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濤
(宿遷市圖書館,江蘇 宿遷 223800)
十九大以來,我國快速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解決公共文化服務供需矛盾、推進文化體制改革。2018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以下簡稱《公共圖書館法》)正式實施,宿遷市公共圖書館在此基礎上,通過補短板、強網絡、促融合等方式統籌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布局,提高服務效率,滿足城鄉居民對高品質文化生活的期待,營造全民閱讀氛圍。在上述背景下,對公共圖書館建設現狀的調查研究,能更準確的掌握該區域市縣級圖書館建設情況、存在的問題、面臨的困境,并制定有針對性、可操作、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為市縣級圖書館評估定級提供了相關依據。
著名學者吳慰慈在《圖書館學概論》中對公共圖書館定義是:“公共圖書館是由國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資助和支持的,免費為社會公眾服務的圖書館”[1]。在我國,市級公共圖書館是其所在地區的文獻信息、目錄、館際互借和業務輔導的中心,承擔著協調本地區其他類型圖書館活動的任務;縣、區公共圖書館是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基礎,數量較多,聯系群眾面廣,在普及科學文化知識、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滿足群眾閱讀需求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8年,文化部編制了《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其總則中規定:公共圖書館建設應貫徹執行國家發展文化事業和加強公共建筑工程建設管理的方針政策,以人為本,科學規劃,規模適當,功能優先,經濟適用,環保節約,以大型圖書館為骨干,以中小型圖書館為基礎,立足于構建覆蓋全社會的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稑藴省返氖┬惺枪矆D書館建設逐步走向科學化、法制化、規范化的重要步驟,為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提供決策標準、行為依據和監督檢查尺度,充分體現了公共文化服務“以人為本、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原則,更明確提出了以服務人口劃分的大、中、小型公共圖書館對應的總建筑面積以及相應的總藏書量、總閱覽座位數量控制指標。
目前,宿遷市有6家公共圖書館,其中市級1家,即宿遷市圖書館;縣區級5家,即泗陽縣圖書館、沭陽縣圖書館、泗洪縣圖書館、宿城區圖書館、宿豫區圖書館。到2018年,宿遷市圖書館、泗陽縣圖書館、沭陽縣圖書館和宿城區圖書館獲評國家一級館,宿豫區圖書館被評為國家二級館?;?020年度公共圖書館上報的相關數據和深入調研,宿遷地區公共圖書館基本情況如下:
硬件保障方面的的規范化建設,有效提升了“便捷、高效、優質”的服務,是公共圖書館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通過(表一)統計數據分析,文獻館藏量最多的是市圖書館75萬冊,其次是宿城館73萬冊,最少的宿豫館僅有17萬冊,縣區級館藏量差距較大,有待積累提高。財政拔款總額最高的是沭陽館1285萬元,其次是宿城館560萬元,而宿豫館僅有98萬元,不難看出沭陽館發展公共圖書館事業的決心的力度。建筑面積最大的是泗陽館3.5萬平方米,最小的是宿豫館0.67萬平方米且已有20多年歷史,場館有不同程度老化現象,而市圖書館1.6萬平方米面積作為市級館也較小,難以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閱讀需求。閱覽座位數量、計算機臺數兩方面衡量的是公共圖書館的基本設施設備,市圖書館、泗洪館、泗陽館條件相對較好。電子資源方面,市圖書館的本地存儲量有40TB遙遙領先,沭陽館和宿豫館仍舊為0,其他縣區館相對增長緩慢。
實踐經驗表明,提高服務效能、做好服務“產品”是公共圖書館發展的具體注腳,可圍繞五個方面(詳見表二)加以統籌。通過統計分析顯示,總流通人次最高的是沭陽館88萬人次,其次是市圖書館56萬人次,最少的泗洪館僅僅15萬人次,落后場館需在此方面改善。文獻外借量宿城館160萬冊次遙遙領先,作為2020年“書香城市(區縣級)”入選地區,其保障體系完善、社會參與度高、創新性強、閱讀成效顯著,相較而言另一個縣區館泗洪館13萬冊次多有不足。參加讀者活動人次最高的是泗陽館9.8萬人次,其次是宿城館8.7萬人次,最低的是泗洪館0.8萬人次,縣區級別圖書館相差較大,落后的應積極調整對策改變狀況。官網訪問量可以反映公共圖書館的知名度和訪問利用率,這一指標泗陽館、宿城館和市圖書館相對不錯。線上服務人次不僅有官網,還包括、移動客戶端、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等平臺上服務讀者的人員次數,這一指標最高的是沭陽館197萬人次,其次是市圖書館142萬人次,最差的是泗洪館和宿豫館都只有約2萬人次。
公共圖書館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通過(表三)統計分析顯示,泗洪館、泗陽館、宿城館的三方面指標相對較高,人才的發展趨勢較好,對比而言,市圖書館的總體人數較少,且專業人才缺乏,宿豫館的中高級職稱人員更是為0,人才引進和培養工作有待提高。

表一 硬件保障方面

表二 服務效能方面

表三 人才建設方面
宿遷市公共圖書館在發展建設過程中,給市民借書讀書提供了便利,推進了全民閱讀工程,提升了全民文化素質,豐富了全民文化供給,促進了區域公共文化服務的繁榮發展。但是,現階段仍存在一些問題,既有共性問題,也有特殊問題。我們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運用“精準識貧”的思想,創新硬核措施和對策,充分發揮圖書館的社會服務職能。
公共圖書館是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個非營利機構,其經費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國家財政撥款;二是尋求社會捐助;三是圖書館激發創收。宿遷作為江蘇省最年輕的地級市,是一個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尋求社會捐助可操作性難度較大,而且圖書館搞創收,例如為一些企業公司和科研團隊提供信息服務、科技查新等,也比較難推廣,因此國家財政撥款是宿遷市公共圖書館的主要經費來源。近年來,宿遷市財政逐年加大對公共圖書館的經費支持力度,但與江蘇省經濟發展速度相比,與快速增長的圖書價格相比,經費總額明顯偏低,與江蘇蘇南區域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標準》中提到人均藏書(冊、件/人)最少是0.6冊,目前,宿遷市公共圖書館總藏書量260萬冊,2019年末統計總人口592萬人,人均僅0.43冊,遠低于標準。
數字資源是傳統圖書館向現代圖書館轉型的助推器,沒有數字資源的圖書館不能稱為現代圖書館[2]。根據調查發現,現階段宿遷市公共圖書館大部分已具備一定的數字化基礎,市圖書館每年都會購置一定的數字資源,已自建了地方性特色數據庫,其他縣區公共圖書館數字化建設水平偏低,數字資源方面重視度不夠(詳見表一)。此外,公共圖書館館藏管理系統各有差異,讀者無法使用一張借閱證夸館借閱,只能在總分館之間實現通借通還,難以實現文獻信息整合,提供資源共享服務。
公共圖書館為其服務地區讀者提供的基本服務包括文獻資源閱讀和舉辦各種文化活動。根據調查發現,市民對書籍的流通借閱率和活動的參與滿意度較低,圖書館的書籍無法滿足其閱讀需求,各類線上線下活動對其毫無吸引力。由表二可知,公共圖書館的文獻外借量、參加讀者活動人次和線上服務人次數據相差較大,文化供給分布 不均。
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個人能力就是公共圖書館服務能力的體現,因此引進綜合素質能力較強或專業性高層次人才必不可缺。但我國的公共圖書館,一直隸屬上級文化主管部門,同上下級圖書館并沒有行政和業務上的聯系,受到行政性干涉較強,缺少獨立自主性。僅就招聘人員而言,圖書館自身沒有人事支配權利,尚未建立人才引進和競爭機制。以市圖書館為例,編制12人,在編11人,其中管理崗位2人,工人崗位2人,專業技術崗位6人,專業技術人員僅占54%,低于國家《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要求的“具有相關學科背景的專業技術人員應占在編人員的75%以上”。此外,《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中還規定“每服務人口10000人—25000人應配備1名工作人員”。按最低標準市圖書館至少配備32人,與現有員工16人相差甚遠,情況令人 擔憂。
《公共圖書館法》作為第一部文化方面的法律,標志著我國公共圖書館進入了法制化發展的階段。一方面,我們應組織館員統一學習、領會精神,利用圖書館資源如微信、微博、網站等方式加強宣傳,普及《公共圖書館法》,并以此為契機,審視自身實情,提高服務能力,多措并舉促發展。另一方面,我們應積極爭取地方財政投入,結合相關文化建設,如運河文化帶建設,申請上級資源傾斜,實現圖書館事業高質量發展。
現今,數字化圖書館已成為大勢所趨,數字資源由傳統紙質文獻的“補充”向總體文獻資源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轉變,成為讀者獲取文獻信息的主要來源。2019年市圖書館與江蘇省其他市級圖書館合作簽署協議,共同加入江蘇省公共圖書館智庫服務聯盟。聯盟的建立響應了國家出臺的相關意見,加快了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轉型,增強了圖書館的社會效益,共同推進了全省智庫服務工作。這一舉措僅僅是數字化圖書館發展的一個小小縮影,宿遷市公共圖書館還需積極主動制定數字化圖書館發展規劃,購買綜合性文獻數據庫,開發地方特色文獻數據庫,同時,加強館際交流與合作,促進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共享,實現一卡通借閱服務。
“閱讀是永遠的時尚!”公共圖書館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積極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建設現代化全民閱讀基礎工程,切實推進全民閱讀活動,大力發展閱讀服務公益事業,如打造文化講壇、“經典誦讀”、圖書漂流、閱讀分享會、四季詩會、“你選書我買單”等特色活動,舉辦全民讀書節、圖書館服務宣傳周活動,開展“我們的節日”“繽紛的冬日”“七彩的夏日”未成年人系列活動,讓閱讀成為時尚,營造濃郁的書香氛圍。
公共圖書館社會服務功能的實現,需要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人員穩定的隊伍。目前,計算機網絡技術、光學技術、聲像技術等大量科技創新被圖書館利用,這就要求圖書館技術人員要熟練掌握如信息檢索技巧、數據庫、多媒體傳播技術等技能,另一方面,從事圖書館基礎性工作、最接近讀者的工作人員,也要對其進行職業培訓和專業知識教育,樹立正確的服務觀念,學習圖書館館藏系統操作、計算機簡單維修、書籍保養及信息檢索技巧。除此之外,建議一加大專業技術人員培養力度,增加人員編制和專業人員崗位設置名額,調動員工業務學習熱情;建議二借鑒淮安市圖書館采取政府購買服務和服務外包的做法,進行專業化托管,提升效能;建議三加快建立以理事會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結構,逐步構建以公益目標為導向、內部激勵機制完善、外部監管制度健全的治理結構和運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