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南平市高級中學 歐 捷

推門聽課,是學科教研員或學校管理人員根據學校教學工作需要,采取的一種不打招呼、直接進班聽課的教學管理形式。其目的是希望通過這種教學管理形式,進一步規范課堂教學,完善學校管理,促進教學質量提升。推門聽課是當下學校教學管理中一種常見的聽課方式,對此,大家眾說紛紜,各執一詞。之所以出現這些爭論,其關鍵在于大家對推門聽課的認識不足,甚至產生一些誤讀誤解。那么,推門聽課,我們究竟要“推什么”呢?
課堂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是學校教學常規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教師日常教學常規是否落實,很多時候可以從推門聽課中看出端倪。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有一則關于公開課的故事,公開課非常成功,在問及經驗時,上課老師說:“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直接準備這節課,我用了15分鐘。”每每讀到這句話,我就深受感動:沒有日常點滴的教學常規落實,就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更不可能有這樣的成功!在不打招呼、不提前通知的前提下,教學管理人員直接走進課堂,通過聽課,觀察教師的課前教學準備、課堂教學過程、課后教學反思、評課等,可以從一個側面清晰地反映教師的教學常規是否認真,是否上心,是否用情,進而從外部推動教師自覺落實常規教學。
萬丈高樓平地起。推門聽課,其核心目的在于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一方面,推門聽課旨在提醒教師要進一步強化日常的備、教、批、輔、研和質量監測等工作,一步一個腳印,厚積薄發,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更不可渾渾噩噩、消極懈怠。另一方面,推門聽課意在引導教師強化教育教學研究。教而不研則虛,研而不教則空。推門聽課中的反思、交流環節,就是雙方以課堂教學為平臺,以具體的教學內容為載體,通過相互學習、相互探討、相互印證,讓教師在思維的碰撞中不斷產生新的教育智慧,涌現新的教學思路。同時也會讓教師意識到自身業務能力的上升空間,不斷推動教師提高業務能力。

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推門聽課,作為學校日常教學的重要抓手和窗口,讓學校管理層與教師有了更好的溝通話題、更多的接觸機會,在融洽的學校管理關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方面,它為學校管理層創造了更多與教師學習、溝通和交流的機會。在推門聽課中,學校管理層走進課堂,與普通教師打成一片,共同研究課堂教學,雙方以誠相待,在學習中交流,在交流中借鑒,在借鑒中提高。另一方面,它為普通教師提供了展示平臺,讓普通教師有了更多與學校管理層面對面探討的契機。
在推門聽課中,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更真實、更客觀、更直接地向學校管理層展現自己的工作質態。聽課后的非正式研討,即教師在匯報總結自己的工作、思想的同時,還可以為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出謀劃策,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共謀學校發展。
此外,推門聽課還可以推動學校管理層進行自我反思。通過推門聽課,學校管理層深入教學一線,通過觀、聽、查、談、評等形式,掌握第一手資料,并以此為基礎,不斷反思學校管理中哪些需要改進,哪些需要完善,哪些需要創新,激發學校的辦學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