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媛 薛愛芳


【關鍵詞】小兒急性感染性喉炎:護理;布地奈德
小兒急性感染性咽喉炎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臨床上常表現為發熱、咳嗽等。其發病容易反復且病程較長,若不及時進行治療,嚴重威脅幼兒的生命健康。對于小兒急性感染性咽喉炎的患者常用治療方法為吸人治療,但是由于幼兒年齡較小,不容易配合治療,所以采取適當的護理方式是極為重要的。小兒急性感染性咽喉炎發病較急,在發病期間患兒會出現咳嗽等臨床癥狀。隨著患兒的病情逐漸加重,患兒會出現面色蒼白等情況。甚至會出現呼吸困難嚴重威脅患兒的生命。與成年人相比,兒童的各項器官功能并未完善,兒童的抵抗力相對較低,咽喉部位的血管較為豐富,極易發生細菌和病毒的侵襲。在嬰幼兒期間,小兒的排痰機制并未發育完全,兒童無法通過咳嗽等方式將分泌物排出,這也會導致兒童的病情會加重。小兒急性感染性咽喉炎的常發生于春冬季節,患兒臨床上表現為呼吸困難、聲音嘶啞等癥狀。發病和病情進展較為速度,對兒童的身體發育具有嚴重的影響。由于小兒的免疫系統發育不夠完善,患兒不能有效抵抗感染。急性感染性咽喉炎作為臨床上常見的小兒疾病之一,多由病毒或細菌引起感染,小兒的喉骨較柔軟,一旦發生感染,極易導致喉骨腫大,堵塞聲門,所以應該及時給予相應治療,以保證患兒的生命安全。為探討研究對于小兒急性感染性喉炎進行布地奈德吸入治療后的護理效果觀察。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小兒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40例,依據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患者均進行布地奈德吸入治療,其中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實驗組進行針對性護理。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不良反應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小兒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40例,依據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患者均進行布地奈德吸入治療,其中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實驗組進行針對性護理。其中對照組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齡(1.82±1.02)歲,實驗組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齡(1.84±1.01)歲,兩組之間的一般資料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布地奈德吸入治療,用藥劑量可以進行適當調節,保證霧化的溫度為24攝氏度,患兒取仰臥位,對鼻腔以及口腔內的異物清理后進行霧化治療。對照組進行常規的護理操作,包括藥物護理,環境護理,身體護理等,定期對房間進行清潔,注重患兒的飲食;實驗組進行針對性護理,具體措施:①保持呼吸道通暢,患兒因年齡小無法自主清晰表達是自身或者因霧化吸入造成的不適和痛苦。密切觀察面部表情變化有無顯著改變,如果出現面部蒼白,呼吸困難或急促等,及時給相應處理,并通知醫師。②健康宣教,因患兒會發生喉梗阻等危及生命安全,所以家屬會產生恐懼。為家屬講解霧化吸入方法及注意事項,使家屬更好的了解霧化治療,以配合治療。告知家屬如何與患兒進行相處緩解患兒及家屬的心理壓力,積極配合治療。③霧化吸入的護理,患兒治療中存在多動,觸碰霧化吸入器等行為,應給予面罩緊貼于面部,對面罩的松緊帶進行調整與固定。給患兒觀看卡通片,玩玩具等方式轉移注意力。患兒使用專屬霧化器防止交叉感染的發生。④口腔護理,使用藥物吸人治療后囑家屬為患兒進行面部清洗及漱口,防止藥物殘留。
1.3統計學分析
分析資料類型以及是否符合正態分布,若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1.4觀測指標
經過三周護理后,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對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效果
兩組患者經過一段護理后,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95.0%)明顯高于對照組(90.0%),兩組之間差異具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兩組患者經過一段護理后,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0.0%)明顯低于對照組(10.0%),經過統計學研究顯示,兩組之間差異具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急性感染性喉炎是喉部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常與上呼吸道感染有關,十多年前在一份Cochrane研究報告中曾經報道過。喉部炎癥會導致聲音嘶啞、喉嚨痛和吞咽困難。這些癥狀通常在3周內消退,但可能持續更長時間(數月)。小兒急性喉炎常見于6個月~3歲的嬰幼兒,起病急,癥狀重。嚴重時會導致吸氣困難而窒息死亡。一般白天癥狀較輕,入睡后分泌物阻塞,導致夜間癥狀加重。病毒性喉炎可由多種生物引起,包括但不限于內流恩扎病毒、腺病毒,甚至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急性細菌性喉炎也有類似的表現,但膿性分泌物在細菌性喉炎患者中更常見。急性感染性喉炎其發病較急,近年來研究顯示,急性感染性喉炎常發生于幼兒,嚴重影響幼兒的身體健康。布地奈德能夠局部抑制氣道炎癥,抗過敏等作用。患兒通常采用布地奈德吸人治療,以解痙、抗炎,祛除氣道栓和保持呼吸道通暢的治療原則。在治療過程中,采用適合的護理方式是極其重要的。對于小兒急性感染性咽喉炎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措施為霧化吸人或靜脈滴注腎上腺皮質激素,但是臨床經驗顯示,這種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地塞米松進行治療,患兒會出現咽喉部刺激等現象。布地奈德屬于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近年來,常用于治療咽喉部疾病。在使用過程中,可以有效進行局部炎癥的消除,霧化吸入可以減輕肝臟轉化負擔,有效降低副作用的發生。有研究顯示,即使在短時間內吸人大量的布地奈德患兒也不會出現不良反應,讓家屬更加放心用此方法進行治療。患兒進行針對性護理,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情況,減少憋氣、劇烈咳嗽等不良反應的發生。急性感染性咽喉炎的發病多發生于春、冬季節,在此時間點,接受治療的患兒極多,在進行有效的治療方法基礎上,有效的護理干預對于患兒的治療效果也有著一定的臨床意義。地塞米松吸人治療不能有效達到較為理想的親模性,且藥物半衰期較長,藥物起效較慢,需要肝臟進行完全藥物轉化才可以實現藥物作用。布地奈德是一種糖皮質激素,可以有效抑制免疫反應的發生,具有局部抗炎的作用,藥物進入機體后,起效較快,且操作較為容易。布地奈德可以和肝臟中微粒體酶進行超強結合,利用霧化吸入治療,可以加速藥物的局部作用效果減輕炎癥的反應性。小兒急性感染性喉炎在春冬季發病率較高,患兒由于免疫系統不夠完善,若發生感染極易導致患兒的咽喉腫大,嚴重會堵塞氣管,導致患兒呼吸困難,對其生命安全具有嚴重的威脅。有研究顯示,對于小兒急性感染性喉炎的治療通常采用減輕喉部水腫以及患兒炎癥反應,保證呼吸道通暢等。
本研究顯示,兩組患者經過一段護理后,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95.0%)明顯高于對照組(90.0%)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0.0%)明顯低于對照組(10.0%),經過統計學研究顯示,兩組之間差異具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小兒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進行布地奈德吸人治療時進行針對性護理,對于治療效果可以得到有效提高,不良反應的發生也相對減少,值得用于臨床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