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爾哈提·克力木 古孜力阿依·木合太爾

【關鍵詞】熒光定量POR;高危人乳頭瘤病毒:分型檢測
本研究對PCR檢測HPV結果進行分析,以期為臨床診治提供參考,并提升宮頸癌防治工作質量,報道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自2019年3月~2020年3月于我院就診并自愿接受HPV檢測的110例患者的宮頸分泌物標本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年齡23~56歲,平均(46.78±6.12)歲。
1.2方法
1.2.1標本采集疣體增生、贅生物取材:暴露疣體皮損處,以生理鹽水清洗局部,用小刷子來回擦拭疣體組織表面,獲取脫落細胞,取樣所用拭子置人裝有5ml病毒保存液中,進行漂洗,貼壁擠干,然后丟棄。所獲標本在-20℃條件下冷凍保存,24h內完成檢測。
宮頸分泌物取材:取截石位,置入陰道窺器,暴露宮頸口,以無菌小刷子將宮頸口多余分泌物擦拭干凈,另取一份經生理鹽水提前浸泡的小刷子緊貼宮頸口,順時針旋轉3~5周,取得分泌物與脫落細胞。取樣拭子置人裝有生理鹽水的滅菌離心管中,進行漂洗、并貼壁擠干,然后丟棄。
1.2.2檢測方法取待測標本與對照試劑各50I,分別加入0.5ml離心管,再添加50IxIDNA提取液,進行震蕩,使其充分混勻,然后取上清,加入試劑反應管,試劑反應管置于自動熒光PCR儀上,進行自動分析處理。
1.3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20.0統計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110份標本,共檢出57例HPV DNA陽性,陽性檢出率為51.82%。其中低危型27例,高危型30例;有疣體病例HPV DNA陽性率為52.63%,無疣體病例HPV DNA陽性率為50.94%,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低危型病例中,有疣體病例占比較無疣體病例高,高危型病例中,有疣體病例較無疣體占比低(P<0.05),見表1。
3討論
相關研究指出高危型HPV攜帶者,持續呈陽性,尤其是多種高危型符合感染者,2年內患CIN的危險性較HPV陰性者高出200倍左右。目前,HPV尚未在活細胞中分離成功,故細胞培養法無法進行HPV檢查,血清法可檢測HPV感染情況,但由于人體感染HPV后,機體產生的抗體長期存在于衣殼蛋白中,故血清法無法確定近期或既往感染,對臨床診斷和治療的參考價值不大。隨著分子生物技術學的發展,實時熒光PCR在HPV感染監測中得以廣泛應用,使得宮頸癌篩查和防治工作取得長足進步。本研究對實時熒光PCR檢測HPV感染效果進行分析,結果發現110例患者HPV DNA陽性檢出率達51.82%,有疣體與無疣體病例陽性檢出率對比未見顯著差異,但從檢出樣本中所見,有疣體病例低危型HPV感染率更高,無疣體病例則以高危型感染率更高。這一結果提示,在懷疑為生殖道尖銳濕疣病例中,HPV感染一般以低危型為主,而在懷疑為宮頸上皮內瘤變或宮頸癌病例中,則以HPV高危型感染為主。
綜上所述,采用熒光定量PCR進行HPV檢查,可明確HPV感染的定性與分型,有利于HPV早期檢查。自亞臨床患者中篩查HPV高危型陽性患者,給予臨床干預,能夠控制癌前病變向宮頸癌發展。由此可見,采用熒光定量PCR進行HPV檢查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