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柯
關鍵詞:短視頻;社交媒體;公共圖書館
摘 要:新媒體時代,短視頻作為一種新的互聯網內容傳播方式,是公共圖書館創新服務的新手段。文章介紹了公共圖書館短視頻社交媒體服務的理論研究情況,分析了公共圖書館短視頻社交媒體服務的現狀,以期為公共圖書館短視頻社交媒體服務提供強有力的數據及理論支撐。
中圖分類號:G25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02-0022-03
1 背景
新媒體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變化。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7.59億,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為6.48億,占網民整體的75.8%[1]。人民網發布的《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顯示,我國移動應用市場領域用戶活躍度最高的是社交媒體[2]。公共圖書館作為重要的信息資源中心,如何抓住這一機遇推陳出新,將閱讀推廣與短視頻融合,擴大服務范圍,提升服務效能,已成為其亟待解決的問題。短視頻即短片視頻,是一種互聯網內容傳播方式,一般是指在互聯網新媒體上傳播的時長在5分鐘以內的視頻。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和網絡的提速,短平快的大流量傳播內容逐漸獲得各大平臺、粉絲和資本的青睞。短視頻具有快餐性、移動性、娛樂性、多媒體展示性等特點,滿足了大眾的閱讀需求。短視頻App,即承載短視頻的平臺,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用戶進行了分流,實現了對專業內容的精準推送。短視頻App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創作門檻低,對內容的邏輯性和完整性要求較低,便于用戶表達觀點。二是移動交互性,即在短時間內快速傳播視頻內容。
2 公共圖書館短視頻社交媒體服務的理論研究
筆者以“圖書館+社交媒體”“圖書館+微信”“圖書館+微博”“圖書館+短視頻”為主題,在中國知網進行檢索,獲取1,089條相關文獻(截止時間為2020年6月),其中關于圖書館短視頻服務的研究文獻僅有56條。筆者對相關文獻進行梳理發現,研究重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關于圖書館短視頻社交媒體建設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研究。晁霞提出,融媒體時代,圖書館應通過媒體融合、數字化閱讀平臺建設等方式擴展閱讀場域[3];康耀瑋以遼寧省圖書館共青團委“短視頻”活動為例,通過個案剖析,指出了自媒體短視頻在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4]。二是針對不同類型圖書館社交媒體建設現狀的研究。王志軍運用營銷理論分析了媒體融合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思路[5];羅杏將研究視角立足于高校圖書館,提出了利用短視頻開拓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新路徑的策略[6];許天驕、朱軍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圖書館可利用短視頻平臺為一線抗疫醫務工作者提供醫學類閱讀服務[7]。三是關于圖書館短視頻社交媒體運營現狀及優化策略的研究。該類研究通常以抖音平臺為例,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圖書館短視頻社交媒體內容的建設情況、存在的問題、相應的策略等方面。例如,白祿、郭寶華選取18個圖書館抖音號作為調查樣本,探討了圖書館抖音號的運營流程及優化策略[8];張文亮、劉培旺統計分析了圖書館短視頻平臺賬號的各項指標,探討了圖書館短視頻的運營現狀和存在的問題[9];胡方衛選取微博上的短視頻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了直播式視頻營銷、植入式視頻營銷及微博短視頻營銷的模式[10]。四是關于國外圖書館利用社交媒體開展工作的經驗。蔣立人研究了9家世界著名公共圖書館的網絡影響力,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拓寬圖片視頻分享渠道、注重內容質量和更新頻率等策略,以期為我國公共圖書館提供參考和借鑒[11]。
3 公共圖書館短視頻社交媒體服務的現狀
3.1 調查內容
筆者采用網絡調查法,以“圖書館”為檢索詞,在抖音平臺進行了檢索,截至2020年3月23日,有37家公共圖書館注冊了抖音賬號。筆者對公共圖書館抖音賬號的開通情況、運營情況、內容建設、作品影響力等進行了調查分析,以期提升公共圖書館的社交媒體服務水平,為其他圖書館開展短視頻社交媒體服務提供借鑒和參考。開通情況主要包括開通時間、認證情況、粉絲數量等,是公共圖書館開展短視頻社交媒體服務的前提條件;運營情況主要包括發布數量、用戶關注度等,是公共圖書館短視頻社交媒體建設的基礎環節;內容建設主要包括內容的多樣性及呈現方式,是公共圖書館短視頻社交媒體服務的具體表現;作品影響力主要包括作品的獲贊量、轉發量等,是衡量公共圖書館短視頻社交媒體服務水平的重要標準。
3.2 服務現狀
公共圖書館短視頻社交媒體服務的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3.2.1 開通情況。相關的統計結果顯示:從數量看,在37家公共圖書館中,僅有盤錦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張家港市少年兒童圖書館2家少兒圖書館注冊了抖音賬號,僅占5.4%,說明少兒圖書館起步較晚;從開通時間看,2019年有25家公共圖書館注冊了抖音賬號,占67.6%,表明2019年是公共圖書館的短視頻社交媒體“元年”;從粉絲數量看,粉絲數量超過1萬人的公共圖書館有5家,包括臨沂市圖書館、國家圖書館、江西省圖書館、溫州市圖書館及朔州市圖書館,僅占13.5%;粉絲數量在1,000人以下的公共圖書館有20家,占54.1%,說明公共圖書館抖音號的“吸粉力”較弱。
3.2.2 運營情況。在短視頻平臺開通賬號是公共圖書館開展短視頻社交媒體服務的前提條件,良好的運營是服務持續開展的保障。作品數量反映了公共圖書館對短視頻社交媒體建設的重視程度,獲贊量反映了讀者的喜好,是公共圖書館短視頻社交媒體運營情況的重要指標。相關的統計結果顯示:在抖音平臺上,公共圖書館的作品數量整體偏少,發布作品在100件以上的公共圖書館僅占18.9%,而發布作品在50件以下的公共圖書館占54.1%;公共圖書館的作品質量有待提高,擁有1萬以上獲贊量的公共圖書館僅占32.4%,其中,僅有5家公共圖書館的獲贊量在10萬以上。
3.2.3 內容建設。筆者將發布作品分為形象宣傳、讀者服務、資源推薦、相關活動、素質教育、社會熱點六大類。形象宣傳包括宣傳短片、館員風采等,讀者服務主要包括入館指南、館藏分布、設備使用攻略等,資源推薦包括紙質資源和數字資源推薦,相關活動包括活動預告、活動回顧、活動直播等,素質教育包括社會公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科學普及和傳統文化推廣等,社會熱點主要指對熱點新聞和事件的態度。相關的統計結果顯示:94.6%的公共圖書館都很重視自身形象的塑造,僅有2家公共圖書館未發布形象宣傳類作品;發布讀者服務類作品的公共圖書館有25家,占67.6%,表明公共圖書館對基礎服務的宣傳推廣比較到位;約50%的公共圖書館發布了紙質資源推薦類作品;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擁有豐富的文化信息資源,承擔著社會教育的職責,但僅有35.1%的公共圖書館發布了素質教育類作品;有83.8%的公共圖書館對社會熱點事件非常關注,發布了相關作品。
3.2.4 作品影響力。作品影響力最能體現讀者對作品的滿意度,單件作品的獲贊量是衡量作品影響力的重要指標。例如,江西省圖書館在抗擊新冠肺炎期間發布的標題為“全省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的作品,獲贊量達26.7萬人次;陜西省圖書館發布的標題為“不讀書,你連捐款留言都寫不過人家!”的作品,內容實用,配音震撼,獲贊量達3.6萬人次;浙江圖書館以社會熱點為話題,發布了一些作品,獲得了很多用戶的關注和點贊;國家圖書館利用名人效應擴大影響力,發布的標題為“康輝老師祝國家圖書館110歲生日快樂”的作品,獲得了很多用戶的關注和點贊。
4 結語
公共圖書館利用社交媒體開展服務,既能及時接收讀者的反饋,精準滿足讀者需求,也有利于塑造形象、推廣資源、深化服務及提升效能。目前,公共圖書館開展社交媒體服務,在開通運營、內容建設、呈現方式、宣傳推廣等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保持讀者黏性,提升讀者的關注度和認知度;如何加強社交媒體的內容建設,提升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利用率及影響力;如何將讀者互動交流服務融入社交媒體平臺,精準對接讀者需求;如何科學合理地建設新興社交媒體等,都是值得圖書館界深入探討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20-12-06].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902/t20 190228_70645.htm.
[2] 人民網.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EB/OL].[2020-12-06].http://media.people.com.cn/n1/2020/0714/c14677-31783128.html.
[3] 晁霞.融媒體時代閱讀場域的拓展與創新[J].出版廣角,2019(24):83-85.
[4] 康耀瑋.淺析自媒體短視頻在圖書館服務中的作用:以遼寧省圖書館共青團委“短視頻”活動為例[J].晉圖學刊,2019(5):30-34.
[5] 王志軍.媒體融合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服務營銷策略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12):103-108.
[6] 羅杏.短視頻與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新形式探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0(6):74-78.
[7] 許天驕,朱軍.重大疫情下圖書館針對性服務探究[J].人文天下,2020(8):66-68.
[8] 白祿,郭寶華.我國圖書館抖音號的運營現狀與優化策略[J].圖書館研究,2019(1):80-85.
[9] 張文亮,劉培旺.短視頻APP在圖書館推廣中的應用及發展策略:基于平臺數據的統計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9(14):34-39.
[10] 胡方衛.基于微博平臺的視頻營銷策略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9.
[11] 蔣立人.世界著名公共圖書館網絡影響力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6):36-40.
(編校:孫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