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瑀晗,張艷寧
(北部戰區總醫院和平院區腎臟內科,遼寧 沈陽 110000)
慢性腎功能衰竭是由于患者遭到多種因素的慢性侵入,對腎器官造成損害,從而引起的腎臟萎縮,水電解質和酸堿的平衡失調以及腎功能下降等。慢性腎功能衰竭會累及全身系統,治療不及時易發展成尿毒癥,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早發現、早治療對早中期患者的腎功能改善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該病尚無根治的藥物,僅能借助藥物減緩病情的發展,緩解癥狀。尿毒清是純中藥的顆粒制劑,顆粒是一種典型的純中藥制劑,在臨床中,治療慢性腎功能障礙效果顯著[2]。有研究指出,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采用尿毒清顆粒聯合用藥,可降低患者的血肌酐和尿素氮,提高患者的生肌酐清除率,改善患者的癥狀和體征[3-4]。本研究探究采用低蛋白飲食聯合尿毒清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 年5 月至2020 年5 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慢性腎衰竭患者98 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9 例。對照組男36 例,女13 例;年齡35~66歲,平均年齡(46.7±8.5)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3.1±1.4)年。研究組男30例,女19例;年齡36~68歲,平均年齡(45.4±8.9)歲;病程2~6 年,平均病程(3.9±1.1)年。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①經檢查確診為慢性腎衰竭者;符合由中華內科雜志編委會腎病組制定的CRF 診斷標準[5];②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心肺器官存在功能障礙者;②精神疾病者;③有腎臟移植術史者;④對所用藥物過敏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低蛋白飲食法治療。治療前,先改善患者的貧血狀態,控制患者的血壓和血糖,糾正患者的水電解質平衡和酸堿平衡,抵抗疾病的感染性,改善患者的微循環等。同時,為患者提供低蛋白飲食治療。根據患者的情況提供<0.8 g/(kg·d)的低蛋白,熱量≥3.5 kcal/(kg·d)。連續治療4周。
1.2.2 研究組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尿毒清[康臣藥業(內蒙古)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Z20073256,規格:5 g]治療。用溫水沖服,每天3次,每次5 g,連續治療4周。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肌酐(SCr)、血漿清蛋白(ALB)和血尿素氮(BUN)水平。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無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的癥狀和體征未消失,或有加重的痕跡;有效:患者的體征和臨床癥狀明顯得到改善;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均消失。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ALB、BUN和SCr水平比較 研究組患者ALB水平高于對照組,但BUN、SCr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ALB、BUN和SCr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ALB,BUN and SC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ALB、BUN和SCr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ALB,BUN and SC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組別對照組(n=49)研究組(n=49)t值P值ALB(g/L)治療前29.6±4.3 30.3±4.1 0.825>0.05治療后32.1±4.7 40.5±5.4 16.976<0.05 BUN(mmol/L)治療前25.7±7.4 24.3±7.7 0.918>0.05治療后21.6±6.8 14.2±5.1 15.871<0.05治療前564.3±83.1 579.5±84.3 0.899>0.05 SCr(μmol/L)治療后537.1±81.9 482.3±75.6 16.439<0.05
2.2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腎臟是身體機制中的代謝器官,具有重要的作用。若患者發生慢性腎衰竭,會影響體內蛋白質的合成,降低氨基酸含量,導致代謝異常,從而會引起營養不良,嚴重者會引起尿毒癥[6]。傳統治療慢性腎衰竭患者的方法為低蛋白飲食。但單純的給予慢性腎衰竭患者低蛋白飲食治療,無法改善患者機體內的氮平衡狀態,還會導致氨基酸出現代謝異常情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醫學水平也得以逐步提高,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腎功能患者的方法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7]。中醫學將慢性腎功能衰竭歸入虛勞的范圍,認為慢性腎衰竭的主要形成原因是由于患者體內氣血的陰陽不和,臟腑的久虛導致的勞損[8]。采用中成藥治療慢性腎衰竭患者,與此同時注重患者的飲食,采用低蛋白飲食,且根據患者的情況,調整蛋白的攝入量,以保持充足的維生素,治療效果顯著。有研究證明,尿毒清可刺激患者體內蛋白質的合成,與此同時能較明顯的改善患者的腎臟血流動,提高治療效果[9]。
尿毒清是一種中藥,呈顆粒狀,主要的功效為健脾利濕,活血化瘀,通腑降濁[10]。尿毒清主要的成分為白術、丹參、黃芪、大黃、桑白皮、川穹等。其中大黃的主要功效是通腑降濁,可促進體內代謝物的排出,對毒素的產生具有抑制作用,還可糾正機體代謝紊亂情況,且大黃中的大黃酸,對細胞的增生也有抑制作用,大黃與川穹、丹參同時使用可減緩腎小球的硬化速度以及血小板的凝聚速度。黃芪可擴張血管,與白術同時使用可益氣利水。桑白皮具有瀉肺行氣的作用[11]。若患者的腎功能損傷嚴重,會出現水電解質的紊亂現象,周圍的器官組織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在早中期對患者應用有效的治療方案,不僅可避免患者癥狀惡化,還可預防尿毒癥的發生。針對早中期患者的治療方法,西醫方面通常會以水電解質的平衡和酸堿程度的平衡為治療的主方向,但無法明顯改善肝腎的功能,治療效果不理想,且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控制病情[12]。血肌酐是一種較小的分子物質,經過腎小球的過濾,幾乎可以100%隨尿液排出體外,且不受尿量的影響,是評估腎臟功能的主要方法,如果患者的血肌酐數值升高,則代表患者的腎功能損傷。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ALB水平高于對照組,但BUN、SCr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通過低蛋白飲食聯合尿毒清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方面,患者的BUN以及SCr水平明顯低于常規的治療方法,且患者的ALB水平也較高,可以明顯的改善患者的腎功能指標,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在慢性腎衰竭的治療過程中,應用低蛋白飲食聯合尿毒清治療,效果顯著,不僅可降低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和血尿素氮水平,還可提高患者的血漿清蛋白水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