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霞

圖/IC
5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下稱七人普)主要數據公布。結果顯示,最近十年中國人口總數保持增長,但人口發展中面臨著一些結構性矛盾,如勞動年齡人口和育齡婦女規模下降,老齡化程度加深,總和生育率下降,出生人口數量走低等。
據七人普數據,2020年中國人口總量為141178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下同)的133972萬人相比,增加7206萬人,中國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約占全球總人口的18%。
不過,雖然最近十年中國的人口總數保持年均0.53%的增長,但增速進一步放緩,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0.57%下降0.04個百分點,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1.07%下降0.54個百分點。
照此趨勢,未來中國人口總量從某一時點起開始下降不可避免。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5月11日國新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從近年來中國人口發展變化的趨勢看,今后的人口增速將繼續放緩。同時,人口增長還受年齡結構、生育觀念等因素影響,(預計)中國人口今后會達到峰值,但具體時間現在看還有不確定性。
從年齡構成看,中國勞動年齡人口規模減少,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未來一段時期中國將持續面臨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壓力。
據普查結果,2020年中國16至59歲勞動年齡人口的總規模為8.8億人,比2010年勞動年齡人口減少4000多萬人。不過,從質量上看,勞動年齡人口素質顯著提高,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了10.75年,比2010年的9.67年提高了1.08年。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今后較長一段時期中國的基本國情。2020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超2.6億人,占18.7%(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超1.9億人,占13.50%),比2010年比重上升了5.44個百分點。目前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存在老年人口規模龐大、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因人口流動等因素影響鄉村老齡化水平顯著高于城鎮、老年人口文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等特點。
此外,主要受育齡婦女數量持續減少和“二孩”效應逐步減弱等因素影響,中國生育率明顯降低。七人普數據表明,2020年中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為1.3,已處于較低水平。
人口問題是關系全局的長期性、戰略性問題,人口轉變的狀況與趨勢對國家經濟發展也具有顯著的正、負效應影響。寧吉喆表示,要辯證看待人口變化對經濟社會的影響。
一是中國人口基數大、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沒有改變,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優勢將長期存在,人口與資源環境仍將處于緊平衡狀態,同時,人口增長放緩,需要采取措施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二是勞動力資源依然豐富,人口紅利繼續存在,同時勞動年齡人口逐年緩慢減少,經濟結構和科技發展需要調整適應;三是人口素質不斷提高,人才紅利新的優勢將逐步顯現,同時,大學生就業壓力加大,產業轉型升級步伐需要加快;四是少兒和老年人口比重雙雙上升,凸顯了“一老一小”問題的重要性,需要優化生育政策,完善養育等人口服務體系;五是人口加快集聚,既反映了城鎮化和經濟集聚的趨勢性變化,也對提高城鎮化質量、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