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霞 王一威
關鍵詞:“雙一流”;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運行機制
摘 要:文章簡述了“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內涵及必要性,分析了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現狀,提出了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存在的問題,并就“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共建共享運行機制進行了探討,以期為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02-0052-03
信息資源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程度也已成為衡量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之一[1]。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的文獻信息服務中心,在高校學科建設與發展過程中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信息資源支撐作用。高校圖書館助力高?!半p一流”建設應以信息資源共享為目標,加強與其他高校圖書館的合作,建立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機制,這也是未來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發展方向。
1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內涵及必要性
1.1 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內涵
關于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內涵的探討,金勝勇認為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是以共建為基礎的,要想共享首先要共建,共建的目的就是為了共享[2];程煥文等認為可在一定范圍內,在自愿、平等及互惠基礎上建立圖書館間的合作關系,并通過一定的技術與方法共建共享信息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的信息資源需求[3]。因此,高校圖書館作為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主體,應以用戶需求為導向,聯合其他高校圖書館優勢互補、共建共享信息資源。
1.2 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
1.2.1 緩解資源需求與服務供給的矛盾?!半p一流”建設對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與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隨著信息環境的改變,用戶需求也發生了明顯變化,高校師生對信息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多元化。近年來,雖然高校圖書館不斷增加經費加強資源建設,但與用戶需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共建共享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各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不足,不僅有利于緩解用戶的資源需求與圖書館服務供給之間的矛盾,同時還使各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能夠充分發揮作用,提升資源利用率。
1.2.2 促進資源建設與服務合作的共贏。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資源建設與服務合作的共生共贏。資源決定生存,服務決定地位。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應以學科建設為導向,對資源建設與服務重新進行戰略安排[4]。為最大限度地保障高?!半p一流”建設對信息資源的需求,高校圖書館可通過館際協作對信息資源進行系統整合和配置,同時由單向館服務轉變為聯盟館協同服務,開展資源共享,使共建信息資源能夠得到充分利用,使程煥文提出的“一切信息資源都是為了用的”信息資源共享定理得以實現[5]。
2 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現狀分析
2.1 研究現狀
信息資源是重要的社會財富,推進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是近年來高校圖書館重點關注的工作。學者們圍繞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開展了各種研究,主要集中在共建共享模式、實現策略與機制分析等方面。截至2020年6月30日,筆者在中國知網以“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為篇名檢索詞進行檢索,經過篩選共獲得110余篇相關文獻。其中,高鑫通過問卷調查研究了河北省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服務情況[6],曹琴仙等分析了日本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概況及特點[7],王洪娟等結合工作實踐探討了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實現的策略[8],那偉棟等調查了黑龍江省29所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現狀并提出了相應的策略[9]。上述研究為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提供了理論基礎與現實指導,但缺乏對“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分析研究。因此,筆者嘗試在分析當前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現狀的基礎上,針對“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轉型,對其信息資源共建共享運行機制進行探索,以期為高校圖書館提供有益參考。
2.2 實踐現狀
近年來,隨著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我國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有了新突破,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建設了一批影響較大且具有一定規模的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和項目,如: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CASHL)、大學數字圖書館國際合作計劃(CADAL)等。此外,還有一些區域項目,如:北京地區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保障體系(BALIS)、上海市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協作網、天津市高等學校文獻信息保障系統(TALIS)、河北省高等學校數字圖書館聯盟(HBADLA)等。這些共享項目經過多年發展,在聯合目錄、信息資源建設、館際互借、文獻傳遞及聯合采購等方面進行了合作,實現了資源共享[10-11],對推動我國高校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做出了突出貢獻。
3 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雖然我國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項目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信息資源共建共享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一是資源建設各自為政,重復建設,造成資源浪費。二是高校圖書館共享觀念不強、共享力度不大,致使信息資源共享程度低、共享速度慢。三是缺乏完善的保障與監督機制。完善的保障與監督機制能夠有效保障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目標的實現,但當前我國還未建立統一的高校圖書館共建共享機制,致使聯盟成員館在構建共享體系過程中分工、協作及獎懲無章可循、無法可依,無法保證各成員館按照要求提供標準化、高質量的信息服務。
4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運行機制的探討
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需建立科學合理的信息資源共建共享運行機制,以保障其能夠獲取自身不具備的優勢資源,而該運行機制是一個復雜的社會活動,其實現需有一系列要素作保障。
4.1 動力機制
良好的動力機制能夠促使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穩定持續地發展。在相關研究中,高波把信息資源共享動力要素分為原動力、內部動力和外部動力,他認為外部動力是高校圖書館開展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促進力量,是由一些復雜因素構成的合力,包括相關法律法規、共建共享制度、技術與標準等[12]。高凡則對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內部動力和外部動力進行了研究,他認為內部動力主要來自用戶需求,即高校師生和科研人員的信息需求,同時認為內部動力也是高校圖書館開展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根本動力[13]。由此可見,內外部動力相互依存、相輔相成,是高校圖書館開展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活動的根本保證。因此,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不僅需提升自身的資源建設能力,還需聯合其他高校圖書館共建共享更加完善的信息資源體系,在滿足用戶高速增長以及個性化、多元化信息需求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提升資源的利用率。
4.2 保障機制
保障機制不僅為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的順利運行與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也為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目標的實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保障機制主要包括:①制度保障機制。制度是高校圖書館開展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根本保障,為確保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續發展,高校圖書館應制定詳細、完備、具有可操作性的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制度。②技術保障機制。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建設離不開技術的支持,新技術的發展為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提供了有力保障,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可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對學科資源進行整合與挖掘,實現學科資源的共建共享[14]。③利益平衡機制。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涉及多元主體,各參與主體之間相互配合、分工協作,為使各主體間的利益達到一種相對平衡,高校圖書館須引入利益平衡機制,在考慮各館實際差異的基礎上,通過制度和協議等方式處理好利益分配問題,既要保障大館的利益,也要維護小館的積極性,促進共建共享目標的實現。④經費保障機制。經費不足一直是制約我國高校圖書館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亟須建立經費保障機制,或在評估指標體系中設置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經費指標,爭取充裕的資金支持確保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系統的有效運行。
4.3 監督與激勵機制
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良好運行既需監督機制,也要有激勵機制。監督機制主要包括政府監督和用戶監督,其中政府監督通常是通過設立明確、具體的指標或條款對信息資源共建共享進行評估;用戶監督主要體現在用戶意見和反饋方面,讀者需求是圖書館開展工作的重要動力,高校圖書館引入讀者監督機制的目的在于了解用戶需求,從而提高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效率。此外,在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過程中,存在大型圖書館付出多、受益少,小型圖書館付出少、受益多的現象,長此以往會阻礙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工作的健康開展。因此,為調動大型圖書館參與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相關部門和機構應建立績效評估和激勵機制,采取多種激勵措施,對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中表現突出的高校圖書館進行獎勵,如給予一定的經費補償,以提升其參與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建設的動力。
5 結語
“雙一流”建設在為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與動力的同時,也向其提出了新的要求。為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更好地支持與滿足高校師生需求,高校圖書館應建立信息資源共建共享運行機制,協同各方共同開展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為高校“雙一流”建設提供資源保障。
參考文獻:
[1] 葉繼元.論我國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八大問題[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8(5):20-33.
[2] 金勝勇.目標導向型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理論體系研究[D].天津:南開大學,2010.
[3] 程煥文,潘燕桃.信息資源共享[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25.
[4] 儲節旺,張瑜,劉青青.高校圖書館“雙一流”建設的戰略思考[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9(1):6-16.
[5][6] 高鑫.河北省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服務研究[D].秦皇島:燕山大學,2016.
[7] 曹琴仙,沈昊.日本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概況及啟示[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7):153-154.
[8] 王洪娟,劉春萍,蔣大平,等.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實現策略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1):89-90.
[9] 那偉棟,楊子臣.黑龍江省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現狀調查分析[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5(7):22-27.
[10] 關志英.“第15屆IFLA館際互借與文獻提供會議”綜述[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8(1):6-11.
[11] 龍敏.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運行機制研究[J].圖書情報知識,2009(3):90-95.
[12] 高波.數字信息資源共享動力機制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8(3):27-30.
[13] 高凡.高校圖書館綜合型網絡信息咨詢服務系統的開發和思考[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0(3):1-4.
[14] 許子媛.面向一流學科的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聯盟模式研究[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9(3):3-11.
(編校:徐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