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敏 馬婷婷

【關鍵詞】健康教育干預;陰道炎;護理質量
陰道炎(vaginitis)屬于臨床婦科中極為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現為外陰灼痛、瘙癢、流液異常等癥狀。臨床中將陰道炎劃分為5大類型,其中主要包括念珠菌性、滴蟲性、細菌性、老年性以及幼女性,不同類型的陰道炎患者其臨床癥狀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但都對患者的生活舒適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本文針對陰道炎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干預的作用和價值展開綜合性的判定和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7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120例患者展開判定,隨機分為觀察組(健康教育)和對照組(常規護理),各60例。對照組年齡18~~60歲,平均年齡(39.5±5.14)歲;觀察組年齡18~60歲,平均年齡(39.5±5.11)歲,將2組基線資料進行比對(P>0.05)。
1.2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措施,指導患者正確的生活飲食習慣和會陰部的正確清潔方式。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干預措施,本研究主要針對于患者的服用藥物、疾病知識普及以及日常預防措施三個維度進行綜合性干預。
1.2.1服用藥物干預:為了避免患者出現私自添加或者減少藥物的服用,告知患者嚴格遵循醫囑按時服用藥物的重要性和目的,并定期前往進行復查和檢測,針對其病情的發展情況遵循醫囑調整患者藥物的服用。用簡潔的語言與患者進行溝通,告知其藥物的作用機制以及可能出現的毒副作用等。告知患者在治療期間避免性生活,保證伴侶的身體健康,伴侶應當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告知患者在自我護理中需觀察服用藥物后是否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1.2.2疾病知識普及:為了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需要為其進行疾病知識宣教。護理人員可通過張貼欄、宣傳架以及健康宣傳手冊等多元化方式為患者進行普及,加之口頭敘述的作用,加深患者對于陰道炎疾病的認知。由于部分患者的的文化知識水平相對較低,極易出現焦慮、緊張等情緒,護理人員需要使用簡潔的語言方式耐心的為患者講解此類疾病的基礎知識、病理機制和治療方案等,從而緩解其不良情緒。
1.2.3日常預防措施:告知患者保持正確良好的生活習慣的重要性,當身體出現異常現象時應當及時前往醫院進行診斷治療,定期進行常規的婦科各項檢查,最大程度上實現早發現早治療。日常生活中保證會陰部的干燥和清潔,每日進行淋浴,避免在生理期進行盆浴和性生活等,減少前往公共泳池的次數。疾病診斷后對于其貼身物品以及其他衣物定期進行消毒滅菌處理,私人物品避免交叉使用,從而有效規避交叉感染和反復發作的情況。
1.3觀察指標觀察2組治療總有效率,針對于2組患者均接受不同的的護理干預模式,其治療成效將其劃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3個評價標準。
1.4統計學分析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22.0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
2結果
比對治療總有效率: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現階段對于陰道炎的主要治療方法以藥物治療為主,對于盆腔炎以及復發性的陰道炎患者應當在夫妻同時治療的基礎上口服用藥,從而維持正常的陰道菌群,避免其生態平衡被打亂。本研究探討了為陰道炎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干預的價值和作用,其護理結果顯示如下: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行之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能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減少擅自添加減少藥物等情況的發生。
綜上所述,為陰道炎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干預較之常規護理干預,其臨床護理水平和質量更為突出,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同時減少了復發率,使得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掌握程度不斷提升,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