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帥帥,商書芹,徐銘謙
(1.濟南市水文局,山東 濟南250014;2.山東濟西濕地管理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250000)
城市濕地是構成城市復合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成分,位于城市地域或毗鄰城市地域范圍內,與城市復合生態系統其他組分具有密切的聯系,并具有獨特的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及服務特征的濕地生態系統。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是指人類直接或間接的從生態系統提供的各種服務功能中得到的收益[1]。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則是以貨幣的形式對生態系統提供能的服務功能價值做價值估算[2]。本文結合Costanza[3]和聯合國千年生態系統評估小組的分類方法以及我國國家林業局頒布的《濕地生態系統服務評估規范(LYT 2899-2017)》對濟西國家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進行了評估,以期為濟西國家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和合理開發提供技術支撐。
濟西國家濕地位于濟南市中心城區的西部,總規劃面積35 km2,分為中部飲用水源地保護區、西北部濕地保護和恢復區、西南部田園風情體驗觀光區、東南部傳統文化展示宣教區及東部濕地生態功能(景觀)展示區5個功能區,被譽為江北最大的城市濕地。濟西國家濕地由3方水匯集而成:北部是黃河沉沙池,有黃河水匯入;南部是濟平干渠和玉符河,濟平干渠內是南水北調工程調的水,玉符河的水是來自泰山北麓的地下水;第3個水來源是玉清湖水庫的滲水,水庫于濕地有6~8 m的落差,在豐水期平均每天可以向濕地側滲4~5萬m3的水。
利用濟南市水文局自2015—2020年在濟西國家濕地開展水生態調查獲得的成果,運用市場價值法、影子價格法、替代工程法、支付意愿法、旅行費用法等成熟生態經濟學理論方法,對濟西國家濕地生態系統各項服務功能進行評估,將濟西國家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劃分為供給服務、調節服務、文化服務和支持功能4大類服務功能,見表1。

表1 濟西國家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指標體系
主要考慮食用動物。根據濟西國家濕地水生態調查結果,濕地內鑒定魚類21種,主要經濟物種 有 鯉 魚(Cyprinus carpio)、鰱(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根據調查估算濟西國家濕地鯉魚年產量可達10萬kg,鰱魚和鳙魚可達25萬kg,根據市場價,鯉魚14.0元/kg,鰱魚12元/kg,可知濟西國家濕地提供的漁業產品價值有440萬元。
1)防洪蓄水。濕地具有調蓄水資源的功能,采用影子工程法來評估其價值。濟西國家濕地面積約為35 km2,調蓄深度取0.5 m,可計算出濟南市濕地調蓄能力為1 750萬m3。經查閱相關文獻可知中國水庫單位蓄水成本是0.7元/m3,則濟西國家濕地防洪蓄水功能價值為1 172.5萬元。
2)水質凈化。一般來說,計算水體水質凈化功能價值,主要計算此水體容納的氮、磷總質量與其處理成本的乘積,水中氮和磷的處理價格參照生活污水處理成本氮按照1.5元/kg,磷按照2.5元/kg計算,經計算,濟西國家濕地氮容納量為1.75萬t/年,磷為0.25萬t/年,則濟西國家濕地凈化水質的價值為3 250萬元。
3)氣候調節。濕地生態系統氣候調節功能可分為溫度調節和增濕兩個方面。根據《2018年度濟南市水生態環境質量公報》,2018年濟南市多年平均水面蒸發量為1 025 mm,濟西國家濕地面積為35 km2,其中水面面積大約10 km2,對應的蒸發量為0.102 5萬m3,濟南市電價為0.535 kW·h,則增濕價值為6.85萬元;水面蒸發降低氣溫的價值按照減少空調的制冷消耗進行計算,空調的能效比取3.0,得出空調制冷的耗電量,濟西國家濕地生態系統水面蒸發吸收的總熱量為2.32×109kJ,則濟西國家濕地溫度調節功能價值12 412萬元。兩項相加,得到濟西國家濕地氣候調節功能價值為12 418.85萬元。
4)固碳。據濟西國家濕地水生態調查,水體內浮游植物初級生產力平均值為0.79 g·C/(m3·d),則濟西國家濕地浮游植物全年生物量為2 883.5 t。根據光合作用公式,濟西國家濕地固定CO2量為4 700 t,釋放O2量為3 460 t。固碳價格方面,按照中國造林固碳成本1 320元/t計算,濟西國家濕地固碳功能總價值為620.4萬元。
5)釋氧。根據光合作用公式可知,濟西國家濕地浮游植物全年可釋放O2量為3 460 t。釋氧功能價值用工業制氧成本來推算。經查工業制氧成本為400元/t,則濟西國家濕地釋氧功能總價值為138.4萬元。
1)休閑旅游。濟西國家濕地與2020年十一假期起開始試營業,至2020年年底,共接待游客20余萬人,平均每天接待游客2 200人左右。按平均每人消費25元計算,濟西國家濕地全年可超早休閑旅游消費2 007.5萬元左右。
2)科研。根據謝高地等[4]研究,認為我國濕地生態系統的旅游文化科考價值為4 910.9元/hm2,陳仲新、張新時[5]研究得到的中國單位面積生態系統的平均科研價值382元/hm2,用兩者的平均值2 646.45元/hm2作為濟西國家濕地單位面積的科研文化價值,得到濟西國家濕地科研文化價值為2.65萬元。
主要考慮生物多樣性維護。根據調查統計,濟西國家濕地共有高等植物115科867種,列入國家Ⅱ級保護的植物有中華結縷草、鵝掌楸、椴樹等6種;園內野生動物種類較多,有57科202種;另外還有昆蟲500余種。根據Costanza等全球生態系統評估時,湖泊濕地生態系統作為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的價值為439美元/km2(折合人民幣1 970元/km2),濟西國家濕地面積約為35 km2。經計算,濟西國家濕地生物多樣性維持價值為6.895萬元。
濟西國家濕地生態服務功能價值結果分析見表2。

表2 濟西國家濕地生態服務功能及價值匯總
1)濟西國家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為20 057.195萬元。其中,供給服務價值為440萬元,占總價值的2.19%;調節服務價值為17 600.15萬元,占總價值的87.75%;文化服務價值為2 010.15萬元,占總價值的11.42%;支持功能價值為6.895萬元,占總價值0.03%。
2)濟西國家濕地生態系統各項服務功能價值從大到小排序分別為調節服務>文化服務>供給服務>支持功能。各評價指標中服務價值最大的為氣候調節功能,其次為水質凈化、休閑旅游、防洪蓄水、固碳。
3)濟西國家濕地生態系統不同服務功能價值差異較大。氣候調節功能、水質凈化等間接價值占比最大,而支持功能價值最低,主要是因為相比較于其他類型濕地,濟西國家濕地作為人工建設的城市濕地面積較小,生態系統規模較小。
4)在濟西國家濕地后續開發利用過程中,根據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結果,需遵循生態學規律,重點保護好調節服務功能,在濕地承載能力內開發文化服務功能,增強其供給服務和支持服務功能。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在保護好濕地生態系統基礎上,合理開發利用其服務功能,保護水生態系統,建設“美麗濕地”“幸福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