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岳風 陸美玉
關鍵詞:家書;家文化;價值;地方圖書館;途徑
摘 要:家書是一種具有教育意義的文獻,在構建家文化中具有重要、獨特的價值,收集、整理、宣傳家書,挖掘家書蘊含的內涵和價值,有利于打造端正高尚、和諧寬仁的家文化。地方圖書館是文化機構,可以利用館藏資源和多種途徑傳播家書,助推地方文化建設,為國家培養棟梁之材。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02-0083-03
家書是書信文獻的獨特文體,也是前人留給今人的寶貴文化遺產。大多數家書文風平實,對人生有著深刻的探討,寄托著父母對兒女的深切關懷和殷切期望。許多流傳于世的家書,如《傅雷家書》《曾國藩家書》《親愛的安德烈》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家教讀本,也是修身齊家的處世文章,既能讓人受到良好家風的熏陶,也能讓人讀之愛不釋手。家書之所以能在教育和文學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因為其擁有獨特的價值。
1 家書的特征
1.1 語言平實,文風質樸
家書是書信。古往今來,很多書信接近白話的文體。所謂“見字如晤”,就是說寫書信就像兩個人在當面交流談心,二人關系親密,沒有隔閡,完全可以敞開心扉,把肺腑之言都說出來,寫信人不用管那么多的作文規矩和套路。因此,書信的語言大多平實,即使那些用文言文寫成的書信,也近于白話,很少有佶屈聱牙、晦澀難懂之處。家書是寫給家人的書信,不是高頭講章,不必像詩歌那樣章法整飭,不必像散文那樣文辭優美,不必像小說那樣跌宕起伏,辭達即可。所以,家書文風樸實,不堆砌辭藻,不雕琢語句,不刻意為文,僅憑著寫信人的一腔親情寫成。家書的主要作者是父母,其考慮到兒女的年齡、閱讀能力和文化水平等,也不可能用復雜艱深的語言寫信。平實的語言和質樸的文風拉近了讀者與家書的距離,也拉近了讀者與寫信人的距離,家書明白易懂、親切感人,激發了一代又一代讀者的閱讀熱情。
1.2 有心教子,無意發表
家書是具有個人性、私密性的文章,最初的閱讀對象是家人,而不是其他讀者。雖然家書后來被出版了,但寫信人的初衷從來都不是出版,出版只是在家書具備了教育意義和社會效益后才發生的事。家書從來不為發表而創作,它甚至不是創作,而是交流和訴說,沒有功利上的顧慮,沒有商業上的考量,也不在乎語言是否華美及讀者是否接受,不是刻意之作。家書的真正目的是教育子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讓子女做一個堂堂正正、完完整整的人,不走歪門邪道,不辜負父母的期望。家書充滿了父母對子女的諄諄教誨,一字一句都飽含了父母的誠摯心意,可謂字字含情、句句暖心。一方面是有心教子,一方面是無意發表,使家書中有許多在正式出版物中容易被省略掉的內容,如生活瑣事、家庭秘辛、說教訓話等。這些內容也許看起來瑣碎、乏味,沒有令人震撼的元素,但正因為它們真實,沒有偽飾,沒有做作,才顯得可貴,才展現了家書的獨特魅力。
1.3 筆墨生春,飽含溫情
家書的對象是家人,血濃于水,家書充滿了溫情,展現了父母對兒女的關愛之情,以及兒女對父母的敬仰之情,親情的碰撞產生了一部富有溫度的家書。在家書的代表作《傅雷家書》中,傅雷先生對傅聰諄諄教誨、循循善誘,傳授給他很多藝術技巧,教給他很多做人、做事、理財和生活的道理,為傅聰的成長傾注了大量的心血,脈脈溫情躍然紙上,暖人心肺。傅聰對傅雷先生教育的深刻領悟及批評的虛心接受,也展現了其對父親的尊敬。家書的溫情溫暖了千千萬萬的讀者,激勵他們敢于直面現實、戰勝挫折,不斷完善自我。
1.4 內容豐富,不拘一格
家書的內容豐富,除記載家事外,還論及政治、藝術、文化、歷史、時事、愛情、人情、倫理、處世、修養等,十分博雜。家書不是教科書和學術專著,不必深入探討一個專業問題;家書是家人間的對話和閑談,不必囿于一個領域、一個專業。因此,家書的內容非常豐富,涉及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家書既能展現寫信人的生活不易,以及其對當時社會形勢的獨到見解、對人情世故的練達洞見,也蘊含著寫信人的人生智慧。例如,曾國藩在《曾國藩家書》中多次提到太平天國戰爭的形勢,并對形勢做出判斷;多次提到勤儉持家的重要性,告誡家人不可奢侈,要量入為出;多次闡述治學的方法。傅雷先生在《傅雷家書》中不僅分析了當時的社會形勢,還勸說傅聰要學會控制感情,只有冷靜才能做好事情。
2 家書的價值
經過歲月的變遷,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教育理念、科學技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很多家書的熱度和影響力卻沒有受到影響。究其原因,家書具有較高的價值,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能在時代的變遷中歷久彌新[1]。
2.1 教化兒女,勉勵后人
父母都希望兒女成人成才,家書就是一種教化兒女的理想讀物。家書蘊含很多做人道理、哲學思想、人生智慧、生活訣竅,對于孩子良好品格的塑造、高尚情操的培養都具有重要作用。與教科書相比,家書有情節,有情懷,有溫度,文字明白曉暢,語氣溫柔敦厚,能夠激發讀者的閱讀熱情,是一種讀者易于接受的家教讀物。
2.2 春風化雨,成風化人
良好的家風對于一個人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曾紀澤能夠成為一位優秀的外交家,傅聰能夠成為一位卓越的音樂家,都與良好的家風有關。習近平總書記說:“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奔視瓤梢詭椭彝I造良好的氛圍,讓兒女懂禮節、明事理、知榮辱、會生活,也可讓父母懂得怎樣有效地教育兒女。
2.3 修身養性,清心潤德
家書蘊含著許多看似樸素卻深刻雋永的哲理。例如,在《傅雷家書》中,傅雷先生勸說傅聰要適當休息,回歸大自然,不要沉迷于工作;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不要強求別人;要慎言慎行,不要張揚。這些人生格言濡養心靈,使人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掌握為人處世和待人接物的方法和原則,由內而外,由心到身,不斷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超越平庸。
2.4 補充正史,走近名人
家書是家人間的通信,內容包括許多名人的生活軌跡、人生經歷和思想歷程,某些內容甚至可以看作是寫信人的自傳,而這些內容在其著作中卻難以看到。例如,從《傅雷家書》可以看出,傅聰擁有較高的音樂天賦;傅雷先生做事認真,責任心強,對他的譯作精益求精,在生活上勤儉節約、嚴于律己。從《親愛的安德烈》可以看出,龍應臺是一個思想犀利、善于啟發孩子的母親。因為家書原本并不是要公開出版的作品,寫信人無須掩飾自己的生活經歷,所以家書成為研究名人的第一手資料,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研究者能從家書中了解名人的心路歷程和人生脈絡,獲得走近名人世界的機會。
2.5 家國同構,齊家治國
我國傳統的社會結構是家國同構,家是國的縮小,國是家的放大,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與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齊家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治國是齊家的發展,只有治好家才能治好國,如果連小單位的家都治理不好,就談不上治理大單位的國,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良好的家教和家風可以培養出品行端正、賢良高超的人才,對于營造良好的社會風尚、維護社會和諧安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傅聰、曾紀澤等能成為有突出成就的人物,與其良好的家風密不可分。
3 地方圖書館在傳播家書中的作用
地方圖書館是地方文獻的收集和整理中心,也是傳播優秀文化的重要機構。家書作為一種傳家修身、樹人立志的優良文獻,在建設和傳播家文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很多家書因戰亂、遷徙、散佚、不受重視及散落民間,而被湮沒。因此,地方圖書館應承擔起收集、搶救家書的責任,積極傳播、弘揚家書文化,為民眾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3.1 地方圖書館是家書的收集者
地方圖書館擁有收集家書的能力和資質。地方圖書館可向民間征集家書[2],號召當地居民踴躍捐贈家書,從而把散落在民間的家書收集起來,搶救瀕危文獻,保存和延續優秀家書,惠澤大眾,教化眾生。
3.2 地方圖書館是家書的整理者
整理文獻是一種技術含量較高的工作,尤其是整理年代久遠的家書,需要整理者具有深厚的文史知識和精深的文獻功底。因此,地方圖書館肩負著整理家書的責任。地方圖書館要對流傳下來的家書進行???,修改其在創作、傳抄、印刷過程中出現的差錯,把其整理成符合現代閱讀習慣的形式,并加上白話注釋,減少閱讀障礙,增強讀者對家書的理解。在整理完成后,地方圖書館還可與出版社合作整理出版家書,積極傳播家書文化。例如,廣西桂林圖書館整理出版的《陳宏謀家書》是地方圖書館整理家書的典范,被譽為桂林的文化盛事[3]。
3.3 地方圖書館是家書的傳播者
地方圖書館是公共閱讀場所,也是地域文化的推廣者和傳播者。地方圖書館擁有一定數量的讀者、活動空間,因此,其應充分發揮資源和技術優勢,通過多種方式宣傳和推廣家書文化,引導讀者了解家書的內容、感受家書的魅力、領略家書的精神,突破狹小的家族家庭限制,使家書成為人人都能共享和品讀的文化典籍,以良好家風促進社會新風尚的建立。
4 地方圖書館傳播家書的途徑
地方圖書館傳播家書的主要途徑包括:一是征集。地方圖書館可廣泛征集散落在民間的家書,號召民間人士捐贈家書,并整理收藏。二是展示。地方圖書館可將征集到的家書進行展覽展示,讓讀者能夠一睹手寫家書的真容,感受一筆一畫所透出來的力量和情感。三是開展活動。地方圖書館可開展閱讀、研討、書評、講座等活動,通過多種方式推廣和傳播家書,提高家書的熱度,引導讀者更好地理解家書、明白家書的價值和用處、接受家書及主動閱讀家書。四是利用新媒體。在網絡環境下,許多讀者熱衷于碎片化閱讀。新媒體成為民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移動閱讀成為民眾的主要閱讀方式。很多地方圖書館開通了微博、微信公眾號,利用新媒體發布信息、推薦好書、組織活動、推廣閱讀。微博和微信公眾號是重要的信息平臺,具有發布及時、生動活潑、方式多樣等特點。地方圖書館可根據讀者的閱讀習慣和閱讀喜好,利用新媒體宣傳推廣家書,組織與家書相關的活動,發布整理的部分家書內容,為家書造勢,吸引更多讀者關注家書。
5 結語
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書信溝通方式已逐漸被微信、QQ等即時通信工具部分取代。因此,地方圖書館在傳播家書時要注重長期效益,不要急于一時一刻、一朝一夕,而要潛移默化地將家書文化滲透到當地文化中,引導年輕讀者逐漸接受家書。家書的傳播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家文化,地方圖書館可利用家書打造家文化,營造一種積極上進、溫和優雅、清正高潔的文化氛圍。
參考文獻:
[1] 楊琦琛.中國傳統家訓文化及當代價值[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8.
[2] 秦慶濤.消逝的家書:論圖書館民間書信的征集整理工作[J].卷宗,2016(5):114-115.
[3] 朱健國.一方補證清史的新大陸:《陳宏謀家書》管窺[J].出版廣角,1998(3):60-62.
(編校:孫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