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瓊
(江西省贛州市人民醫院腫瘤科,江西 贛州 341000)
鼻咽癌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以鼻塞、涕中帶血、聽力下降、復視、頭痛等為主要臨床表現,該病復發率較高,通過放化療等綜合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轉移風險,但仍有患者出現轉移復發[1]。因此,如何提高復發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替吉奧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口服抗癌劑,是臨床治療復發鼻咽癌患者的常用手段,但單純使用該藥難以達到理想治療效果。有研究指出,尼妥珠單抗治療鼻咽癌患者效果顯著[2]。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尼妥珠單抗聯合替吉奧治療復發鼻咽癌患者,旨在進一步觀察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診治的85 例復發鼻咽癌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不同藥物治療方案分為對照組(n=42)與觀察組(n=43)。對照組男30例,女12 例;年齡38~69 歲,平均(56.75±4.93)歲;功能狀態(Karnofsky)評分72~81 分,平均(76.48±2.36)分。觀察組男28 例,女15 例;年齡38~67 歲,平均(57.12±4.73)歲;Karnofsky評分71~82分,平均(76.85±2.41)分。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經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診為復發性鼻咽癌;②存在可測量腫瘤病灶;③臨床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免疫系統功能障礙者;②嚴重肝、腎等器官功能損傷者;③認知障礙或精神疾病者;④合并其他重癥疾病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水化、利尿、止吐等基礎治療。
1.3.1 對照組 對照組口服替吉奧(山東新時代藥業,國藥準字H20080802,規格:20 mg)治療,每次30 mg,每天2次,連續服用2周,停1周,每3周為1個治療周期,連續治療2個周期。
1.3.2 觀察組 觀察組接受尼妥珠單抗(百泰生物藥業,國藥準字S20080001,規格:50 mg)聯合替吉奧治療,尼妥珠單抗每次200 mg,每天1 次,靜脈滴注。替吉奧用法用量同對照組,連續服用2周,停1周,每3周為1個治療周期,連續治療2個周期。
1.4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療效評價標準[3]:完全緩解(CR),病灶消失;部分緩解(PR),基線病灶腸鏡縮小≥30%;穩定(SD),基線病灶長徑有縮小但未達到PR 或有增加但未達到進展(PD);PD,基線病灶長徑增加≥20%或出現新病灶。總緩解率=CR 率+PR 率。②鼻咽癌患者生存質量量表(QOLNPC)[4],評估兩組患者生存質量,包括身體機能、心理精神狀況、社會關系等維度,共30 個條目,生存質量與評分呈正相關。③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吞咽痛、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疲乏、口干等。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緩解率為55.8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30.9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兩組QOL-NPC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QOL-NPC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QOL-NPC評分比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QOL-NPC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score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QOL-NPC評分比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QOL-NPC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score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治療后62.29±4.38a 67.73±4.25a 5.812 0.000組別對照組(n=42)觀察組(n=43)t值P值治療前51.72±4.53 52.04±4.64 0.322 0.749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Table 3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鼻咽癌早期無明顯癥狀,50%以上的鼻咽癌患者確診時已處于中晚期,增加了臨床治療的難度。放療是臨床治療鼻咽癌患者的重要方式,但局部復發及遠處轉移率仍較高。同步放化療是控制鼻咽癌患者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的有效方式,但不良反應較大,部分患者耐受性較差,致使治療效果不佳。因此,積極探究科學、有效,且耐受性高的化療方案對于改善鼻咽癌患者生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替吉奧為替加氟、吉美嘧啶、奧替拉西鉀組成的復方制劑,口服生物利用度良好,進入機體后替加氟可緩慢轉變為5-FU 發揮抗腫瘤作用;吉美嘧啶具有選擇性抑制5-FU 分解代謝酶作用,增加機體5-FU 濃度,增強抗腫瘤作用;奧替拉西鉀主要在消化道發揮作用,針對消化道的乳清酸磷酸核糖基轉移酶具有選擇性拮抗作用,利于降低消化道毒性[5-6]。石興源等[7]研究表明,尼妥珠單抗應用于鼻咽癌患者近期療效顯著,可明顯提高患者總生存率,且不良反應較小。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總緩解率和QOL-NPC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該治療方式可有效提高臨床療效及患者生存質量。分析原因為,尼妥珠單抗是一種以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為靶點的大分子靶向藥物,在細胞外,針對EGFR與配體結合部位抗體具有特異性識別功能,通過與配體競爭EGFR,以阻斷配體與EGFR結合,進而阻斷EGFR激活[8-9]。此外,該藥還可通過誘導細胞對EGFR進行內吞,促使細胞表面EGFR 減少,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同時,對腫瘤血管生成產生抑制作用,促使腫瘤細胞凋亡[10]。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聯合治療方案不會增加不良反應,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尼妥珠單抗聯合替吉奧治療復發鼻咽癌患者,有利于提高近期療效及患者生存質量,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