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剛看市
從環渤海地區現貨動力煤的日度走勢上看,在近期連續發生的煤礦安全生產事故干擾動力煤增產增供、動力煤期貨價格快速反彈,以及發電企業增加動力煤采購的背景下,近1 周來北方港口現貨煤價迅速止跌上揚。影響近期北方港口動力煤市場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動力煤“保供”努力受到干擾。近1周來,主管部門主導的動力煤保供措施受到干擾,致使市場預期發生改變,市場看漲情緒再度升溫。首先,由于保供措施重啟后的時間較短,主要產地配套措施的跟進、增產進度、增產的累計效果暫時未達到市場預期,短期內國內動力煤供求關系繼續趨緊的聲音快速增強;其次,3月下旬以來,特別是4月9日和10日連續發生兩起煤礦安全生產事故,導致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政府對煤礦安全生產的檢查、監察和督查力度增大,市場對后期動力煤增產增供產生疑問,未來動力煤保供的整體效果可能受到沖擊;再次,盡管近期主管部門再次召集晉陜蒙3省區(并特別邀請了榆林和鄂爾多斯市)煤炭生產管理部門,聽取煤炭增產增供落實情況以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被認為是進一步推動增產增供的努力,但市場認為后期效果有待觀察。
第二,北方港口動力煤庫存明顯減少。近1 周來,大秦線的春季檢修正式開始,其日均煤炭發運量由檢修前的120萬t以上降至檢修以來的100萬t左右,致使本報告期北方港口的動力煤庫存量明顯減少(見附圖1)。4 月15 日,北方四港(秦皇島港、曹妃甸港、京唐港和黃驊港,下同)的動力煤庫存為2317.3 萬t,比4 月7 日減少了148.6 萬t,面對近期動力煤需求增加,北方港口動力煤市場的供求關系逐漸趨緊,現貨動力煤交易中再現“抬價”“惜售”現象,從而助推近期現貨煤價上漲。

第三,發電企業的動力煤采購量有所釋放。綜合來自各方面的消息,在當前電煤庫存量和庫存可用天數較低的背景下,在動力煤保供措施重啟北方港口現貨煤價下降、電煤日耗在4 月份淡季明顯減少的預期落空之后,又因后期保供效果和電煤日耗形勢不確定性,此前沿海沿江地區發電企業對動力煤的消極采購策略難以為繼,隨著北方港口現貨煤價重拾升勢,下游地區更多的發電企業不得已開始增加對動力煤的采購招標,幾乎“一致性”的行動,加劇了北方港口現貨動力煤市場資源的緊張程度,促使港口現貨煤價上漲。
第四,國內海上煤炭運價大幅反彈。近期,在下游發電企業動力煤采購需求轉暖、運力需求增加的刺激下,國內海上煤炭運價也隨之出現明顯回升,中國沿海煤炭運價綜合指數水平甚至已經超過前期高點(見附圖2),預示未來一段時期到北方港口受載的煤炭船舶和對現貨動力煤的需求將有所增加,支持北方港口現貨煤價上漲。

第五,動力煤期貨價格大幅上揚。近1周來,在多項利多因素的支持下,重啟動力煤保供措施對動力煤價格的消極影響被迅速淡化,動力煤期貨近月主力合約(ZC105)的交易價格也出現快速反彈(見附圖3),其收盤價格由4月9日676.8元/t的近期低點,快速上揚至4 月16 日的761.2 元/t,5 天時間上漲了84.4 元/t,而且已經超過了4 月2 日740.4 元/t的高點,并且再度進入期貨升水狀態,對近期現貨動力煤價格和市場信心產生積極影響。

第六,3 月份進口煤炭的積極影響有限。海關總署最新披露的3月份煤炭進口量為2732.9萬t,盡管這一數量明顯超過2021 年1、2 月份水平(2021年1、2 月份的煤炭進口量分別為2035 萬t 和2077萬t),也超出此前市場各方普遍預期,但未能超過2020年同期的2783.3萬t,在2021 年電煤消費水平明顯高于2020年同期的背景下,其對2021年3、4月份國內動力煤市場的積極影響有限。
經濟持續向好,拉動煤炭需求穩步增加,終端和市場企業均庫存偏低,疊加大秦線開始春季集中修,煤炭需求集中釋放,短期內,煤炭價格再次上漲。進入4 月份,煤價跌了1 周,累計下跌了18 元/t。隨后,于上周再次進入上漲通道,預計此輪煤價將漲至4 月底,秦皇島港發熱量5500kcal/kg 市場動力煤價格將漲至900~950元/t。
1.煤市逐漸轉好
行情預判上,春季動力煤市場一般不被業內人士看好,尤其取暖期一過,水電緩慢恢復,民用電負荷下降。如果此時工業用電恢復緩慢的話,電廠日耗將呈低位運行,煤炭市場保持寬松,煤價將呈下跌態勢。但是2021年在“就地過年”的倡議下,不少人選擇留在工作地過節甚至繼續上班;春節過后,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加快,市場很快轉好,電廠日耗恢復到高位,助推煤價呈現上漲態勢。
進入4 月份,隨著電廠機組檢修,日耗下降,需求逐漸轉弱。4 月上旬,受需求壓制和月初“煤管票”相對寬松、長協煤增加等因素影響,市場并不緊張,整體供需結構未有明顯改變。電廠采購未見明顯增加;疊加政策影響以及期貨下跌,用戶觀望態勢濃厚,港口煤價出現回調。但分析認為4 月份中下旬的市場并不悲觀,全球制造業恢復與國內支出急速反彈,國內生產總值、社會融資增量、貿易、工業增加值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數據顯示了我國經濟穩健復蘇。此外,外貿開局良好,外貿企業在手訂單較2020年有所改善,預計宏觀經濟政策將保持穩定性、連續性。在經濟復蘇的大背景下,整體用電需求保持強勢,部分電廠存煤偏低,仍有補庫意愿;同時,從水文情況看,2021 年春季,水電發力并不樂觀,火力發電壓力較大。
最近事故頻發,國內煤炭主產地安全、環保檢查力度加大,晉陜兩地短期內已無太多增產空間;而內蒙古地區雖有增產潛力,但“煤管票”管控下,部分時段供應仍會偏緊。此外,港口煤價下跌,發運戶出現倒掛,發運積極性減弱,港口堆存的現貨減少;一旦需求恢復,到港船增多,會再現優質煤供不應求態勢現象,帶動煤價上漲。進口煤海外供應受阻,未現明顯好轉;疊加印尼齋月,對生產和發運帶來影響,進口量同比甚至環比負增長。
4月份,大秦線檢修縮減部分沿海供應,需求回暖,檢修影響就會加大。此次檢修期間,雖然部分電廠機組檢修,但運行的機組負荷不低,下游仍有補庫需求。夏季到來之前,電廠仍有集中補庫需求,產地晉北地區拉煤車有所增多,煤炭市場需求有所復蘇。疊加秦皇島港庫存持續低位,優質煤依然緊缺,港口煤價出現較強支撐。
2.煤市分水嶺出現
受上游安全、環保檢查趨嚴,產能釋放受阻;主要運輸通道——大秦線春季檢修,煤炭供應受影響。以及下游電廠日耗保持中高位水平,部分受用戶存煤下降等因素影響,下游拉運積極性有所恢復,港口和產地煤價先后出現止跌企穩,并小幅反彈。
4 月上旬,山西赤峪煤礦、貴州東風煤礦、新疆豐源煤礦先后發生安全生產事故。5 天內連續發生3 起煤礦安全生產事故非常罕見,也迫使煤礦安檢再次升級。4 月9 日,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自然資源局發文,神華柳塔煤礦等7 個礦山停止發放“煤管票”1 周。此外,陜西煤礦安全監察局發布通知,從4 月中旬至5 月中旬,以分局監察為主、省局抽查為輔的方式,對全省所有生產煤礦進行超能力生產監察。主產地環保安監力度趨嚴。近期,安全事故頻發,地方政府和煤炭企業勢必將安全生產放在首位,保供重要,安全監管更重要,國內煤炭企業增產難度不小。在港口煤價反彈之后,產地煤價也隨之上漲。此外,內蒙古召開會議,對全區煤炭資源領域專項整治工作再強調、再部署、再推進;表明煤炭領域反腐尚未結束,對煤炭產量形成一定壓制。
在3月下旬港口煤價攀升至742元/t的時候,期貨突然下跌,疊加下游階段性補庫告一段落以及前期漲價過快等三大因素影響,煤價掉頭下跌;而國家發改委召集煤、電企業開會,要求增產保供,穩定煤價,更是給貿易商情緒上帶來波動。但從4 月上旬市場情況來看,煤炭產能并未明顯釋放,基本按照核定產能生產。安全檢查趨嚴后,煤炭供應有望進一步收緊;而在大秦線檢修的情況下,有限的資源被分流,秦皇島港庫存打高至500萬t以上難度不小。此外,盡管前一階段期現貨盤出貨帶動市場價格下行,但高卡低硫煤種報價依然堅挺;而期貨上漲,現貨也躍躍欲試,沿海煤市機遇再現。
從電廠日耗和存煤情況來看,日耗穩中有降,但降幅非常有限,而電廠存煤小幅回升,但仍在低位。從重點電廠、沿海電廠以及南方8 省電廠存煤情況來看,終端庫存仍然處于較低水平,隱憂一直存在。只不過目前處于民用電淡季,終端電廠日耗不高,等待煤價下跌再拉運,掩蓋了需求的釋放和電廠補庫的欲望。但隨著電廠日耗的恢復,終端電廠庫存有可能繼續回落,部分用戶補庫欲望愈發強烈。此外,國內外煤炭價差收窄,進口煤優勢不再;隨著東南亞經濟復蘇加快,促使煤炭需求旺盛。國際煤價和運費大幅上漲,某些時段,煤價甚至出現倒掛,造成終端采購進口煤成本不低,熱情也出現下降。在這種情況下,進口煤不但不會對國內煤市形成壓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支撐國內煤價保持堅挺。但是,隨著用煤高峰的臨近,市場將逐漸轉向活躍,電廠采購拉運積極性將有所提高,煤價上漲預期到來,預計電煤搶運將在本周展開。
3.煤價將漲至4月底
全球經濟持續復蘇,通脹回升推動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強勁上漲,國際煤價大幅上漲。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主要還是依靠市場調節來解決,暫不會有直接的政策調控。4月中旬之后的煤炭市場一片光明,煤炭供需兩旺成為主線,港口煤價總體向上攀高。此外,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我國經濟呈現穩定恢復態勢,穩中加固、穩中向好。2021年以來,各省市重大項目計劃紛紛落地,新基建項目持續落地,拉動整體鋼材需求,海外市場需求回升也超出預期。在寬貨幣的大背景下,大量制造業、電子化等新項目將在年內落實,社會用電量增長可期。
終端庫存不高,需要補庫。截至目前,全國重點電廠存煤5530萬t,較2020年同期減少近2000萬t,較1 月13 日低點仍減少1100 萬t。沿海8 省電廠合計存煤2280 萬t,日耗182 萬t,存煤可用天數只有12.5d。目前,已經臨近夏季,一旦水電運行不穩定,火電壓力加大,南方電廠面臨較大補庫壓力。港口庫存正在下滑。目前,環渤海10 港合計存煤2389萬t,較4月初減少了205萬t,考慮到大秦線正處于檢修期,且一直持續至4月底。4月份,環渤海港口煤炭調入量出現減少,而后續到港船出現增多,4 月中下旬,環渤海庫存將持續去庫存,船等貨現象將出現。目前,江內庫存383萬t,較2020年同期減少230萬t。
臨近夏季,雨季到來,特高壓送電恢復,沿海地區火電壓力減輕;但南方諸多省市的經濟社會活力較2020年同期顯著提升,將拉動耗煤量的增長。此外,國內工商業生產及經濟社會活動持續向好,非電行業用電、用煤需求旺盛,建筑業生產持續火爆帶動用電及煤炭需求較為旺盛。防疫物資、居家辦公需求激增,中國生產替代效應作用明顯;而歐美需求恢復,出口超預期增加,促使沿海地區用電量大幅增長。
澳洲煤停接后,作為我國進口煤的主要國家——印尼,受雨季、齋月以及國內政策影響,進入我國沿海地市場數量不足。而蒙古國正在修鐵路,俄羅斯正在建設港口和鐵路,年內煤炭外運難有大幅增長。在進口煤補充有限的情況下,國內煤炭再受青睞,北煤南運仍為主線。但是,受安全專項整治、排查以及環保檢查、反腐倒查等因素影響,“三西”地區部分煤礦生產和外運數量難有大幅增加。雖然前周上級主管部門連續兩次召開會議,要求產區增加煤炭供應,但目前產量釋放尚需時日,環渤海港口庫存增幅有限。而此外,下游電廠庫存同比有明顯下降,在夏季用煤旺季到來前,需求端仍有一定補庫需求,市場看漲預期在4 月下旬會再度發酵。隨著用煤高峰的臨近,市場將逐漸轉向活躍,電廠采購拉運積極性將有所提高,煤價上漲預期到來;預計電煤搶運即將展開,港口市場煤價格將出現強勢反彈。
(慧民)
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生產小幅下降,原油生產穩定增長,天然氣、電力生產保持較快增長。以2019 年3 月份為基期,原煤、原油、電力生產2 年平均增長較為平穩,天然氣生產增長較快。
原煤生產小幅下降。3月份,生產原煤3.4億t,同比下降0.2%,比2019年3月份增長9.4%,2年平均增長4.6%,日均產量1099萬t;進口煤炭2733萬t,同比下降1.8%。
一季度,生產原煤9.7 億t,同比增長16%,比2019 年一季度增長15.4%,2 年平均增長7.4%;進口煤炭6846萬t,同比下降28.5%。
港口煤炭綜合交易價格有所上漲。4月2日,秦皇島港5500kcal/kg、5000kcal/kg 和4500kcal/kg 煤炭價格分別為634元/t、567元/t和502元/t,比3月5日分別上漲54元/t、49元/t和39元/t。
原油生產加快,加工量較快增長。3 月份,生產原油1709萬t,同比增長3.3%,比2019年3月份增長3.3%,2年平均增長1.6%,日均產量55.1萬t。加工原油5979 萬t,同比增長19.7%,比2019 年3 月份增長11.8%,2年平均增長5.8%,日均加工192.9萬t。
一季度,生產原油4918萬t,同比增長1.4%,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3.8%,2年平均增長1.9%;加工原油17404 萬t,同比增長16.5%,比2019 年一季度增長11.1%,2年平均增長5.4%。
原油進口大幅增長,國際原油價格基本穩定。3月份,進口原油4966 萬t,同比增長20.8%;一季度,進口原油13923萬t,同比增長9.5%。3月31日布倫特原油現貨離岸價格為63.52美元/桶,比3月1日的64.56美元/桶下跌1.6%。
天然氣生產保持較快增長。3月份,生產天然氣185 億m3,同比增長12.1%,比2019 年3 月份增長24.7%,2年平均增長11.7%,日均產量6億m3。
一季度,生產天然氣533億m3,同比增長13.1%,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23.4%,2年平均增長11.1%。
電力生產增長較快。3 月份,發電6579 億kWh,同比增長17.4%,比2019年3月份增長12.0%,2年平均增長5.8%,日均發電212.2 億kWh。一季度,發電19051 億kWh,同比增長19.0%,比2019 年一季度增長10.8%,2年平均增長5.3%。
分品種看,3 月份,火電、核電、風電保持增長,水電、太陽能發電出現下降。其中,火電同比增長25.7%,以2019 年3 月份為基期,2 年平均增長7.8%;水電同比下降11.5%,2 年平均下降8.8%;核電同比增長11.7%,2 年平均增長9.2%;風電同比增長4%,2年平均增長10.8%;太陽能發電同比下降0.6%,2 年平均增長3.9%。
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2021 年3 月份,我國出口煤及褐煤16 萬t,同比下降73.9%;1-3 月份累計出口77萬t,同比下降30.9%。
3 月份,我國出口焦炭及半焦炭62 萬t,同比增長90.1%;1-3 月份累計出口131 萬t,同比增長91.6%。
3 月份,我國進口煤及褐煤2733 萬t,同比下降1.8%;1-3月份累計進口6846萬t,同比下降28.5%。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3月份,全國焦炭產量3979 萬t,同比增長4.7%,較2019 年同期的3810萬t增長4.44%。
2021年1-3月份,全國焦炭產量11897萬t,同比增長8.6%,增幅較前2 個月收窄1.7 個百分點,較2019年擴大1.3個百分點。
雖然3 月份焦炭價格處于下跌通道,但利潤尚可,促使開工率依舊維持高位,產量持續增加。
總的來看,2021 年焦化行業去產能將持續進行,而環保檢查等也想制約焦炭產量的增加;但之前受疫情影響而延遲投產的焦化產能大概率也將陸續投產。
有機構預測稱,根據2021年煉鐵焦炭需求量減少、出口焦炭持平,其他行業如有色持平,化工、機械略微下降等諸多因素,預測2021年焦炭產量約4.63億t,同比下降1.5%。
但從截至目前的情況來看,全國經濟持續向好,基建、房地產、汽車等發展良好,粗鋼、鋼材產量屢創新高,帶動焦炭的需求也將出現增長,全年下來,焦炭產量如何還有待觀察。
在日前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彭華崗介紹了2021 年以來中央企業的經濟運行情況,并分析了主要特點。
從實物指標看,一季度,中央企業原煤產量和商品煤銷量分別同比增長9.1%、23%,比2019年同期增長14.3%、27.2%;發、售電量分別比2019年同期增長14.9%和14.3%;國內原油產量超過2020 年同期水平,比2019年同期增長2.1%。
一季度,多數行業的中央企業效益同比大幅增長,石油石化、冶金、機械、軍工、建筑等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速超過1倍,礦業、電力等企業超過60%。
從經營狀況來看,一季度中央企業營業收入保持較快增長。累計實現營業收入7.8 萬億元,同比增長30.1%,較2019 年同期增長14.7%,2 年平均增長7.1%。3月份中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萬億元,創同期歷史最好水平。月度收入規模連續8個月同比正增長,連續4個月保持2位數增長。
凈利潤創歷史同期新高。一季度中央企業累計實現凈利潤4152.9 億元,同比增長2.2 倍,較2019年同期增長31.1%,2 年平均增長14.5%。月度凈利潤已連續11 個月超過1000 億元,連續9 個月同比保持2 位數增長。3 月份和一季度累計凈利潤均為歷史同期最高水平。一季度,有69家中央企業凈利潤實現正增長。
一季度中央企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房地產)4978.9億元,同比增長36.5%,較2019年同期增長29.7%,2年平均增長13.9%。其中,通信企業加快5G網絡共建共享,一季度完成投資643.8億元,同比增長6.7%;石油石化企業聚焦提升管道輸送和資源勘探的開發能力,完成投資934.9億元,同比增長13.4%。
“中央企業一季度經濟運行取得良好成績,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彭華崗介紹,國資委下一步將重點抓好幾項工作:細化分解目標任務,推動盈利企業增產增效;扎實做好企業運行監測,對苗頭性趨勢性問題及時預警、提前應對;進一步調整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推動中央企業聚焦主責主業;按照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在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更多實質性成果;防范化解風險,繼續加強中央企業債務、資金、金融等重點領域風險管控。
電力企業內部開會,要求旗下電廠全力拉運長協,在部分機組檢修的情況下,維持目前的存煤數量,減少采購高價市場煤,以圖打壓煤炭價格;并將補庫存時間延時至4月下旬或5月初煤價下跌后。預計在大秦線檢修的后半程,將迎來電煤搶運高峰。屆時,環渤海港口將迎來船舶集中到港的景象,煤炭市場供需兩旺再現,支撐煤炭價格延續上漲通道。
從進口煤方面分析,一季度,國內煤及褐煤進口量為6846 萬t,同比下降29%。加之印尼齋月,印尼煤在4、5 月份生產和發運均受影響。此外,世界經濟在疫情后開始復蘇,東南亞經濟復蘇加快,煤炭需求旺盛。拉動國際煤價和運費大幅上漲,進口煤價格優勢并不明顯。
3月份以來,大型電廠主要維持剛性拉運,尚未開展大規模補庫行為。從全國重點電廠庫存可以看出,存煤呈現緩慢下行走勢;且目前電廠日耗較高,即使在淡季機組檢修期間,電廠日耗下降也不明顯,這在歷史上很罕見。目前,電廠存煤可用天數處于中位偏低水平,而距離“迎峰度夏”越來越近,電廠補庫的欲望越來越強。
需求方面,預期向好。國內經濟強勢恢復,2021年GDP增長目標為6%,較2020年最高水平提高4 個點。2021 年一季度,我國經濟延續擴張態勢,GDP 勁增18.3%;宏觀經濟穩健向好運行,帶動煤耗需求增加。四大行業耗煤需求保持相對樂觀的同比增速,從我國南方沿海六大電廠日耗可見一斑,除了春節期間日耗在40萬~50萬t的中低位水平運行之外,其余時間里全部在66萬~70萬t之間徘徊。
國家礦山安監局召開緊急視頻會議,加強對煤礦安全生產的監管,安全檢查力度升級。從各產地看,陜西省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將開展所有煤礦超能力生產專項監察,內蒙古地區正在對全區煤礦進行拉網式安全大排查,已經有多個大型煤礦“煤管票”被暫停發放。雖然前周國家發改委召開會議,要求產區增加煤炭供應,但目前產量釋放尚需時日,環渤海港口庫存增幅有限。而此外,下游電廠庫存同比有明顯下降,在夏季用煤旺季到來前,需求端仍有一定補庫需求,市場看漲預期在4月下旬會再度發酵。
2021年4月13-19日,大風天氣導致港口調出量下降,但相較更低的調進量來看,秦皇島、唐山港口繼續呈凈調出態勢,去庫進程加快,跌破2100萬t,周環比下降77萬t,年同比下降433萬t。
秦皇島港方面,大秦線繼續處于春季集中檢修期,疊加受唐山地震導致全段3小時車輛停運搶修,大秦運量仍處于相對低位,本周有3 個工作日運量低于100萬t。但在供應限制下,秦皇島港積極協調貨源,組織生產,本周調入量周環比增加1萬t達到42.5萬t;調出方面,煤價反彈,下游儲運動能漸起,調出作業維穩,本周日均調出42.9萬t,環比基本持平;全港本周煤炭進出作業相對均衡,存煤變化不大,截至4月19日,秦皇島港庫存440萬t,錨地船32艘。
周邊港方面,本周曹妃甸港區日均調進43.5萬t,環比減少2.7 萬t,本周日均調出51.3 萬t,環比增加1.3 萬t;京唐港日均調進32.2 萬t,環比增加4.1 萬t,本周日均調出30.2 萬t,環比減少5.7萬t。截至4月19 日,曹妃甸港區存煤1076.9萬t;京唐港區存煤565.8 萬t。
下游方面,內產外供整體偏緊,市場偏強運行,價格上漲刺激下游在耗能走強前抓緊補庫,爭取踩到低點采購。另外,國家發改委發布《2021 年煤炭儲備能力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有效提高煤炭儲備水平,落實最低庫存制度,要求電廠淡季存煤保持在20d以上,政策落地或迫使部分電廠采購補庫。
(李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