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暢
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有目的和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學習過程”。促進幼兒主動學習是我們幼兒園工作的目標,是我們的一種新的教育理念。本文將從美術活動方面,淺談一些教育方法,為幼兒創設主動學習和發展創造能力的機會。
關鍵詞:主動學習、美術活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有目的和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學習過程”。促進幼兒主動學習是我們幼兒園工作的目標,是我們的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在活動中只有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才能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欲望,幼兒才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才能豐富幼兒應有的知識技能。因此,改變我們灌輸式的舊觀念“要你學”,轉為“我要學”。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引導幼兒學會主動學習,這樣幼兒才能積極的投入到活動中去,才能豐富幼兒應有的知識技能。下面我就談談我在美術活動中,如何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的一些做法:
一、用情境化的教學方法,調動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
1.老師情境化的引入,引起兒主動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小班美術活動《吹泡泡》的教學過程中,考慮到小班幼兒易受情境感染的特點,我有目的地創設了活動的開始,老師吹泡泡,幼兒抓泡泡。當幼兒看到五顏六色的泡泡,興奮極了,有的說抓到個紅的,有的說抓到個綠的,還有的說抓到個大的。幼兒的注意力很自然地吸引到情境中。此時的幼兒既興奮又觀察到了泡泡的顏色,大小,形狀,幼兒主動的進行觀察之后,能在繪畫的時候更形象的表現出來。這樣做比教師生硬的語言講解示范效果要好很多。
2.幼兒在情境化的活動過程中,主動掌握繪畫技能
例如,在小班美術《汽車旅行》活動中我用情境化的教育過程引導幼兒主動學習,“小熊開著汽車要去旅行了,它開過直直的、寬寬的公路,來到了小兔的家,小兔家旁邊有小草小花;小熊玩了一會兒和小兔說再見,開著汽車繼續旅行,它開過彎彎曲曲的小路,來到小猴的家,小猴不在家,他只好繼續趕路;小熊要到小鴨家去,小鴨的家在河邊,過橋才能到。小熊又開過一座大橋,過橋可困難了,要先往上開,再往下開。教師邊講解,邊開著小汽車演示,請幼兒用徒手空畫的方法學畫各種道路。這樣用一個小故事的情景貫穿幼兒學畫的整個過程,幼兒注意力就會很集中,他們會主動的參與活動,隨著老師一起用“ 直線表示公路;用弧線表示大橋;彎彎曲曲的曲線表示小路。在學習繪畫各種道路的同時,幼兒還能根據情境不斷地豐富畫面,例如,添畫些花草等。情境化的學習過程不僅降低了幼兒學習繪畫的難度,而且讓幼兒感受到了學習繪畫的樂趣。從而引導幼兒能夠主動學習,完成教育目標 。
二、用游戲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幼兒主動學習
小班幼兒想象的無意性、思維的擬人性,使他們能沉浸在游戲情境中。讓幼兒保持興致,吸引幼兒注意,進行主動學習。例如,在小班美術活動《毛毛蟲大聚會》中,我采用了游戲化的形式開展活動,用游戲貫穿活動的整個過程。“在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有許多毛毛蟲,一條紅色的大毛毛蟲說:“我最大,我身體有六節;一條黃色的毛毛蟲說:“我比你小,我身體只有四節,我想和你玩。” 紅色的毛毛蟲說:“那你跟在我后面吧,我帶你玩。”這樣用游戲化的語言引導幼兒,他們就知道了畫面的布局,即畫毛毛蟲時的位置。接著老師又說:“毛毛蟲在聚會的時候,他們都在做什么呢?它們在吃草;它們在笑呢;它們爬到小草上去了。”老師用游戲化的語言引導幼兒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的表現,使畫面更生動。這種游戲化的方法比較適合小班的幼兒,在整個活動的過程中,幼兒一直都處于積極、愉快的學習狀態。通過游戲的方式幼兒學會了用拐彎的曲線來表現毛毛蟲的動態,學會了給毛毛蟲添畫表情。幼兒的繪畫技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了豐富。
三、創設寬松和諧的互動氛圍激發幼兒主動學習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教師作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美術活動中要使幼兒的情感、智力各方面都活躍起來,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從而喜歡美術活動,主動參與美術活動。
1.師生的語言互動, 促進幼兒主動學習
對于幼兒來說,他們需要成人的注意與理解,因此,在活動過程中教師用親切、和藹的語言與幼兒交流,讓幼兒感覺到被關注,知道老師很喜歡他們 ,幼兒的注意就會被老師的語言所吸引,他們就會處于積極的狀態之下,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就會主動地回答,這樣就能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如:幼兒在繪畫人物時,容易將耳朵、眉毛漏畫。為此,在學習過程中,我邊畫邊問他們:“頭上有什么(頭發)?頭的旁邊有什么(耳朵)?眼睛上有什么(眉毛)?眉毛下面呢(眼睛)?這樣一問一答式的語言交流,幼兒就會感覺很開心、很自然,幼兒就會主動地投入到活動中來。
2.師生的肢體互動,促進幼兒主動學習
幼兒教師用一些肢體動作也能讓幼兒感受老師的意思,達到互動交流,促進幼兒主動學習。肢體動作的內容很豐富,包括動作、手勢、眼神、表情等。當幼兒有好的表現時,可以握手、擁抱他們,讓幼兒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面對一些缺乏自信,不知道怎樣作畫的幼兒,老師更不能吝惜對孩子的贊揚和鼓勵,可以豎起大拇指表示對幼兒的贊同和認可,也可以用擁抱或者微笑,鼓勵他們大膽創作,給孩子以自信和繼續努力的愿望。教學中為了集中每位孩子的注意力,教師的眼光應持續掃視四周的幼兒,對于失去興趣的幼兒,老師可以走向幼兒,摸一摸他的頭給幼兒以暗示。讓幼兒有信心把任務完成,做到支持幼兒的主動學習。
總之,情境化、游戲化、互動性等教學方法,適用于整個教育過程的不同環節。情境化的方法比較適合開始部分的引入環節,游戲化的方法適合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師生語言和肢體的互動,適合活動的細微之處。這些方法體現了幼兒愉快學習、主動學習、互動學習。只有了解幼兒、研究活動內容、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才能為幼兒營造主動學習的課堂氛圍,促進幼兒的主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