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
腦出血也被稱之為腦溢血,其具有極高的發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現階段對于腦出血的主要治療方式以內科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以及外科治療為主,其治療原則均以降低血壓,降低顱內壓,減少致殘率和死亡率為目的,不同的治療方式均有著其優勢和缺點。
1什么是腦出血?
腦出血是指在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所引發的出血,根據流行病學研究,其發病率占全部腦卒中的20%~30%,且急性期的死亡率高達30%~40%,嚴重危及著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此類疾病出現的主要病因與高血壓、血管老化、高血脂、吸煙以及糖尿病等呈正相關性,且血壓波動、情緒過于激動、氣候變化和飲食不節等屬于疾病的誘發因素。其多發人群以中老年人群、高血壓和血管畸形者為主,患者常見的一般癥狀表現為嗜睡、頭痛、昏迷以及嘔吐等為主,為降低疾病的死亡率、致殘率和復發率應當給予患者有效的治療方式進行干預。
2腦出血的常見治療方案
2.1內科治療對于發病后意識清醒的患者,且腦內血腫直徑小于3cm血腫量小于20mL時為患者實施調節血壓、降低顱內壓以及止血等常規治療措施,具體實施方式如下所示。
2.1.1調節血壓導致腦出血發作的主要影響因素與血壓升高有著直接的聯系,因此其治療原則首先是調節血壓。主要使用脫水類藥物從而達到降低患者顱內壓的目的,同時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的過程中,應當更加注重患者血壓變化,避免血壓過低出現腦供血不足的不良情況,進而導致腦水腫情況更加的嚴重,可為患者采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進行治療從而達到調節血壓的目的。
2.1.2降低顱內壓導致腦出血患者顱內壓升高的主因是顱內血腫引起壓迫,血腫周圍組織在不同程度壓力的作用下出現腦血腫的情況,當其腦水腫長時間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可逐漸發展為腦疝,最終導致患者步人死亡。針對此種情況,臨床大多使用甘露醇實施降低顱內壓操作,從而在藥物有效成分的作用下對神經膜氧化進行抑制,同時對自由基進行清除,延緩對生物膜的破壞。
2.1.3止血臨床中對于腦出血的患者是否采用止血藥物進行治療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議,對于以高血壓所引發腦出血的患者,在高血壓病的影響下其小動脈平滑肌早已透明質變,價值纖維素的壞死,導致小動脈較薄的位置受到加大壓力而膨出,進而誘發微動脈瘤,造成機體動脈血壓短暫性升高。對于此部分學者認為無需使用止血藥物進行治療,且抗纖溶止血類藥物的止血效果并不理想。但在近年來的相關研究和臨床實踐中發現,選擇適宜且有效的止血藥物進行治療對于預防血腫擴大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常用藥物巴曲酶對發病時間<6小時的患者進行靜脈滴注,可顯著抑制血腫擴大。
2.2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醫治療相較之常規西醫治療,其藥物起效速度相對緩慢,但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也同樣有著其獨特的優勢。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因此在面對腦出血患者的治療,需要結合腦部病理變化情況、身體以及臟器組織等變化針對性地制定治療方案。同時中醫治療方式相對溫和,不會對機體造成過度刺激。因此可以在患者后期的康復治療中,采用中醫針灸聯合高壓氧進行治療,從而改善患者預后情況,這對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2.3外科治療腦出血患者發病后其顱內壓顯著升高,對于處于急性期的患者最佳的治療方式當以手術治療為首選,而手術術式的選擇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其手術指征如下所示:①基底節區中等量以上出血(殼核出血≥30mL,丘腦出血≥15mL);②小腦出血≥10mL或直徑≥3cm,或合并明顯腦積水;③重癥腦室出血(腦室鑄型)。
2.3.1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可在直視狀態下對患者的出血部位進行止血操作,同時將血腫完全清除,使得血腫對臨近腦組織的壓迫得到釋放,達到降低顱內壓的目的,且極大地改善局部血流灌注情況,同時對于術前合并腦疝的患者均適用。但此類手術的手術時間相對較長,手術創口大,因此術中的出血量較多,極易對臨近腦組織造成損傷,術后不良并發癥的發生率相對較高。
2.3.2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此類術式在腦出血患者的治療中應用極為廣泛,其具有手術時間短,縮短對血腫的清除,手術創口小,術中在顯微鏡的輔助下對出血部位進行止血操作,從而達到降低顱內壓的目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下,對于加快患者術后恢復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2.3.3立體定向顱內血腫清除術立體定向顱內血腫清除術最早由國外學者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在大量的臨床實踐和研究中,其治療效果得到臨床醫師和患者的一致肯定和支持,繼而對手術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加強和完善。手術操作便捷、用時短,手術創口小,且術后恢復速度快,但在臨床治療中應當嚴格遵循手術術式的適應證和禁忌證,選擇最佳的術式。
3結語
對于腦出血的患者,臨床治療主要以內科治療和外科治療為主。伴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腦出血的治療效果得到顯著提高,但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致殘率和病死率仍然很高,可見不論是內科治療還是外科治療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腦出血的臨床治療過程中,應當結合患者病情的發展情況選擇最佳的治療方式,當內科治療后腦出血未得到顯著改善時,應當及早為患者提供外科手術進行干預,以改善患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