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唱 宋曉明

【關鍵詞】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聲;CT掃描;診斷價值
乳腺癌屬于常見惡性腫瘤,具有發病率高等特點,是嚴重危害著女性身體健康,影響女性心理狀態。近幾年,由于現代生活方式的逐步改變,乳腺癌的發病率不降反增,且發病群體逐漸趨于年輕化。臨床上針對乳腺癌秉持先診斷后治療的原則,即優先選擇有效臨床診斷方式確診后再行階段性治療,而本次研究則以彩色多普勒超聲聯合CT掃描作為首選診斷方法,以探析其診斷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抽取我院超聲科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參與研究調查,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5例)和對照組(35例)。其中對照組中年齡在23~65歲,平均(35.25±4.11)歲;觀察組中年齡在23~60歲,平均(35.12±4.07)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對比,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選擇飛利浦HDI 4000和IU22型超聲診斷儀進行檢查。指導患者保持仰臥位姿勢,將探頭頻率調節至10~12 MHz,于縱切面實行橫向掃描,同時以乳頭作為掃描中心位置,開始扇形掃描。待確定病變位置后,再應用探頭進行加壓解壓,仔細探查病灶情況,包括有回聲情況、大小、形態等,并實時檢查乳房血運情況。
1.2.2觀察組:彩色多普勒超聲+CT掃描。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操作同對照組。CT掃描選擇美國GE公司的螺旋CT攝片機進行掃描。指導患者保持俯臥位或仰臥位,于俯臥位時,需墊起患者頸部、肩部、腹部,讓乳房保持自然下垂狀態。設定參數:電壓120 kV,電流200 mA,層厚10 mm。掃描范圍自乳房下界至腋窩頂,待病灶確定后,調整為2mm薄層掃描,必要時行增強掃描。
1.3觀察標準比較兩組診斷準確率。
1.4統計學方法利用SPSS18.0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均檢出纖維脂肪瘤、乳腺增生結節、乳腺癌(浸潤性導管癌、浸潤性小葉癌、髓樣癌、導管內乳頭狀癌、黏液癌)。觀察組的診斷準確率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討論
乳腺癌是乳腺細胞生長失去控制所形成的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發病率且年輕化發病趨勢,因而醫學界對于乳腺癌的診斷與治療極為重視與關注。
乳腺癌是我國女性最常見的癌癥之一,且經臨床研究資料顯示,我國2018年的發病例數高達27.24萬例,且至2020年呈現出只增不減的發病趨勢。乳腺癌以乳房腫塊、乳房內陷、乳房或乳頭持續疼痛等為主要表現形式,而家族史、年齡、月經周期等均是乳腺癌的誘發危險因素。因乳腺癌對女性患者造成的危害性較大,且發病頻繁和致死率較高,因而臨床上針對乳腺癌決定選擇有效臨床診斷實行早期快速檢查,聯合彩色多普勒超聲或CT掃描單獨聯合實行,盡快確診乳腺癌病灶位置、形態、大小等。彩色多普勒超聲使用高頻超聲探頭可仔細探查乳腺各層結構,清晰獲取圖像,準確確定病灶位置,全面掃描各種形態變化,為臨床治療方案提供切實可行的診斷依據。但由于臨床醫師經驗或能力差異,以及患者自身特點或環境因素等影響,可能會影響到彩色多普勒超聲的檢查結果,使之出現漏診或誤診情況。因此,本次研究決定加入CT掃描,聯合彩色多普勒超聲形成良好的互補作用,以便于提供病變組織硬度的圖像,提高診斷準確率,并借助于雙面或多面仔細觀察,降低誤診或漏診率,提高準確檢出率。
綜上所述,乳腺癌患者選擇彩色多普勒超聲+CT掃描實行聯合診斷,可全面提高診斷準確率,為個性化臨床治療方案制定提供可靠依據,且具有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