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良江,蘇思迤,劉宗儼
(福建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362000
企業職工繼續教育,是當代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通過對員工的培訓,可以提升職工專業技術能力和專業知識素養從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同時,還可以通過合理的培訓和獎勵來激勵員工,提升員工的忠誠度[1,2],因此當前各個企業都非常重視對企業員工的繼續教育。
作為高技術密集型企業,石化企業由于存在較大的危險性,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相對較大。因此石化企業往往非常注重對于員工的繼續教育[3]。當前國內大型石化企業基本上都建立了屬于自己的培訓體系,然而,當前石化企業的培訓往往以課堂聽講座為主,注重理論性,嚴重缺乏實際操作的培訓,實際的員工繼續教育效果往往不佳[4]。
作為一家國內較早建設的大型煉油化工一體化項目,福建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延遲焦化裝置由于工藝改造,在2016年停止運行之后長期閑置。2020年,在經過了前期的規劃和準備之后,福建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吳良江勞模工作室依托該延遲焦化裝置設立企業員工生產實操培訓基地。本文介紹該員工實操培訓基地的建設歷程、經驗和對今后的設想,期望為同行企業閑置裝置的充分利用提供更多的參考經驗。
當前,石化企業往往缺乏對員工實操技能的系統性培訓。員工往往只能在基層一線通過數年的實踐,將碎片式的實踐經驗進行積累,之后再通過自己的總結來獲得學習和進步。這導致培養一個優秀的操作人員往往需要數年的時間,因此對企業員工的系統性實操培訓,是當前石化企業員工繼續教育的重要難題。
為了加強對企業員工,尤其是新入職員工的實操培訓,福建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吳良江勞模創新工作室決定在公司指導下,依托公司閑置的延遲焦化裝置,將其改建為企業員工實操基地。將已經停用的裝置改建為員工實操培訓基地,首先可以讓學員在保證自身安全,又不影響公司正常生產的情況下開展實操;其次,由于石化裝置生產現場往往較為吵鬧,而停用裝置往往較為安靜,可以便于現場講解教學;最后,延遲焦化裝置具有石化企業常見的典型設備,便于對企業員工開展系統性教學。
由于將石化企業停用裝置改建為員工實操培訓基地為國內首創,甚至在公司外部股東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和沙特阿美公司內部同樣沒有先例,為此,吳良江勞模創新工作室對企業員工實操基地進行了大量的首創性的探索。
在建設初始,工作室結合石化企業日常生產中操作工工作所需要維護的常見設備進行規劃。延遲焦化裝置具有石化企業生產中常見的典型設備,如各類泵、壓縮機、加熱爐、各類閥門、換熱器、分餾塔和反應器等多種設備,可以依托這些設備對企業員工開展系統性、分門別類的實操培訓,因此在規劃時即設置不同模塊的現場教學和考核區域。
在建設中,工作室對延遲焦化裝置進行安全性檢查,配置安全阻攔措施,如對登高的樓梯和梯子設置防護欄,防止學員隨意攀爬高處造成危險。工作室還根據全廠安全規劃制定應急逃生計劃,設置緊急預案以對危險環境下的逃生做好準備。工作室同時對部分老舊裝置進行重新刷漆和粉刷,按照不同模塊設置不同的展示牌,以便開展教學工作。
此外,工作室還將延遲焦化裝置附屬的老舊辦公樓改造為培訓教室和展示室,充分展現福建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當代青年石化工作者的風采。

圖1 職工實操培訓基地內部
在經過一年左右的規劃和建設之后,福建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企業員工生產實操培訓基地成功基本完成建設,成功投入運行。原有的舊辦公樓重新裝修為培訓教室以及部分常見設備、常見配件的展示室,如加熱爐火嘴、泵配件等展示室,同時還展示公司近幾年的科技創新成果。

圖2 新入職員工培訓后在由舊辦公樓改建的培訓樓合影
在實操培訓基地,按照裝置的不同模塊因地制宜設置不同的教學區域,開展系統性實操教學。如,實操培訓基地擁有一臺較大型壓縮機,擁有完整的潤滑油系統、干氣密封系統等與實際生產現場操作基本上接近,在對員工進行繼續教育時,工作室邀請公司資深操作和技術專家開展現場教學,讓學員現場近距離接觸相關的設備,看得見摸得著甚至可以進行模擬操作,從而深入學習現場操作及不同事故的相關處理方式,讓學員體驗以往只能通過文字展現的理論知識,加深理解;對于泵、加熱爐等較為危險的設備,雖然實操基地的裝置為停用狀態,但是在現場學員同樣可以在專家的講解下體驗和感受其內部結構,甚至可以拆解設備查看設備細節。
除此之外,職工實操培訓基地成為公司乃至本地區行業職稱認定考試的實操考試基地。傳統的職稱認定考試,往往實操環節以面試的形式開展,參與評定職稱者只需要口頭回答相關的實操問題。而在職工實操培訓基地,可以依托相關設備開展實操面試,參與評定職稱者除了口頭回答問題外,還需要通過指認和操作相關設備來現場模擬實際情況下的操作,這對參與評定職稱者提出了較大的挑戰的同時,也大大提升了職稱認定考試的深度。當前,職工實操培訓基地已經成功開展了中級工職稱認定考試等相關實操考試,為石化企業職稱評定考試提供了新的思路。
職工實操培訓基地已圍繞原有延遲焦化裝置的部分設備建立了展示教學區,可以通過近距離接觸設備來進行直觀的學習,但是目前大部分設備仍然為完整狀態,今后職工實操培訓基地將尋找合適的設備到基地進行更加直觀地展示。如,換熱器外有完整的保護殼和隔熱套,一般難以看到里面的內部結構,只有在設備檢修期間才可以看到,而將部分報廢的換熱器拆解設置展示,則可以讓學員直觀地對換熱器的結構進行了解,進而加深理論知識的掌握。類似的還有反應器、分餾塔等同樣難以看到內部結構的設備,通過將設備不完全拆解來進行展示,從而強化員工對那些需要特別注意檢查、維護的部件認知。

圖3 吳良江工程師在基地內對學員開展疏水器培訓
企業職工實操基地也可以作為公司相關規章制度學習和模擬操作學習平臺。以福建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為例,公司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作業票流程,如相關作業票的開設、作業前的準備和檢測、作業期間的監護和審計以及作業后的確認等。作業票制度是保證公司安全生產的重要制度,但新入職員工往往對作業票制度不熟悉,因此可以依托裝置開展模擬作業票流程的培訓及作業票流程的實操測試等,從而對職工進行培訓和考核。
此外,企業職工實操基地還可以作為公司創新工作的測試平臺。近年來,福建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圍繞著降本增效展開了多種創新,包括一些設備改造的創新,相關設備改造創新在投入大規模應用之前,往往需要進行多輪測試。可以依托企業職工實操基地為平臺,對相關的創新進行測試,從而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模擬實際石化企業的生產環境,為公司的科技創新提供保障。
作為湄洲灣地區最早建立的石化企業,公司母體——福建煉油化工有限公司從建立至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隨著歷史的積淀,福建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已經圍繞著石化企業的精神,結合公司各個股東方的特色,建立了一套獨特的企業文化[6]。延遲焦化裝置作為公司較早建設的裝置,在早期曾經為公司的生產作出了重要貢獻。

圖4 職工生產技能實操培訓基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因此,企業職工實操培訓基地可以圍繞著公司企業文化,結合公司的黨建,建立石化企業特色紅色文化主題教育培訓基地,以發揚石化精神。培訓基地可以對公司乃至湄洲灣地區的青年石化工作者展開紅色教育,宣傳老一代石化人的先進事跡,以激勵青年石化工作者努力學習,為公司發展作出貢獻。當前,企業職工實操培訓基地已經開展了以石化精神為核心的多場黨建教育,成為國內具有石化企業特點的特色黨建基地。
安全教育是石化企業保障安全生產的重要環節,傳統的安全教育往往以理論教育為主,培訓往往效果不佳,為了提高公司的安全教育學習效果,福建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建立了黃小濱安全創新工作室,建立了體驗式安全教育模式,參與者可以通過親身體驗多種場景下的事故,來感受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當前,企業職工實操培訓基地也結合現場環境,展開了應急突發事故和消防救援模擬培訓。接下來,培訓基地將因地制宜設置一些特定的突發事件,模擬相關事件發生時應急救援和事故處理,開展實操式安全教育。
本文介紹了福建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吳良江勞模創新工作室依托公司停產的延遲焦化裝置,將其改造為企業職工實操培訓基地的經驗。將停產裝置改建實操培訓基地是國內首創,吳良江創新工作室在基地建設過程中,進行了包括培訓內容設置、青年石化工作者風采展示基地建設在內的多種創新,成功建立了針對現場實操所需要的系統性培訓的基地。接下來,實操培訓基地計劃將進一步增加培訓內容,進行建立紅色主題文化培訓基地以及開展安全教育實操培訓等方面探索,從而進一步提升職工繼續教育工作,培養優秀實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