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靜 馮飛 李敏 胡秋超 龍亭東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一)源于體育與教育發展的時代要求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指示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化具有中國特色體教融合發展,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2020年8月31日,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聯合印發《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下文簡稱《意見》),就推進青少年體育提出了諸多重大改革意見,《意見》為推動體育強國建設、青少年健康提供了政策依據和新的方向引領,同時指出要將體育鍛煉更好地融入到教育環節中去。
(二)源于學校特色發展的需要
《意見》會議指出:加強體教融合,加強我國體育傳統特色學校隊伍建設,提高我國體育傳統特色學校運動教育水平。通過組織開展校園足球活動,普及校園足球運動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豐富校園足球梯隊建設,滿足學生發展需求,提升學校體育教師足球專業技術素質,使之發展成為學生能夠獲得終身受益的體育活動開展方式,通過提升校園足球的社會影響力,充分挖掘校園足球的本質鍛煉價值、藝術價值、人文價值,讓學校能夠形成豐富多元內涵文化,以便更有效的推動我校足球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三)源于現階段校園足球發展中梯隊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及思考
基于以上問題,我們充分發現了需要有效的解決當前校園足球發展的根本問題,需要加快構建新的后備人才培養管理模式,只有把校園足球的普及和提高有機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把校園足球普及工作做扎實,通過對人才分層次的參與不斷擴大和提高,從而才能實現“體教融合”下的復合型人才和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
(四)研究的意義
本研究將以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相結合為基本研究思路,針對學校足球活動后備人才儲備及培養現狀,研究分析,找出多種因素,在整個過程中全方位思考,主要從課堂教學、校內活動、校外競賽三個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將研究逐漸鋪開,并進行實施,探索出一個完整的學校體育“教、練、賽”體系的特殊校園足球后備人才培養的實施途徑。
二、理論依據
(一)羅杰斯的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核心思想。這種思想對培養校園足球后備人才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二)默里、阿特金森的成就動機理論
校園足球后備人才的培養,需要學生有很強的成就動機。在校園足球開展過程中,克服嚴苛的訓練和激烈的比賽,通過層層選拔,最終脫穎而出,實現自我價值,成就自我。
(三)布魯姆的掌握學習理論
布魯姆認為學生之間的差異在于他們學習的速度,只要學校給予他們足夠的學習時間和適當的課堂教學,幾乎所有的學生對幾乎所有的學習內容都可以達到掌握的程度。
三、關鍵詞的界定
體教融合:本文中所闡述的體教融合,我們認為主要是指針對學校體育的普及與提高的融合,在這樣的視域下開展的一系列校園足球活動與課程。
校園足球:足球并非是簡單的競技體育人才的活動,校園足球運動融入學校體育教育之中,以小學為起點進行普及,通過多種形式進行有科學計劃且有組織的校園足球教育實踐活動。
梯隊人才:就是做好校園足球人才的儲備,長期保持高水平的競爭力,避免新老球員更替時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為的就是避免人才斷層。
實踐:通過課堂足球教學,校園足球文化系統打造,課外足球訓練以及足球競賽等實踐活動,形成適合我校足球發展的校本教材以及人才培養模式。
四、正文
1.“三段式”培養模式的認識
“三段式”主要指:基礎+提升+培優的擇優進階校園足球梯隊人才培養模式。第一階段——足球基礎學習期也稱為普及期;第二階段——提升練習期也稱為提升期;第三階段——培優強化期,此階段學生在各級各類比賽中,以提升學生競技水平。
2.探尋校園足球梯隊人才培養的價值研究
(1)校園足球是推進學校特色發展的重要手段
(2)“三段式”培養模式是校園足球梯隊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
3.以“基礎”為主線的校園足球梯隊人才培養的基本框架研究
“真正意義上的體教融合應是體回歸于教”,堅持要以普及為主,凸顯全面育人。在“基礎”階段將足球課程的實施分為以下幾個方面,通過對課程的保障和實施,促進校園足球的特色發展。
(1)保障課程設置,確保校園足球普及
(2)優化課程內容,掌握足球基本技能
(3)完善課程評價,挖掘足球后備人才
(4)落實課程普及活動,提升校園足球氛圍
4.以“提升”為主線的后備人才培養的梯隊建設有效策略研究
(1)找準方向,制定相關“制度”
(2)保障發展,成立各項“體系”
(3)明確目標,設定人才“標準”
(4)落實特色,優化訓練“內容”
5. 以“培優”為主線的后備人才培養競賽能力提升研究
(1)校園足球活動與u系列競賽活動融合
(2)校企合作
五、今后設想
通過本次研究,我們制定了校園足球校本教材,為校園足球普及工作奠定了基礎,創建了較為科學合理的梯隊建設管理體系,初步構建了梯隊人才訓練內容及評價標準。梯隊人才“三段式”培養的過程中,有效的提高了梯隊人才的足球綜合能力,將這些經驗和智慧有機整合和運用,使足球梯隊人才建設及管理能力明顯增強,真正促進了校園足球的發展。而教師在做研究的過程中,自身不斷學習,找到校園足球的教學及訓練的方法,通過我們的“三段式”培養模式的實踐及反思行動,促使我們教師的足球專業發展有了一定的成長。以上所述僅僅只是我們對于此次小專題研究的淺析以及認知,在課題研究不斷投入深化和經驗總結的同時,如何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理論研究水平仍然將是我們需要繼續努力的一項工作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