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巧云 林蔚


玉環市楚門鎮35.43平方公里的鎮域面積,被分隔成4個“網格”。按照“就近就便”原則,轄區內104名各級人大代表被分別編組入“格”,領到了自己的“責任田”。
經過3年多的深耕易耨,“耕耘者”充滿激情,“責任田”里更是收成喜人:年久失修的衛生院搬“新家”了,老舊公廁換上了“新裝”,“污水零直排”圓了清水潤城夢……
“網格化”是基層社會治理的新模式,也成了玉環市和各鎮街人大激發人大代表責任意識、履職熱情,提升代表履職主動性、精準性、實效性的一條新路子。
小小網格,撬動為民大擔當
“2019年1月—2019年6月,滿意度90.9%;2020年1月—2020年6月,滿意度91.8%,提高0.9個百分點。”
“2019年1月—2019年6月,門診接收48079人次;2020年1月—2020年6月,門診接收69159人次,同比增長43.84%。”
這是玉環市第二人民醫院健共體集團楚門分院搬遷后交出的一份亮麗成績單,也是楚門鎮人大代表網格化履職結出的“碩果”。
“2017年12月,有選民反映,楚門鎮衛生院年久失修,常常人滿為患,無法滿足周邊群眾的看病需求。另外,其周邊交通堵塞影響救護車通行,成了‘生命通道上的一個堵點,遷院改造已是老百姓共同的呼聲。”玉環市人大代表、楚門鎮人大主席陳金東回憶,“接到反映后,我們馬上安排第一、二網格組織代表開展專題調研,并形成了初步的調研報告。”
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2018年1月,在玉環市第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上,陳金東代表領銜提交了《關于加快楚門鎮衛生院遷建的建議》。
就此,拉開了楚門鎮衛生院遷建工程的序幕。
“2018年11月,市長辦公會議同意衛生院搬遷;2019年6月,市發改局批復同意衛生院改造項目……2020年1月,搬遷至新院區,掛牌‘玉環市第二人民醫院健共體集團楚門分院。”翻開《楚門鎮人大代表網格化履職助力人民健康事業(楚門鎮衛生院搬遷工程)履職績效備忘錄》,儼然一部民意落地生根的實錄。
陳金東介紹,衛生院搬遷工程還被列入楚門鎮人大2019年民生實事項目網格化監督項目,第一、二網格代表對搬遷工程進行常態化監督,全力助推搬遷工程落地落實。
“以前因場地受限,很多醫療服務項目無法正常開展,現在醫院使用面積比原先擴大10倍多,我們能更好地為老百姓提供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了。” 玉環二醫健共體集團楚門分院執行院長陳敏乾感慨。
自2017年以來,楚門鎮人大在玉環市率先按照“臨近編組、相對均衡、靈活管用”的原則,將楚門鎮劃分成4個網格,轄區內104名各級人大代表被分別編組入“格”,領到了自己的“責任田”。
“每個網格定期精準選定監督項目,對應制定監督時間安排表。各網格成員以問題清單的形式,將監督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上報網格長,然后根據輕重緩急和問題性質分別反饋給當地政府、市人大常委會,并對其開展跟蹤監督。對未落實到位的,視情況以通報、詢問、視察等方式進行再監督、再反饋、再落實。”陳金東介紹,“網格化”制度實施后,他們按照“項目化設定、清單化上報、制度化反饋”的履職流程,構建了即時監督、快捷反映、限時處理的履職新模式。
目前,楚門鎮人大還深化推出了“一證一圖一制”機制,通過《人大代表履職活動證》《重大民生實事項目人大督陣圖》《人大代表網格化履職“問政監督”制度》,讓代表履職有留痕,實事監督有計劃,重點問題有突破。
“2019年2月至4月中旬,參加楚門中心土地征用項目”“2019年3月至12月,參與南浦社區古水老舊工業點改造項目”“2020年2月至6月,參加疫情防控”……玉環市人大代表王體國的《人大代表履職活動證》里,詳細記錄了他的履職“軌跡”。
“別小看這個小本子,這可是代表出工出力的‘工分簿,為民履職的‘成績單。”陳金東說,《人大代表履職活動證》是對代表考評的重要依據,實行一人一證,“我們會以短信的形式通報履職數量多的前幾位代表和履職數量少的后幾位代表,營造代表履職‘比學趕超的氛圍。”
精準監督,“硬核”履職促實效
“污水零直排是隱蔽工程,據我們代表暗訪發現,管網鋪設時砂石鋪設未達到設計要求,有的甚至沒有鋪設,請問對此問題將采取哪些措施?”
“監理單位按照合同約定監控工程建設質量,請問政府及相關部門如何加強對監理的管理?”
“工程建設任務艱巨,建成投用后運營維護更加重要,請問政府部門對污水零直排工程的常態化運維有無提前謀劃?”
…………
2020年11月24日,楚門鎮人大代表聯絡站六樓會議室熱鬧非凡,一場別開生面的人大代表“污水零直排”問政面商會正在進行中。這也是楚門鎮人大《人大代表網格化履職“問政監督”制度》的一次生動實踐。
兩個半小時的“問政”會上,代表們向政府及有關部門拋出了6個問題,個個直擊要害。鎮政府及相關部門負責人也毫不回避,實打實一一予以現場答復。
“這次面商就是把平時網格化履職過程中的所見所聞,以及選民反映的問題,毫無保留地反饋給政府及有關部門。”玉環市人大代表黃福青說,“政府及相關部門領導的回答讓我很滿意,我有信心繼續跟蹤監督好這個項目。”
而這,只是楚門鎮人大助力“污水零直排”創建工作的一部分。
2018年6月,《玉環市“污水零直排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提出,楚門鎮于2020年底前完成“污水零直排”建設工作。2020年初,“污水零直排區”建設項目被納入楚門鎮人大網格化履職重點監督計劃,4個網格的百余名代表迅速行動。
“我們專門成立了督察小組和技術咨詢組,每月定時定人開展網格化監督。”楚門鎮人大副主席黃開敏介紹,從事前監督項目方案制定,到事中監督項目實施質量、進度,再到事后監督項目資金使用績效,代表網格化履職形成了全鏈條、全環節、全覆蓋的監督閉環,更好地彰顯了人大監督的精準性、有效性。
截至目前,楚門鎮4個網格已組織人大代表開展“污水零直排區”創建工作專項視察9次,召開專題面商會3次,發出《監督建議書》3份、《專項監督問題清單》12份,提出問題意見43條,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日前,楚門鎮人大還委托河海大學,對“污水零直排區”項目建設進行了績效評估。翻開2021年1月印制的《“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第三方成效評估報告》,“排查成效評估”“工程實施過程評估”“‘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績效評估”等內容赫然入目。對民生實事項目進行事前、事中監督的不在少數,可在鄉鎮一級人大開展事后績效評價的并不多。對此,陳金東直言,“不能讓代表監督變成‘爛尾工程,得給代表有個交待,也要給群眾一個交待。”
小小網格,開辟了楚門鎮各級人大代表正確監督、有效監督的新路徑。3年多來,從時尚小鎮創建、美麗城鎮建設到老舊工業點改造、道路順暢工程,再到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最多跑一次”改革,他們以一腔熱情守好“責任田”,以實際行動做好社情民意的“答卷人”。
放大效應,全面推行“網格化”制度
代表進網格,打通了聯系老百姓的“神經末梢”,激活了閉會期間代表履職的“一池春水”。
“代表法只對代表閉會期間的履職行權提出了較為原則的規定,在如何更加主動、精準、有效履職的具體把握上有一定難度。”談及創設代表履職網格化管理模式,玉環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施紅兵直言,“就是為了破解代表履職過程中‘坐而論道‘坐視不理‘坐井觀天的‘三坐現象。”
在楚門鎮人大試行基礎上,2018年7月,玉環市人大常委會在全市范圍內推行人大代表網格化監督模式,全面打造以網格為監督單位,全面、快速、精準、有效的監督機制,從而提升代表履職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目前共有網格成員869人。”玉環市人大常委會代表與選任工委主任高凌云介紹,“每個網格每季度精選幾個監督項目,根據項目完成計劃表,對應制定監督時間表,瞄準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虛作為等現象,對項目開展全過程監督。”
“以前,老百姓形容我們代表‘舉舉拳頭,啃啃饅頭,現在不一樣了,每個網格都有不同任務,網格員可以個人開展調研,也可以幾個人組團調研,形式、時間、地點都更加靈活,掌握的信息也更加廣泛、真實。”黃福青代表笑言。
為了進一步優化、固化人大代表網格化履職模式,玉環市和各鎮街人大先后出臺多項制度,比如《玉環市人大常委會關于深化人大代表網格化履職工作的意見》《楚門鎮民生實事項目監督實施辦法》《人大代表網格化履職“問政監督”制度》等,從制度上確保監督“不走過場”。
“從形式上看,網格化履職是以網格為單位,以代表聯絡站為依托,實現代表參與全覆蓋、監督區域全覆蓋。從本質上看,網格化履職是通過建立一套完整的問題發現、反饋、處理的履職監督機制,讓代表更廣泛地收集民情民意、更深度地參與社會治理。”施紅兵認為,網格化履職不僅從組織上解決了代表履職主動性不強的問題,還從履職內容上解決了精準性不夠的問題,從機制上解決了時效性不足的問題。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制度保障,把網格化履職與代表聯絡站建設有效結合,將網格化履職的‘小網格、大數據、重監督、優服務的功能做深做細,讓網格化履職走得更扎實、更長遠。”施紅兵信心十足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