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才工作,不斷加強人才建設、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搭建高層次人才平臺。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人才強國戰略已寫入“十四五”規劃綱要,以專門的章節討論激發人才創新活力,要求貫徹深化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全方面培養、引進更好的人才,充分發揮人才第一資源的作用。目前中國正在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規律,推動構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西安是我國重要的科教中心城市,高等教育資源豐富,科技人才輩出。近年來,西安深入貫徹落實人才強國戰略,積極鞏固共建“一帶一路”、新時代西部大開發、自貿試驗區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國家戰略。不斷激發人才創新創業能力,推動人才鏈與創新、產業鏈深度融合。形成人才引領產業,產業聚集人才的良性循環。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西安市發布“十四五”規劃,提高西部地區人才資源配置效率,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促進國際人才順暢有序流動,對人才強國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國聲智庫、中國商業史學會、中外智庫國際經濟文化交流中心等機構聯合在西安共建絲路國際人才交流港,旨在貫徹落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充分發揮市場作用促進人才順暢有序流動的意見》、科學技術部關于印發《國家中長期科技人才發展規劃》的通知精神。絲路人才國際交流港聚焦科技創新,產業體系朝著外向型經濟重點發展,提供專業化人才服務,服務“一帶一路”,培養創新型、科技型、應用型人才,承接西部地區人才培養、交流和成果轉化,做大做強人才交流事業。積極配合西安市政府、西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開展工作,圍繞政策對接、人才培養、人才引進、黨建研究、課題服務、成果轉化、品牌傳播、會議會展、項目投資等領域開展工作。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有機融合,促進“一帶一路”人才交流合作,打造絲路國際人才高地。
絲路國際人才交流港將充分發揮平臺優勢,強化制度、產業、高校科研精準對接,探索實行更多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接軌的政策和措施,匯聚高端治理資源和創新要素,強化知識產權成果保護轉化,促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依托絲路國際產業科技創新聯合體,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一帶一路”國際產業合作貢獻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