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鵬
(遼寧工程職業學院,遼寧 鐵嶺 112008)
實訓教學在職業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學生不僅通過實訓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實踐技能,還可以提前融入實際的生產工作情景,了解生產工作工序流程,進而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加快其適應社會、企業崗位的速度,提高他們的就業率和工作競爭力[2]。
在實訓教學模式、方法的研究及實踐方面,國內外職業教育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些發達國家通常采用的實訓教學模式是學校與企業深度結合,實訓基地即為生產工廠,實訓過程即為生產過程。這種實訓模式實際是真實的生產模式,可以讓學生在校期間就參與到實際的生產工作中。這種實訓教學模式的典型代表包括:德國“雙元制”實訓模式、美國“合作教育”模式、英國“三明治”實訓模式等[1]。這些國家實訓教學的共同點是學校與企業深度合作,教學與企業實訓無縫對接[2]。
我國職業教育對實訓教學的研究也在不斷發展、與時俱進,近年來,在“工業4.0”及“智能制造2025”的工業革命浪潮的推動下,國家不斷加大扶持職業教育的力度。在國家政策扶持下,我國職業教育已從過去的產學脫鉤的教學模式轉變校企結合的教學模式。在理論教學方面,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前兩年的教學大綱及課程[2]。在實訓教學方面,前兩年在校實訓,實訓內容是針對理論知識點的模塊化實訓,第三年為企業實習。
國外職業院校的辦學模式往往是企業辦學或企業入股辦學,這種辦學模式決定了國外職業院校的實訓教學可以做到教學與生產實踐深度整合。但我國的職業院校大多是政府辦學,這就使我們的實訓教學不能與實際的生產工作完美融合。主要體現在學生在校的兩年中,課程實訓不是真實的生產實訓。當前國內高職院校在實訓教學方面主要存在三方面不足[2]:1)實訓教學內容、模式落后,理論教學多來源于課本知識,缺少相關行業導向[2]。2)實訓項目不是企業真實項目,不能體驗企業真實工作場景,不能及時獲得企業需要的實操技能[2]。3)缺少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學生的專業技能考核缺少企業評價標準[2]。
隨著“互聯網+”、云計算等新興科技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傳統的教學模式正在不斷被這些新技術注入新鮮的血液和活力,具體體現為:云教學模式正在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成為一種新的輔助教學模式。云教學是在云端教學環境下開展信息化教學活動,實現信息技術與傳統教育教學的融合[3,4]。云教學模式改變了普通課堂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教學模式,實時互動的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協作精神[3,4]。
基于云教學的以上優勢,國內高校及職業院校都在積極探索基于云教學平臺的新型教學模式[2],利用云教學平臺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增強師生互動性,豐富職業教育的資源儲備[2]。但是,從我們目前掌握的現狀來看,各職業院校僅僅利用云平臺來輔助理論教學,還沒有利用云平臺輔助技能實訓的案例[2]。
基于云教學平臺的資源發布、上傳、共享等功能,云教學平臺可以成為連接企業的學校的橋梁,讓學生在校期間能夠參與企業的真實項目,通過線上平臺的項目化學習與線下企業項目實訓相結合的方式來強化學生的專業理論和實操技能,使教學緊跟行業發展趨勢,與時俱進[2]。企業將真實項目發布到云教學平臺上,學生在云平臺上承接企業項目,同時,平臺的建設內容還應包含:教師對企業項目進行分解、提煉后形成的教學資源庫;與實訓項目相對應的項目教學資源在線學習;企業和教師對學生實訓成果評價、評分;學生實訓結果(校企雙重評價、評分)的可視化趨勢圖。
課題組選用當前流行的云教學平臺-智慧課堂作為職業云教學平臺的基礎框架。借助智慧課堂平臺上的文件資源發布、上傳、共享等功能模塊構建一體化網絡實訓教學平臺。網絡實訓教學平臺基本框架如圖1。
為驗證通過網絡實訓教學平臺引入企業項目的重要性,課題組在實驗階段以《網頁制作》課程為研究對象。選取計算機兩個班級作為測試對象,計算機1班采用原始的模塊式實訓教學模式,計算機2班采用本文的實訓教學模式。實驗周期為一學期。表1為兩個班級期末上機成績分布。表2為兩個班級對《網頁制作》課程的興趣度調研。由于期末測試采用上機操作,從表一可以明顯看出網絡實訓教學模式對于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起到較強的助力作用。從表2可以明顯看出網絡實訓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圖1 網絡實訓教學平臺框架圖

表1 成績分布表

表2 興趣度分布表
傳統職業院校實訓教學的不足主要體現在課程實訓項目缺乏真實性與行業性。網絡實訓教學平臺以云教學平臺為基礎框架,通過云平臺的資源上傳、發布、共享等功能,建立起連接企業和學校的橋梁,使學生在校期間參與企業真實項目,進而強化學生的專業理論和實操技能。同時,網絡實訓平臺的實訓結果數據分析也有助于教師改進教學和企業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