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松
胡少銀,現任淮河能源控股集團煤業分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碩士研究生,正高級工程師,安徽理工大學碩導(校外),安徽煤炭學會煤礦自動化委員會副主任、安徽統計學會副會長。

自參加工作以來,胡少銀三十多年如一日,扎根煤海、勤奮敬業,先后在原淮南礦務局李一礦、潘三礦,淮南礦業集團機電運輸部、潘北礦建項目部、生產部、裝備管理中心、張集礦、經營發展部,淮河能源集團煤業分公司從事煤礦安全生產技術和科技創新管理工作。特別是2018年11月淮礦煤業分公司成立以來,他擔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積極響應集團公司做精做強做優能源主業的戰略部署,推動淮南本土煤礦實行專業化運營管理,在煤礦安全、技術管理、科技創新方面,大膽創新、敢于實踐,推動本土煤礦從產業發展到創新管理變革,加快本土煤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步伐。
三十多年來,他始終牢記科技報國的初心,堅定科技強國的信心,把個人事業融入到國有煤炭企業發展中,矢志不渝推動自主創新,大力推進礦井改革發展,持續轉變煤礦生產方式,用責任和擔當為煤礦安全生產、企業經濟發展、區域能源保障、煤炭行業科技進步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參與研究的《深部開采煤層擴容機理與近場消突關鍵技術研究》2012年榮獲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取得多項國家專利;《巨厚堅硬頂板高瓦斯厚煤層頂板控制和提高瓦斯抽放效率的方法及鉆孔機具》2015年獲國家發明專利,2017年度“中國專利優秀獎”;《煤礦深立井巷道本質安全型全斷面硬巖掘進機及其快速施工關鍵技術研究》2019年獲中國安全生產協會第一屆安全科技進步二等獎。參與完成省級及以上科研項目6項,獲國內專利5件,起草行業標準1項,發表國內核心期刊論文10篇。先后獲得煤炭工業優秀礦長等榮譽稱號。
大事難事看擔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他深刻認識到作為國有企業承擔的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和經濟責任,為確保疫區電煤供應,發揮國有煤炭企業能源保障作用。他帶領煤業公司迅速行動,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國務院、安徽省委省政府、省國資委和集團公司疫情防控和復產復工部署要求,第一時間響應,一手抓疫情防控,全力保障職工生命健康,一手抓復工復產,全力保障能源供應安全,用實際行動為戰“疫”作出應有貢獻。接到上級疫情防控指令后,他親自掛帥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主抓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落實“一責雙案”,從嚴從細制定落實《淮礦煤業公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方案》和16家二級單位復工安全技術措施和復工疫情防控方案。從2月3日接到復工指令到2月10日僅一周時間,淮南本土9對礦井分3批全部復產復工,返崗職工5萬余人。截至8月礦區生產平穩有序,已累計生產煤炭2028萬噸,為華東地區17家電廠提供電煤供應,為地方疫情防控電力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撐。數萬職工及家屬未出現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職工隊伍思想穩定。
胡少銀始終從政治高度認識和對待安全工作,大力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終把安全擺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壓倒性位置,大力實施科技興安戰略,不斷構建完善煤礦安全管控體系,推動礦區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
一是,針對防范較大及以上事故。突出安全風險敏感信息分級管控,持之以恒開展分專業分層級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堅持日分析、日調度動態閉合管理。在淮南本土率先建成了安全風險防控信息化系統,提升了安全管理效率,強化了安全管控效果。在安徽省率先建成智能瓦斯監測分析分級預警系統、煤礦水害風險預警和防控信息化系統,對提升重大災害治理能力和水平起到了很大的支撐作用。
二是,針對零星事故防控。在張集礦任礦長期間,他就深入分析,抓住事故誘發易發的薄弱環節、重點地段、特殊時段、關鍵人群,提出并實施了“五五六”安全預控管理法(即實施五類強推,關注五個變化,摳住六項重點),強推事前預防、過程控制,至今延續推廣到全礦區,取得了很好的安全效果。《煤礦“五五六”安全預控管理探索與實踐》在2014年也獲得了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煤炭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三等獎。
三是,針對強化安全基礎支撐體系。他堅持“管理、裝備、素質、系統”四并重,抓基層、打基礎、練基本功,科學反三違,煤礦安全基礎更加夯實。堅持以安全生產標準化為主線,實現由形式、靜態、結果達標向內在、動態、過程達標的轉變。重點整治各大系統,不斷向邊緣、難點地段延伸推進。同時,著力推動實施員工、班隊長、黨支部書記三大素質提升工程。截至2020年,淮南礦區已連續22年杜絕了瓦斯爆炸事故,連續13年杜絕了煤與瓦斯突出事故,連續9年杜絕了較大以上事故,百萬噸死亡率連續9年控制在0.1以下。勘探工程分公司安全生產10周年,潘四東礦安全生產9周年,安裝分公司安全生產8周年,顧北礦安全生產6周年、丁集礦安全生產5周年。公司榮獲全省“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江淮行”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胡少銀在井下現場
胡少銀把推進煤礦生產方式轉變,大力開展主導工藝和裝備革新,提高勞動生產效率,降低職工勞動強度,保障職工生命安全,作為淮南本土煤礦長期堅持的發展大方向。堅持做到不炒概念,不喊口號,對標國內外行業先進標桿,一項項按照時間表、路線圖扎實推進。特別是,他任張集礦礦長期間,在本土煤礦率先啟動全斷面硬巖掘進機(TBM)研發、井下現場應用,平均單進13.2米/天,最高日進尺30.7米,相比炮掘效率提高了8倍左右,為煤礦井下巖巷快速掘進探索了一條機械化新路子,2014年該項目也榮獲煤炭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任淮礦煤業分公司總經理以后,他帶頭制定落實《煤業公司技術創新、裝備升級推進生產方式轉變實施方案》,推廣21項強制標準和8項建議標準,通過裝備升級、技術進步,實現采掘開修鉆、機電運輸系統全面提升。采煤、掘進、巷修全部實現機械化,首個2.0版智能工作面正在回采,基本實現自動化、可視遠程干預、工作面自動找直。顧橋礦1126(1)軌順快速掘進示范作業線,全面實現“破、裝、運、支”機械化,月度實現進尺566米,創造了淮南本土同等條件下煤巷綜掘新紀錄。淮南礦區輔助運輸全面升級,建成柴油機單軌吊網絡化運輸示范礦井2座。數字礦山、智慧礦山加快推進,初步建成了張集礦、顧橋礦2個信息化示范化礦井,2021年底9對礦井將全部實現信息化。2019年,本土煤業實現了全員工效、煤巷單進、巖巷單進、巷修機械化、鉆機臺效“五提升”,效率、效益實現穩增長,創歷史最好水平。2020年,煤業公司正式啟動“生產效率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上臺階、三年大提升”目標要求,未來3年內淮南煤礦生產效率將提升到行業同類型礦井先進水平。
擔任煤業公司總經理以來,胡少銀深刻認識到本土煤礦必須以效率求生存,向創新謀發展,聚焦效率效益,深化改革創新,將科技創新作為著力點,不斷探索完善技術管理體系和創新工作機制,加速形成了創新資源集聚、創新人才匯集、創新活力迸發的良好局面。一是,聚焦煤礦重大災害治理、安全高效開采等重大課題組織科研攻關,建立健全以總工程師為首的科技創新管理體系,健全考核、評價、激勵等機制和制度。《深部開采煤層擴容機理與近場消突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研究深部A組煤煤層賦存狀況、圍巖應力分布和煤層瓦斯分布,解決了隨著煤礦開采深度增加,巷道變形變大、煤層突出危險加大,綜采快進快出中煤層突出風險。該項目成果獲安徽省科學技術一等獎;同時,建立了淮南礦區A組煤巨厚砂巖頂板強制放頂松動預裂爆破施工工藝及微震監測監控技術相結合的綜合動力災害防治技術體系,保障了A組煤安全高效回采。還有《一種礦用全斷面硬巖掘進機及其循環掘進方法》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安徽省專利金獎;《深部軟煤原位取樣精準測定瓦斯含量關鍵技術及裝備》獲得安徽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等。二是,通過“名師帶徒”培育高技能職工,通過技術比武磨礪精兵,以“五小”競賽等創新活動為依托,激發創新活力。2019年,煤業公司兩級單位實施各類創新221項,獲得省部級獎11項。申報集團公司第33屆“五小”競賽活動成果820項。三是,加大創新人才培養力度,探索“淮礦工匠”“淮南名師”評聘和高技能人才(勞模)創新工作室創建等,營造了濃厚的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新的良好氛圍。2019年,淮南礦區建立了“勞模工作室”“工匠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13個,搞創新、傳幫帶、育人才更加“接地氣”。建成了煤業公司重點專業專家庫、技術技能人才庫,697名各類專家人才入庫;推薦全國煤炭領域最美科技工作者1人,“538英才工程”7人。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時間的刻度,清晰地記錄了他看過的、走過的路,新時代下實行專業化運營的淮南礦區充滿著新希望、孕育著新活力、迎來了新機遇。在他的帶領下,煤業公司將秉承“忠誠、敬業、堅韌,開放、創新、協同”的企業精神,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和科技強國精神,繼續保持拼搏奉獻的優良作風、嚴謹求實的專業精神,不忘初心,揚帆起航,開創淮南本土煤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胡少銀(左)在井下現場調研指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