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超
(本溪市水利電力勘測設計有限責任公司,遼寧 本溪 117022)
太子河總體呈東西走向貫穿遼寧省中部,東側渾江,西北與渾河相連,大洋河位于南面,主要流經遼陽、鞍山、本溪等城市,流域內景觀變化劇烈,經濟發展迅速。太子河有南北二源,南北二支于南甸子鎮馬城子村匯流成太子河干流[1-3]。自下游至上游太子河流經牛心臺、偏嶺、小市、泉水等鄉鎮,經白石砬子村入遼陽境內。太子河上游森林茂密,植被覆蓋率較高,海拔一般>500m,河床比較穩定,床面無明顯沖淤,多為卵石粗砂構成。中上游大小支流較多,其中流域面積超過100km2的有清河、小湯河、五道河、小夾河、臥龍河、南沙河、細河、三道河、北沙河等。太子河全長412.9km,總面積13883km2,年徑流量33.3億m3,流域內平原地區和丘陵地區所占比例為22.4%、77.6%。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各行業用水量的急劇增多,研究區地表水污染、水資源短缺、江河斷流等問題日趨突出。
以2016-2018年為研究時段,定期監測太子河干流唐馬寨、遼陽市、本溪市、老官砬子4個典型斷面水質,其中唐馬寨、遼陽斷面實行逐月監測,對本溪、老官砬子斷面按每月2次的頻率實行監測。
1)遼河干流老官砬子斷面。該監測斷面位于觀音閣水庫下游,結合2016-2018年水質監測數據,老官砬子斷面水質狀況良好可以達到Ⅱ類水標準,能夠符合水環境質量要求[4]。然而,與其它時段相比豐水期的氨氮、CODCr濃度較高,與Ⅱ類監測目標較為接近。老官砬子斷面監測數據,見圖1。

Ⅰ CODCr濃度
2)遼河干流本溪斷面。該監測斷面位于葠窩水庫以上、老官砬子斷面以上河段,結合2016-2018年水質監測數據,與老官砬子斷面相比本溪斷面的氨氮、CODCr濃度有所提高,但都<1mg/L和20mg/L的標準,該斷面水質狀況良好可以達到Ⅲ類水標準,且距離Ⅳ類水質目標還存在一定距離[5-6]。本溪斷面監測數據,見圖2。

Ⅰ CODCr濃度
3)遼河干流遼陽斷面。該監測斷面位于葠窩水庫以上河段,結合2016-2018年水質監測數據,遼陽斷面的CODCr濃度相對于本溪斷面變化不大,CODCr濃度可以達到Ⅲ類水標準,但相對于本溪斷面其氨氮濃度明顯提升[7]。其中,氨氮濃度較高的時段為1|-4月,甚至可以達到劣Ⅴ類水質,隨著時間的推移該斷面氨氮濃度有所下降,總體上可以達到Ⅳ類水質目標。遼陽斷面監測數據,見圖3。

Ⅰ CODCr濃度
4)遼河干流唐馬寨斷面。該監測斷面位于太子河下游,結合2016-2018年水質監測數據,唐馬寨斷面的CODCr濃度相對于遼陽斷面變化不大,CODCr濃度可達到Ⅲ類水標準,但相對于遼陽斷面其氨氮濃度明顯提升。其中,氨氮濃度超標時段約占全年的60%以上,甚至可以>6mg/L,河流水質相對較差。唐馬寨斷面監測數據,見圖4。

Ⅰ CODCr濃度
綜上分析,CODCr濃度在整個太子河干流段變化不大,而氨氮濃度呈不斷增大的變化趨勢,老官砬子斷面以上至觀音閣水庫以下河段水質較好,基本上達到Ⅱ類水質標準,上游來水水質較好其氨氮濃度<5mg/L。下游水環境質量較差,特別是唐馬寨斷面,其氨氮濃度>2mg/L的的時段占全年的60%以上,水質達到劣Ⅴ類,部分時段水質惡化,氨氮濃度可以達到6mg/L。

表1 典型斷面COD濃度變化趨勢
總體上,太子河干流2016-2018年COD濃度呈不斷減少的變化趨勢,其中75%的斷面表現出下降趨勢,高度明顯下降的斷面有小姐廟、小河口、唐馬寨、小林子、本溪,呈明顯下降的有遼陽斷面,典型斷面COD濃度變化趨勢,見表1。2016-2018年,太子河干流二焦、本溪、老官砬子斷面的氨氮濃度明顯上升,而小姐廟、小河口、小林子斷面的氨氮濃度明顯下降,典型斷面COD濃度變化趨勢,見表2。
2016-2018年間,太子河干流各典型斷面的氨氮、COD濃度逐月平均變化特征,典型斷面水質逐月變化趨勢,見圖5。從圖5可以看出,總體上年內氨氮、COD濃度表現出先減少后增大的變化趨勢,其豐水期水質優于枯水期,且枯水期多達到濃度峰值;2016-2018年,除二焦斷面枯水期外其它斷面的COD濃度均接近或優于Ⅲ類水標準,即超過Ⅲ類水的只有二焦斷面枯水期;上游本溪、老官砬子斷面水質良好,逐月氨氮平均濃度<Ⅲ類水控制值,而小姐廟、小河口、唐馬寨、下林子等下游斷面枯水期氨氮濃度均>Ⅲ類水控制值。

表2 典型斷面COD濃度變化趨勢

Ⅰ CODCr濃度
2016-2018年間,太子河干流各典型斷面的氨氮、COD濃度沿程變化特征,沿程水質變化趨勢,見圖6。從圖6可以看出,2016-2018年二焦斷面的COD濃度值達到最高,除2018年二焦斷面外其它斷面的COD濃度均達到Ⅲ類水標準,即COD濃度超出Ⅲ類水控制值的斷面只有二焦斷面,隨沿程變化氨氮弄粗總體表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即上游水質優于下游。本溪和上官砬子等上游斷面水質較好,總體上符合Ⅲ類水標準,氨氮濃度在二焦斷面時明顯上升并達到Ⅲ類水控制值,氨氮濃度在遼陽斷面處又表現出下降趨勢,2016-2018年小姐廟、小河口、唐馬寨、小林子等下游斷面水質超標。

Ⅰ CODCr濃度
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流域水污染速度與強度,太子河流域水管部門應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水污染治理,采取以下4項措施[8-10]:
1)點源污染控制。加大流域內高能耗、高污染企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并積極推進技術,改革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對產業效益低、技術落后、資源嚴重浪費的企業勒令停止。此外,通過制定獎懲制度、轉變農業澆灌方式、加強水源地保護、推進農業節水項目建設、加快節水農業發展和保持上游庫區水土等措施,充分發揮區域優勢保護水源。
2)完善水質自動監測系統。一直以來,太子河流域水管部門都比較注重河湖水質監測工作,基本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監測資料,但仍需進一步改進監測技術與方法。為了嚴格監測污染源與水體,必須利用現代化監測技術從多個角度全面分析水體,并保證監測結果的完整性、科學性,確保流域水管理的針對性、準確性、實時性、有效性。
3)優化產業結構。通過加大投資力度,加快污染嚴重的化工企業產業布局、生產工藝的改進,最大程度的減少污染量;鼓勵耗量較大的水資源企業引入新方法、新技術,以先進的科技手段提升用水效率;根據新農村建設和農業發展要求,因地制宜的種植農業作物,推廣高效的灌溉模式,考慮當地實際情況加快生態農業發展。
4)加強生態保護。通過建設生態環境工程、提倡無污染產業等減少廢棄物和廢水的排放,對流域周邊水源地開展綜合利用與開發保護治理,并采取有效的方法保護沿河水資源環境,切實改善流域水環境。以科學合理的農田管理手段、行之有效的退耕還林草措施,保護區域生態環境,大力推廣生態保護、改善民生的綜合整治工程。
為了緩解太子河流域的水資源形勢、有效控制水體污染以及提高用水效率,使其為經濟發展更好的服務,文章客觀準確的揭示了太子河干流水質時空變化規律,主要結論為:
1)研究表明,氨氮是影響太子河水質的主要因素,水環境治理時應加強對氨氮的治理,其中改善水質的有效措施有增加水量、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控制入河污染物等。
2)為改善太子河干流整體水質可以采取加強生態保護、優化產業結構、完善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加強點源污染控制等措施,現階段水質達到Ⅱ類標準的有本溪站斷面,枯水期唐馬寨斷面的污染物濃度上升趨勢并不明顯,對此應加強水質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