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白云怡

5月23日,美國《華爾街日報》刊發一篇所謂的“獨家報道”,聲稱一份“此前未被披露的美國情報報告”顯示,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3名研究人員曾于2019年11月到醫院就診,且“癥狀與新冠病毒感染及一些普通季節性疾病一致”。該報道以此為由再次炒作“新冠病毒武漢實驗室泄漏論”,并稱“中方和武漢病毒研究所沒有回復記者的置評請求”。事實上,國家衛健委在今年3月31日的一場記者會上已公開對此事做出澄清:就診者不是武漢病毒研究所職工,且病例出現的時間是2020年1月,而非外媒聲稱的“2019年11月”。武漢病毒研究所一位知情人士5月24日也和《環球時報》記者確認,該所沒有出現“3名研究人員染病”的情況,《華爾街日報》所援引的報告是“一派胡言”。從美媒這篇極富陰謀論色彩的報道出發,可以扒出更多線索和人物——他們相互串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一次又一次成為國際上涉華謠言的炮制者和傳播者。而像默多克新聞集團這樣的西方輿論機構,也熱衷于給這些跳梁小丑提供平臺,讓他們在輿論場上大肆渲染新冠病毒“實驗室泄漏論”。
打著“情報部門”幌子的澳媒記者
《華爾街日報》23日相關報道的信息源是“一份此前未被披露過的美國情報報告”。該報道看上去非常神秘,似乎是個“絕密大料”,但《環球時報》記者仔細查閱發現,所謂“武漢病毒研究所3名研究人員染病”的傳聞,早在兩個多月前就在澳大利亞媒體上傳播過。3月21日,澳大利亞“知名記者”莎莉·馬克森在《澳大利亞人報》上發表一篇“獨家報道”,并在澳大利亞天空電視臺上進行二次傳播——報道以美國國務院首席研究員大衛·阿謝爾的話作為信源稱,“武漢病毒研究所的3名員工曾在疫情大流行開始前,也就是2019年11月中旬生病”。大衛·阿謝爾個人評估認為,“這可能是疫情暴發的原因”。他同時聲稱,新冠病毒可能是中國研發的“生物武器”,而疫苗則是研發的“解毒劑”。
盡管這只是一個“研究員”頂著“情報機關”名頭爆出的陰謀論,但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中方專家組動物與環境學組中方組長童貽剛3月31日還是在國家衛健委的發布會上作出公開澄清,通過列舉詳細數據和講述篩查過程,揭穿“武漢病毒所工作人員患病系新冠源頭”的謠言,但他的辟謠顯然沒有被西方媒體廣泛報道。
值得關注的是,這不是莎莉·馬克森第一次在自己所在的媒體上炮制有關“武漢實驗室泄漏新冠病毒”的“獨家新聞”。今年5月7日,莎莉·馬克森用同樣的套路,在《澳大利亞人報》發表過一篇“獨家報道”,信息源仍被冠以“一份神秘的美國國務院獲得的中國政府泄露的文件”,報道稱中國政府早在2015年就曾研究過“把非典病毒作為生化武器使用的可能性”,并由此得出“推論”:“這次新冠病毒可能是實驗室泄漏”。然而,這份所謂的“泄露文件”,其實就是一本在搜索引擎上能搜到、在在線書店能買到的書——《非典非自然起源和人制人新種病毒基因武器》。這本2015年在中國公開發行的書探討的是“非典”可能并非源于自然界,而可能是一種“人為操縱”的疾病。但這本書介紹的是一種學術觀點,
且不是中國主流科學界的觀點,更談不上是什么“中國政府的文件”。更打臉莎莉·馬克森和相關澳媒的是,一些中國學者探討的恰恰是“病毒是不是美國攻擊中國的武器”。但這樣重要的觀點卻被馬克森刻意淡化了。
還有一條在國際上傳播甚廣的新冠肺炎疫情涉華謠言的始作俑者也是這位莎莉·馬克森。2020年5月,莎莉·馬克森在隸屬于新聞集團旗下的澳大利亞小報《每日電訊報》上拋出一條“全球首發的獨家報道”,在報道中,她聲稱自己獨家獲得一份15頁的“中國檔案”,該檔案稱“中國故意壓制或銷毀武漢病毒研究所的數據庫,掩藏新冠病毒暴發的證據,導致數萬人死亡”。同樣,《每日電訊報》的報道對這份“檔案”的來源也是進行精心和充滿神秘色彩的描述,將其指向“五眼聯盟”的“內部情報文件”。這份小報當天以6個整版的篇幅發表相關報道,隨后又被同為新聞集團旗下的美國福克斯新聞、《紐約郵報》等右翼媒體立即轉載并大肆炒作。莎莉·馬克森本人甚至還受邀到福克斯新聞繼續“揭秘”。然而,這份“秘密檔案”很快被英、澳情報機構否認。英國《衛報》等媒體在求證英美等國情報官員后證實,“中國檔案”并不是來自“五眼聯盟”的情報,應當只是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領導下的美國國務院根據所謂“公開材料”編纂的一份閱讀參考材料,因而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新冠病毒是從中國的一個研究實驗室泄漏出來的”。《衛報》援引情報界人士的話說:“直覺是,這是一個建立‘反敘事和向中國施壓的工具。在此事件中,最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意圖。(它)可能就是某個來自公開領域的東西,然后蓋了個‘秘密級的印章而已。”
通過以上3個事例,莎莉·馬克森炮制反華謠言的“套路”昭然若揭:先找一個來源不明、內容可能是胡說八道的信息,再給它套上“情報部門絕密文件”的幌子,營造出一種“神秘的可信感”,然后在報道中以歪曲的方式解讀、上綱上線攻擊中國。就這樣,一條很容易受西方右翼人士賞識、稱“好”的涉華謠言就“出爐”了。▲
受《蘋果日報》委托的“中國觀察家”
在炮制“中國陰謀論”的道路上,莎莉·馬克森不是一個人,她還有兩個密切合作的伙伴:一個叫羅伯特·波特的“網絡安全專家”和一個叫克里斯多夫·巴爾丁的“中國觀察者”。這兩人經常接受莎莉·馬克森采訪,為那些所謂的“機密情報文件”背書,充當“獨家信息源”。莎莉·馬克森炒作“中國把非典病毒作為生化武器”時,羅伯特·波特就在其采訪中以專家的名義言之鑿鑿地“鑒定”該“機密文件是真實的”。在造謠“中國故意銷毀武漢病毒研究所的數據庫”時,他又和克里斯多夫·巴爾丁化身為“知情人士”,稱“有可靠來源稱,一群黑客攻進武漢病毒研究所網絡,發現那里的數據和中國上報給世衛組織的數據有重大差異……”為傳播該謠言,這兩個人從去年5月到11月,不厭其煩地把同一個故事在《澳大利亞人報》、澳大利亞天空新聞臺、英國《太陽報》等右翼媒體上翻炒,卻拿不出真憑實據。最后,一些西方媒體也就不了了之了。
這些人的“聯手作品”還有不少:去年12月,莎莉·馬克森在澳大利亞天空電視臺再次“披露機密文件”,稱一份“外泄的190多萬上海中共黨員名單顯示,很多黨員在外國駐華使領館和波音、輝瑞、阿斯利康等大型跨國企業工作”,而羅伯特·波特在節目中為這樣的炒作站臺,分析文件中透露的“中國滲透”情況。這個謠言目的十分明顯,一方面借此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中國滲透論”,一方面模糊而巧妙地“暗示”:在輝瑞等西方疫苗企業中有中共黨員的存在,這意味著中國有“偷竊”西方新冠疫苗技術的可能性。隨后,這份所謂的名單很快被中國外交部辟謠,《環球時報》聯系名單上的相關人士也證實,該名單完全是偽造的,而考慮到中共黨員已超過9000萬這一龐大的數字,拿“外國使領館和跨國企業中有黨員”來炒作更是完全暴露了他們對中國的無知。
涉華謠言的“幕后推手”克里斯多夫·巴爾丁因散布謠言時“用力過猛”,砸了美國政治界的腳,被一眾西方媒體認定為“不可信”。2020年美國大選前夕,互聯網上曾流傳過一條“拜登兒子亨特和中國有生意往來”的傳言,傳言的來源是一份64頁的所謂“機密文件”,由一家名叫“臺風調查”的“情報公司”出品,而文件的作者是一個自稱名叫馬丁·阿斯彭的“瑞士安全分析師”。然而,技術專家深入分析后發現,馬丁·阿斯彭的身份竟然是偽造的。據美國NBC新聞報道,馬丁·阿斯彭的個人資料相片里的虹膜被技術人員發現有異常,最后證實圖片是用人工智能的“人臉生成器”做的……接下來,媒體溯源發現,最早在互聯網上發布這份文件的正是克里斯多夫·巴爾丁。最開始,克里斯多夫·巴爾丁還否認該文件是自己偽造的,聲稱這“只是自己收到的報告”,但后來終于還是改口承認,馬丁·阿斯彭是一個完全虛構的人,而文件是由“港獨”大佬黎智英旗下的《蘋果日報》“委托撰寫”的。
此后,克里斯多夫·巴爾丁這個觸碰西方政治和輿論“紅線”的小丑就很少出現在西方右翼媒體的報道中。不過,他現在依然繼續在推特等平臺上活躍著,不斷炮制有關中國的陰謀論。▲
新聞集團、班農……“鏈條”或許很長
實際上,在抹黑中國方面,莎莉·馬克森、羅伯特·波特、克里斯多夫·巴爾丁等人只是活躍在臺前的人物,他們炮制謠言的平臺絕大多數都與默多克旗下的新聞媒體有關。像莎莉·馬克森這樣的記者,竟然多次獲得新聞集團設的獎項。對此,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曾撰文痛批說:“當謊言被報道成事實,當正當提出懷疑的人被輕視、被攻擊為不愛國的‘綏靖派時,西方媒體對登出一個‘大故事的興奮壓倒了他們本應為公眾報道真相的責任感。記者們認為,這樣的‘大故事能向敵方施壓,但實際上卻損害了國家的長遠利益。在這之中,默多克新聞集團尤其像個不屈不撓的拉拉隊隊長,添油加醋地報道,為戰爭加油助威,甚至詆毀反對戰爭的人。”
與此同時,莎莉·馬克森等人還多次受邀登上美國前總統高級顧問史蒂夫·班農開設的自媒體節目,反復傳播自己一手編造的針對中國的謊言和陰謀論。考慮到班農的復雜背景,或許在此次疫情中,在背后炮制涉華謠言的“鏈條”還要更長。此外,一個更值得警醒的現象正在出現:越來越多的西方主流和偏左翼媒體也開始炒作這些最初是右翼造出的謠言“冷飯”,甚至許多頗具盛名的科學家也在這種民粹聲浪的威脅下向陰謀論妥協。畢竟在去年美國大選前,他們還有政治上的動力去駁斥這些反科學的言論,但在特朗普正式卸任后,這一動力已不復存在,很多人也對涉華陰謀論的態度采取了默許甚至放任的態度。
中國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李海東教授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是一種典型的媒體與政治的配合。接二連三的對華陰謀論既是為西方多國政府的防疫不力‘甩鍋,也是由于美國精英群體對中國做出‘戰略競爭的定位后,需要在大眾層面做‘競爭動員,打造和構建所謂‘與華對抗的社會氣氛。”他認為,在未來數年中,西方在疫情議題上針對中國的輿論攻勢仍會持續,甚至成為美國打壓中國國際聲譽、給中國發展制造麻煩的核心抓手,中國對此應保持高度警惕。而一位曾擔任過駐華外交官的英國學者這樣評論莎莉·馬克森等人炮制的涉華陰謀論:“推動這類敘事的人,在傷害世界上所有人。從長遠來看,我們要共同努力,阻止大流行疫情的再次發生。”▲
環球時報2021-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