從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處理恰當、手續完備、程序合規、執行到位、管理規范等8個方面明確評查標準。二是對查案件卷宗進行全方位、拉網式檢查,對事實證據、定性處理、程序手續等各個環節明標設限,切實解決履職錯位、缺位、不到位的問題。三是定期開展審查調查及問責案件復盤辨析,就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查漏補缺、總結得失,促進辦案能力提升。
抓反饋促提升。要及時反饋考評結果,建立完善“辦案—評查—反饋—整改”機制,對共性問題,通過在培訓中有針對性地設置課程或專題輔導,深度講解,靶向施治;對個性問題,通過“點對點”反饋,督促逐一整改。要辦完一案、分析一案、總結一案,談法理、明依據,說認識、找方向。要通過開展案件互評活動,由不同案件的辦案人員交叉審閱,分別給對方辦理的案件“找碴”,讓辦案人員相互取長補短,分享辦案經驗,進一步明確辦案質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