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寶希
(廈門市散裝水泥發展中心,福建 廈門 361001)
截至2020年,廈門市推廣應用散裝水泥工作(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三位一體”,以下簡稱推散工作)已有31年。過去30多年來,廈門市的推散工作基本上是從零開始,在市工信局和福建省散裝水泥中心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市各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相關企業的大力支持下,廈門市散裝水泥發展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經過不懈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推進節能減排、保護資源環境、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多次榮獲全國和福建省散裝水泥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回顧30多年的發展歷程,散裝水泥事業所取得的成就,鼓舞、激發了我們對散裝水泥事業的熱愛和獻身散裝水泥事業的激情。
統計資料顯示,從1990~2020年,廈門市散裝水泥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全市散裝水泥使用量由1990年的0.37萬噸增加到2020年的589.6萬噸,增幅達1 593倍,累計使用散裝水泥7 153.7萬噸;預拌混凝土使用量由1990年的3.7萬立方米增加到2020年的1 450.9萬立方米,增幅達391倍,累計使用商品混凝土18 444.8萬立方米;散裝水泥使用率由1990年的0.7%提高到2020年的82.8%;截至2020年底,預拌混凝土攪拌站已達到31個,從業人數達3 300人,年設計能力3 400萬立方米;預拌砂漿的發展在廈門市起步較晚,但經過近幾年的大力推廣,全市各主要保障性安居工程、地鐵社區、地鐵站、部分商業地產等工程項目已開始廣泛使用預拌砂漿,2020年干混砂漿與濕拌砂漿使用量分別突破20萬噸和2萬立方米。具體數據見表1、表2、表3和圖1、圖2、圖3。

圖1 廈門市歷年散裝水泥使用量

圖2 廈門市歷年預拌混凝土供應量

圖3 廈門市歷年散裝水泥使用率(%)

表1 廈門市歷年散裝水泥使用量(1990~2020年)

表2 廈門市歷年商品混凝土供應量(1990~2020年)

表3 廈門市歷年散裝水泥使用率(1990~2020年)
散裝水泥的推廣應用是節能減排、保護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是發展循環經濟、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有效途徑。每使用1萬噸散裝水泥,可節省60噸包裝紙,而生產60噸紙至少需用資源見表4。

表4 生產60噸包裝紙所需資源
據初步估算,31年以來,共節約包裝紙42.9萬噸, 相當于節約優質木材236.0萬立方米、電51 507萬度、煤55.8萬噸、燒堿15.7萬噸、棉紗2.9萬噸,減少了CO2排放445萬噸,節省了可觀的包裝費用,減少了水泥拆包損耗和粉塵污染,降低了生產流通和使用成本,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環境,節省了大量勞動力,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產生了良好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廈門市推散事業的綜合效益日益顯現,這也為廈門作為經濟特區,在全國衛生城市、環保模范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和優秀旅游城市等方面作出了貢獻。
30多年來,廈門市散裝水泥事業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顯著的成績,與廈門市散裝水泥發展中心緊緊圍繞發展散裝水泥的方針、政策,積極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直接有關。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自單位成立以來,不斷加強組織機構建設,為加快行業發展提供了組織保障。推散過程中,培養了一支作風優良的干部隊伍和高素質的工作班子,并具有獨立解決推散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的能力。
由2001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簽署的《福建省發展散裝水泥管理辦法》(省政府令第69號),到新修訂的《福建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中心始終按照法律法規開展散裝水泥工作,對各企業進行實地調研和監督檢查。近年來,中心受工信局主管部門的委托,根據新修訂的《條例》,定期開展監督檢查工作,檢查項目包括:水泥生產企業發展散裝水泥能力是否達到70%以上要求、抽查商品混凝土企業是否全部使用散裝水泥、中轉庫是否對散裝水泥進行二次包裝和配制、相關企業是否定期上報及時準確的統計報表、建筑工程項目散裝水泥使用率是否達到相應要求等。組織召開不定期的行業工作座談會,協調解決散裝水泥產、供、儲、運各環節的關系,穩定市場供應,確保重點項目的穩定供應。
為了有效地監督供應全市的散裝水泥質量,中心每年與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下發一份散裝水泥質量監督檢測計劃,委托有資質的企業對散裝水泥質量進行抽檢,抽檢項目包括水泥的安定性、初凝時間、終凝時間、細度、燒失量、三氧化硫含量、氯離子含量、抗折強度、抗壓強度等,并將檢測結果公布在中心網站和廈門建設工程信息網上。
優質完成散裝水泥行業信息統計,為該行業發展規劃和政策調整提供科學依據。主要統計全市的散裝水泥供應量與使用量、預拌混凝土供應量、預拌砂漿供應量和行業裝備等指標,并對數據進行分析,將結果上報上級行業主管部門,以便及時掌握行業發展情況。通過定期組織召開統計工作會議,宣貫行業統計工作制度,改進統計工作方法,將數據由紙質報送方式升級為網絡報送方式。
為了提高全社會對發展散裝水泥促進生態文明建設重要作用的認識,廈門市散裝水泥信息網作為散裝水泥行業宣傳的主戰場,及時發布政策法規、行業信息、質檢動態、統計數據等信息;在移動電視上和多條公交線路投放公益宣傳廣告;參加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深入生產企業、施工現場,解答政策咨詢;征訂一定數量的《散裝水泥》《中華建筑報·散裝水泥》等報刊,免費贈送給各有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
中心連續多年為購置散裝水泥設備的企業提供貸款貼息,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中心在工程建設項目竣工后,及時為企業辦理結退手續并返還使用散裝水泥的專項資金,從2010年至專項資金停止征收的2016年1月,中心已結退專項資金367筆,返還散裝水泥專項資金1 772.47萬元,極大地發揮了專項資金的杠桿作用。
30多年來,廈門市推散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今后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目前尚未出臺禁止現場攪拌砂漿的相關政策規定,預拌砂漿的推廣應用與先進省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使用量落后于南京、杭州、寧波等副省級城市或計劃單列市,多數施工企業仍以袋裝水泥現場攪拌方式作業為主;行業發展工作尚缺乏系統協調,目前,廈門市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監管分散在工信局、建設局兩個部門,尚缺乏連調聯動機制或辦法。為此,為推動全市散裝水泥事業再上新臺階,制定了本行業今后主要工作方向。
通過近幾年的宣傳和推廣,預拌砂漿在廈門的推廣應用雖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與周邊省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為進一步發展散裝水泥,我們將做好預拌砂漿的示范推廣,全面推廣應用預拌砂漿,并逐步禁止在施工現場使用袋裝水泥拌制砂漿。定期邀請預拌砂漿生產和銷售企業負責人召開座談會,深入探討如何有效擴大其使用規模,聽取企業方面意見和建議,把企業的訴求反映到政府相關部門。省經信委、住建廳于2018年2月聯合印發了《福建省發展預拌砂漿管理規定》,規定指出:加快推廣使用預拌砂漿,逐步禁止現場攪拌砂漿。同時還將擬定相關計劃推動市工信局聯合建設局制定具體時間和范圍,禁止現場攪拌砂漿,并報市政府公布執行。
應根據新修訂的《條例》的規定,加強對生產使用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的指導服務;加強與生產、銷售企業的溝通,引導相關企業加大散裝水泥投放力度,暢通銷售渠道,確保市場穩定。大力推進散裝水泥綠色產業建設,深入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積極引導混凝土攪拌站生產供應濕拌砂漿,擴大散裝水泥的使用規模,提高散裝水泥使用率。
散裝水泥主要用于生產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其使用量持續攀升,近三年均超過500萬噸。廈門本地沒有水泥原料資源,供應廈門的散裝水泥都來自其他地區。應繼續委托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對廈門市供應的散裝水泥質量進行檢測,并及時公布檢測結果,對全市散裝水泥質量起到監督和把關的作用。
落實散裝水泥行業統計調查制度,完善散裝水泥統計數據網上直報系統,定期召開統計工作會議并開展相關培訓工作,提高數據報送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強化運行分析,提高分析質量,為科學決策提供基礎數據。升級統計直報系統,將濕拌砂漿和干混砂漿的使用情況納入統計范圍。
我們將繼續做好行業的宣傳工作,緊緊圍繞“推散”能促進節能減排的主題,加強行業政策的解讀和宣傳。繼續制作雨傘、環保袋等宣傳材料,深入到相關企業、施工現場,并充分利用公交車身、移動電視、報紙等多種媒體,全方位地進行宣傳,特別是加大對預拌砂漿的宣傳和推廣力度,發展散裝水泥事業能給社會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不斷提高社會認知度。
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屬于政府性資金,雖然2016年1月已停止征收,但由于部分項目建筑周期較長,工程竣工后仍符合結退程序要求,中心繼續做好專項資金結退工作,做到應退盡退,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活力。凡符合返還條件的工程建設項目,材料齊全的,我們都“馬上就辦”,并在承諾的時間內讓繳款單位收到返退資金。
成績屬于過去,未來任重道遠。30年風風雨雨,廈門市散裝水泥事業有了長足發展,在市工信局和省散裝水泥中心的正確領導下,廈門市散裝水泥發展中心將繼續本著積極作為、依法推散、注重質量、加強宣傳、積極協調、有序推進的原則,不斷解決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困難,按照既定的方向,推動廈門市散裝水泥事業再上新臺階,也為我國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和2060年前碳中和目標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