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朋媛


【關鍵詞】2型糖尿病;延續性護理;生活質量:應用效果
糖尿病的臨床發病率較高,常發于中老年人群。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的加重、飲食的多樣化及生活方式的變化,糖尿病的臨床發病率不斷上升。目前關于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臨床研究認為可能與患者過于肥胖、飲食結構、精神神經因素、遺傳因素等方面用慣。糖尿病屬于代謝性疾病,患者患病后,長期受高血糖的影響,其臟器、神經組織等會受到損害,因此及時控制血糖水平,使其保持在標準范圍內,對患者十分重要。但由于2型糖尿病病程較長,且無治愈方案,一旦患病則需終身用藥,患者大部份時間是在家自行用藥,因此,可能出現部分患者不定時用藥、自行停藥或自行更換藥物等不良現象。為保證患者的用藥情況,臨床認為需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本研究就延續性護理的應用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患者60例,隨機分兩組,各30例。其中觀察組中,女性15例,男性15例,年齡47~82歲,平均(63.81±12.57)歲,病程3~12年,平均(6.12±2.09)年;對照組患者中,女性16例,男性14例,年齡43~76歲,平均(61.92±5.76)歲,病程3~11年,平均(6.09±2.11)年。納入標準:①精神正常,溝通能力良好者;②簽署知情書。排除標準:①存在認知障礙;②重要臟器功能嚴重異常。兩組一般資料比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包括為患者講解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講解關于疾病的相關知識、給予患者飲食護理等。觀察組應用延續性護理。①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2型糖尿病具有病程長的特點,患者需長期用藥,以控制血糖濃度保持在范圍內,減少對患者機體的損傷,因此在長期的治療過程中加上疾病的影響,大多患者易產生較多的負性情緒,甚至有些患者放棄治療,對患者的臨床治療造成了較大影響。因此護理人員應為患者講解2型糖尿病的相關知識,保持耐心,加強溝通,對患者的不良情緒加以疏導,可為患者講解積極案例以樹立其治療信心。同時應為患者講解用藥關于的相關知識,告知其按照醫囑用藥的重要性,提升其自我監督能力,能嚴格按照醫囑用藥。②飲食護理。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及病情,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告知患者日常飲食中的注意事項,應當食用易吸收、高熱量、少鹽、低糖、少油等食物,并需要對其膳食纖維及飲水量進行嚴格控制。③病情監測。由于在糖尿病的進展過程中,患者可能出現許多的并發癥,為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因此應當定期對其體征進行監測,以便及時發現其異常情況。④運動護理。鼓勵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可進行一些有氧運動,如慢跑、散步及太極拳等,以促進其體質增強。⑤出院后護理。護理人員應留下患者的聯系方式,定期進行隨訪,了解患者的用藥情況,并給予患者生活習慣、飲食等方面建議,告知患者定時進行復檢,以了解血糖控制情況及病情進展,以便及時對用藥劑量進行調整??刹扇‰娫掚S訪干預方式進行延續性護理,為了能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出院情況,因此護理人員在患者出院后,應當每周為患者進行一次電話隨訪,主要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狀況、用藥情況及健康認知水平情況等,根據患者的情況護理人員給予患者針對性的指導,監督患者的自我護理情況,并告知患者有問題可隨時咨詢,提供專門的咨詢號碼,使患者在有疑問或出現一些狀況時,可撥打電話進行咨詢。護理人員應根據電話隨訪的情況,來了解患者的遵醫行為及血糖水平,可適當對隨訪次數進行調整。同時還可采取上門隨訪的方式開展延續性護理。護理人員應當定期為患者上門隨訪,提供用藥指導、飲食干預、健康教育等護理措施。為患者講解糖尿病的相關知識以及自我護理的相關知識及重要注意事項等,通過隨訪不斷加深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了解,提升患者加強自我監督意識的提升,以便患者在出院后也能自我養護,定期按照醫囑用藥。通過隨訪上門的各項護理措施的開展,能有效調節患者的情緒,及時為患者答疑,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隨著如今信息化技術的進步,人們已步人互聯網生活,因此線上延續性護理也是重要的護理方式之一。護理人員可通過建立微信群、QQ等方式,使患者能在群里隨時咨詢,也可定期拍攝教育小視頻、上傳文件等形式,使患者在線上了解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可為患者講解定期運動的重要性、不良生活習慣對疾病的影響等,提升患者健康知識水平,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作息、飲食及運動習慣。
1.3觀察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SDS、SAS評分。以分值越低代表其不良情緒越輕微。對比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包括生理職能、機體疼痛、社會職能、健康狀況,以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質量越高。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分為滿意、較滿意與不滿意,滿意度=(滿意+較滿意)/總例數×100%。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高滲性高血糖、心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
1.4統計學方法
對比數據用SPSS 23.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不良情緒評分
觀察組SDS、SAS評分均比對照組低,兩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生活質量
觀察組患者生理職能、機體疼痛、社會職能、健康狀況評分均比對照組高,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滿意度
觀察組滿意度比對照組高,差異顯著(P<0.05),見表3。
2.4并發癥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比對照組低,兩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4。
3討論
2型糖尿病屬于終身代謝性疾病的一種。該疾病的臨床特征主要表現為三多一低,即多尿、多飲、多食與低體質量。患者在發病后,常表現為高血糖,這是由于患者機體胰島素存在缺陷等方面因素而造成的,若患者未及時用藥對高血糖進行控制,則會對患者的機體造成不必要的損害,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延續性護理的應用主要是通過各護理措施,包括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健康教育等護理措施的開展,能提升患者對2型糖尿病的認知度,使患者了解按照醫囑用藥,控制血糖的重要性。通過給予患者飲食、運動等護理,使患者能自我注意飲食,每日進行合理運動,在延續性護理下,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機體情況,通過定期隨訪,在患者出院后可定期與患者聯系,了解患者的具體用藥情況,并給出一些建議及指導,可有效提升患者自我監督能力,能自主積極地進行治療,嚴格按照醫囑用藥,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SDS、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在延續性護理的應用下,可促進患者負性情緒的有效改善,通過對患者心理狀態的疏導,能有效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使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狀態下接受治療(P<0.05);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高,說明在延續性護理的開展下,可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比對照組低(P<0.05)。
綜上所述,在2型糖尿病的臨床治療中,通過延續性護理的應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護理效果顯著,可減少患者并發癥的發生,值得推廣應用。